陳露
摘 要:國務院頒布的“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中,圖書館資源應用于文化扶貧發揮著重要作用。精準扶貧的宗旨是實現貧困人口的脫貧,前提條件是扶貧目標的精準化。圖書館資源在扶貧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加強文化建設是我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和方向,本文在對精準扶貧分析的基礎上,著重對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與精準扶貧路徑的關系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精準扶貧 圖書館 總分館制 路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01
在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要求下,站在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基本文化需求的角度上,加強城鄉統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總分館體系,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對接,提升公共文化供給水平。同時總結現階段圖書館在文化扶貧中的作用,研究出如何通過圖書館總分館制最大限度的發揮其推動文化扶貧的方法。通過圖書館的文化扶貧,爭取在“十三五”后期實現全面文化小康。
一、文化精準扶貧的本質及基本態勢
1.文化精準扶貧的本質
“扶貧要扶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以看出,扶貧不同于其它以實物進行補償的扶貧,其中心思想是以人為本,通過文化的傳輸來改變人的意識形態,讓人的文化素質得到提高,通過外部的基本設施提供文化扶貧的內容。中國貧困人口的貧困不單指經濟上,文化上的貧困這方面顯得更為突出,怎樣通過圖書館文化開展群眾的扶貧,對其生活理念,自身綜合文化水平進行改善顯得尤為迫切。精準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扶貧對象精準,真正是貧困需要扶貧的對象。第二,扶貧資源精準,國家扶貧資源是有限的,要做到扶貧資源在地區文化部門得到分配最優化。第三,扶貧結果的精準把握,各地有關文化扶貧部門要做到對扶貧后對象問題的改善有一個標準化的衡量方式,讓扶貧達到預期的效果。
2.文化精準扶貧的基本態勢
“十三五”時期文化精準扶貧主要包括扶貧理念、扶貧制度、扶貧格局三大方面。首先在扶貧理念上日趨成熟,回顧扶貧歷史,不難發現文化扶貧的資金占比逐年提高。其次,扶貧制度的設計逐漸完善,文化扶貧既是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布局的重要環節。隨著國家立法機關,配套政策和制度的逐步完善,文化扶貧政策落實到法律層面,制約貧困地區文化事業建設的財政保證得到了更為清晰的解決思路。最后,文化扶貧研究產生了新的格局,國家成立了公共文化研究機構,通過圖書館總分館制確立了貧困地區圖書館資源在文化扶貧中的重要地位。
二、圖書館資源作為文化精準扶貧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傳遞正能量
圖書館作為文化建設的主體對豐富群眾業余的精神文化生活起著關鍵作用。圖書館是群眾接受新思想、新知識、改變自身命運的重要地方,當地文化部門應加強圖書館在當地群眾的作用、鼓勵群眾走進圖書館提高知識文化水平,依托圖書館宣傳社會正能量。
2.有利于加強圖書館文化扶貧的針對性
現在很多錯誤的觀念認為貧困地區的人群全都貧困,且貧困群眾出現的原因也都大同小異,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作為當地的文化部門應當有針對性的去開展文化扶貧工作,對貧困人群的現有文化水平加以區分,這樣才能夠做到精準扶貧中的精準,最終取得圖書館文化扶貧的效果。
3.有利于現階段扶貧文化制度推動文化扶貧工作科學發展
我國現階段的扶貧文化制度還存在著各種不足之處,相當一部分地區把扶貧表面化,沒有深入貫徹實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這樣與國家開展圖書館文化的精準扶貧背道而馳。相反應該因地制宜的開展文化扶貧工作,結合當地的特色產業相應的增加對應專業圖書的占比,讓群眾看到真正需要的圖書這樣才能推動文化扶貧進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三、改善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的路徑
1.切實發揮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建設性作用
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目的在于統籌區域文化資源,提高已有公共文化設施及文化資源的利用率,以此最大程度上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在這過程中要堅持“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分級管理,資源共享”的原則,通過資源的整合,配置的優化,加速組建出以我市畢節文化館為中心館,縣(區)文化館為總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為分館,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基館的總分館制度。
2.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文化精準扶貧
利用圖書館資源的天然優勢策劃宣傳各項有利于提高群眾參與閱讀的積極性,進而展開科學文化教育。做到圖書館中圖書、報刊對群眾的免費開放。并通過構建興趣小組、讀書會,開展領讀人和家庭共讀培養計劃,分享閱讀農民脫貧致富的知識,真正推進全民閱讀、以此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3.發揮圖書館在精準扶貧工作的橋梁作用
利用圖書館的優勢,聯合各地圖書資源建立精準扶貧信息網,整合當地的教育資源,將當地需要文化扶貧的群眾信息做到記錄,使得圖書館資源能在精準文化扶貧上發揮作用。
4.依托互聯網提高圖書館資源供給效率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圖書館資源可以整合成電子信息資源庫,將圖書名稱、類別歸納整理,群眾可以通過在圖書館電腦上搜索所需圖書,有目的性的選擇圖書種類,選到真正對其有幫助的圖書。
5.加大圖書館募集途徑增加供給
圖書館在文化扶貧工作展開上僅僅依靠自身資源難以滿足群眾需求,另一方面財政資源也相對有限,因此多渠道募集圖書成為大勢所趨,當地有關部門通過當地媒體或依托互聯網向全社會募集圖書資源,讓閑置的圖書在真正需要的群眾中發揮作用。
6.圖書館定期免費開展基本文化服務項目
為更好的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要,公共圖書館應舉辦公益性質的各類講座、普及文化藝術的活動、文體類等文化項目,以此進一步提升服務圖書館的文化服務功能。
結語
圖書館開展文化精準扶貧的重點在于怎樣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實現精準扶貧的要求。理解精準文化扶貧中圖書館總分館制度發揮的作用本質特征,依托互聯網等社會資源改善圖書館文化扶貧的路徑,真正提高貧困人群的科學文化水平,進而帶動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切實發揮出圖書館文化扶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詹景海.精準扶貧視角下圖書館文化扶貧路徑研究[D].廣州市番禺區圖書館,2017.
[2]段小虎,張梅.”十三五”時期我國文化扶貧研究趨勢與重點分析[J].圖書館論壇,2017(5):55-63,97.
[3]雒樹剛.文化扶貧怎么做_看文化部部長雒樹剛怎么說[J].教育文化論壇,2016.
[4]王堯.基于精準扶貧視角的圖書館文化扶貧精準識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