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摘 要】 小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滿足小學生的學習要求。同時,教師也要把握住教育時機,采用創新的方式和創新的理念來激發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熱情和興趣,高效地完成教學要求。
【關鍵詞】 小學;綜合實踐課;策略
一、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的基本思路
小學綜合實踐課的基本教學思路是,以通過實現學生與“自然”的全面接觸為主要手段,增強學生知識理論與動手實踐的結合能力,通過課程學習能夠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拓寬思路、擴展視野、開闊思維,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思維變得靈活、能夠發現問題、學以致用、能夠帶著興趣與自主探索的思維去學習知識。從而摒棄固化的教學方式,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孩子能夠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和發展。
二、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的有效策略
1. 教學過程注重學生參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重參與、重體驗、重過程的課程,注重交流、辯論、研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寬容、分享、理解,學會客觀分析和辯證思考。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關注學生進行實踐了沒有;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問題,他們又是怎樣采取方法去解決問題的;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了哪些真實的體驗。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做好以上內容,才可以真正體現出綜合實踐課是將學生的生活與經驗作為核心內容的實踐課程,進而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2. 精心選擇主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題的選擇是綜合實踐課開展的重要基礎,只有學生對于主題內容感興趣,才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來,進而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主題選擇時,不能盲目照搬他人的做法或是課本上現成的內容,并沒有結合學生實際,某些主題的內容過于形式化,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導致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會直接對學習效率造成影響。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在進行主題選擇時需要充分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他們在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事物,再通過逐步引導,來鍛煉學生品格,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踐課程中,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激發出自身求知欲,提升探索與創造的能力。
3. 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小學綜合實踐課的開展方式可以是多樣的,教師應該主動運用多種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中適當更新教學方法,增加教學活動的新鮮感,讓學生能夠保持高度的熱情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實踐課教學的主要類型有:活動策略指導課、展示分享課、成果總結整理課這三類。教師需要按照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來適當轉換教學方式,多方位、角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具體來說教師開展活動指導課就是針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來進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主動、及時觀察學生在實踐時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針對這些問題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展示分享課具有主觀性較強的特征,開展此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讓學生在溝通交流中增進相互間的感情,活躍課堂氛圍。成果總結課則要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實踐成果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并對學生的實踐成果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
4. 將課本內容和動手實踐相結合。綜合實踐課的主要內容是實踐,讓學生能夠真正地進行動手。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活動是基于一定的課本理論知識的。對于課本內容的學習是一種符號學習,也就是對已有的知識成果通過間接學習的方式來獲得。文本學習與實踐學習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的關系,是教師講解和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活動的關系。另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實踐內容的深度,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夠真正理解實踐的意義與目的,并且能夠把握各種實踐方式的基本要求與操作要領。書本內容主要是一些理論知識,所以就存在如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聯系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將書本知識融入到現實生活要素中,將教學活動的理論性與日常實踐進行緊密聯系,實現課本內容學習和學生自主動手實踐的有機結合。
5. 解放思想,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哈佛大學有句名言說的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讓人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通常是采用“教師教,學生聽”的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獨立思考,我們教師應該對這些影響著教育教學的不足因素有足夠的認識,努力進行克服,善于接納新觀念和新方法,將課本之外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讓學生能夠培養對新事物的進行積極探索,思考的能力。引導學生打破傳統思維定式,不斷解放思想,注重創新思維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活動過程中,可以通過采用分組的方式,來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勇于探索、善于協作、公平競爭的優秀品質,有助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小學綜合實踐課的開展是適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當代社會高速發展的形式下,對于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變得更大了,這就要求對孩子的培養不但要在知識范圍方面有所拓展,而且還要注重參與實踐的能力。而綜合實踐課的有效開展,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與知識范圍,還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邏輯思維,對于培養全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充分立足于小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充分發揮出綜合實踐課的價值,真正提高小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水平與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麗華. 讓學生當家做主,提升小學綜合實踐課效益的研究[J]. 新課程導學,2017(22).
[2] 李燕萍. 淺議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主題活動的探索與認識[J]. 新課程·小學,2017(5).
[3] 周洪燕. 現代化背景下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組織與實施[J]. 中小學電教:下,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