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貴友
【摘 要】 習作教學難是難,但只要我們勇于探索,勤于總結經驗教訓,注意學生思維、情感、知識積累、文字表達等多方面的平衡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那么,學生呈獻給我們的必是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
【關鍵詞】 習作教學;語文教師;教學
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展語文教育的大討論中,習作教學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焦點。通過與大多數語文教師的交流,習作教學成為了語文教師的一大心病。那么,怎樣才能使習作教學更富有情趣,從而提高習作教學的實效呢?我的幾點拙見,愿與各位同仁商榷。
一、淡化技巧教授,引導學生感悟生活
小學生寫習作,不能少了童真和童趣。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情感等都處于不穩定時期,我們應該多引導學生感悟周圍這個世界和體驗自我的成長變化,觀察、感受、思考,以豐富其精神、思想以及情感,不至于寫作時望“紙”興嘆,無事可憶,無話可說。這是前提,也是關鍵。一個熱愛大自然,一個充滿熱情,思想豐富的人,即使不接受任何技巧訓練,只要具有基本的表達能力,就能寫出打動人心的東西。
二、淡化“意義”,追求真誠與自然
文章要有意義,否則就是廢話。意義是什么?我們常說,救危解困是意義,助人為樂是意義,經驗教訓是意義,敬老愛幼是意義……于是我們便引導學生習作時尋找這樣有意義的人、事來寫。能有這樣的事當然好,問題是學生在寫作時總會為尋找這些意義而犯愁,無奈之際甚至會在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后面硬裝上某種思想意義;或是本來已在敘述中體現了某種意義,怕別人不明白,硬要在文章結尾處加上個尾巴,以“突出中心”“升華主題”。實際上,文章的意義遠非我們所常常談的那些。孩子們在生活中的情感律動,生活體驗,也許不是很強的社會性音符,但同樣能引起人們真、善、美感覺的共鳴,這就是有意義的。使學生習慣于說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如實地、自然地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讓他們的文章裝上他們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不是別人強加給他們的,你所收獲的便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三、巧擬文題,激發興趣
俗話說:題好文一半。新穎、生動、形象、富有哲理與詩意的文題總能引起學生無限的遐思。對于小學高段學生來說,引用他們熟悉的歌詞、廣告詞或詩詞名句是很受歡迎的。半開放性的文題也能拓寬學生思維及選材范圍。最好一學期能安排幾次自由習作,題目內容不限,一旦他們確定了自己要寫的題目,往往會文思如泉涌,寫出來的也常常是他們感觸最深,最想要表達的,自然大多會打動人心。
四、手段多樣化,巧設習作情境
教學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平時有話可說,有事可談,一旦習作課一來,反而拘謹起來,思路滯塞了。
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有其顯著的優勢,生動、直觀、形象鮮明的畫面,聲情并茂的演讀及生動活潑的動畫,都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覺,尤其是一些優秀影視作品的加載,動人生活場景的展現,更能觸動人的靈魂,拓寬學生的視野,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從而點燃學生情感與思想的火花。
總之我覺得,習作教學難是難,但只要我們勇于探索,勤于總結經驗教訓,注意學生思維、情感、知識積累、文字表達等多方面的平衡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那么,學生呈獻給我們的必是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
【參考文獻】
[1] 徐燕. 探究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有效策略[J]. 中外交流,2018(2).
[2] 李景華. 新課改下的習作教學初探[J]. 學周刊,2018(3).
[3] 毛亞麗.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 人生十六七,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