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劍 (廣西壯族自治區群眾藝術館 533000)
美術是指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間的具有美感的一種藝術,開展美術活動就是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進而提升自我美術涵養的一種行為。積極開展美術活動有益于提高群眾欣賞能力,增強群眾文化自信,增快社會發展水平,對于社會整體文化涵養和精神文明建設非常重要。美術活動本身具有良好的休閑性,而且通俗易懂,易于群眾理解學習。美術活動已經在群眾中得到很好的開展。,群眾對于美的欣賞越來越濃烈。作為群眾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姿多彩的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生活中的作用非常廣泛。我們應當了解美術活動的內容,意識到美術活動的重要性,分析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中的價值,引導更多的群眾參與到其中,促進社會的文化發展。
普通的美術活動具有創新性和基礎性,群眾文化中的美術活動與普通的美術活動相比,既有共性,又具有自身獨特的特性。只有了解這些特性,才能理解美術活動的價值,更好的為群眾服務。群眾文化中的美術活動有以下幾點特性:第一,較強的社會基礎,一方面,現代科技的發展極大解放了人民群眾的勞動力,經濟水平也提高了,群眾有時間去進行美術欣賞活動。另一方面,美術活動在我國的群眾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是在群眾中十分通俗流行的一種文化,深受光大群眾的喜愛。第二,較強的審美趣味,我國經濟結構的變化促進了文化欣賞的變化,美術活動能夠較好的適應人們對于文化功能的要求,是有區別與大眾娛樂的。美術活動表現感情的含蓄性,適應我國群眾的情感表達,能夠讓群眾參與其中1。進而使群眾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升華,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第三,實踐性,美術活動隨著社會發展不斷進步,即傳承了先輩們的優良品質,又結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不斷完善自己的特色。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了人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美術活動建立在現實生活的過程中,是一門獨一無二的實踐性藝術。
群眾文化中的美術活動包含的內容不只局限于繪畫和書法,它的范圍是比較廣泛,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仍然在不斷創造出新的內容。涵蓋了如書法、繪畫、雕塑、建筑、陶藝、木版年畫、剪紙、花燈扎作等美術形式,具有良好底蘊,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在現實生活中,群眾開展的美術活動多種多樣,因地理位置的不同,也存在一些差異。在我國南方,一般包括繪畫、書法、剪紙和刺繡等,而且每年都會有不定期的美術展覽,在廣西桂林、三江地區盛產農民畫,農民畫簡單好看,深受當地人的喜愛,而且那里的人只要農閑,無論年齡大小都會畫農民畫(如圖1)。

圖1
美術是通過對作品的理解和鑒賞,領悟出思想感情的一門藝術。因此,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角色十分重要,能夠有效提高群眾的美術欣賞水平,增加對美術作品的認識和理解,滿足人們的文化生活需求。美術活動能夠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潛移默化的使群眾成為美的傳播者,能夠直接促進群眾美術涵養的提升。積極開展美術活動,使群眾在鑒賞美術作品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欣賞水平,陶冶情操,達到提高群眾整體素質的目的,增強群眾藝術涵養。隨著對美術作品的不斷了解,會與美術建立更加密切的聯系。而這種聯系,在提高群眾藝術品位的同時,也會提高群眾的欣賞水平2。群眾的審美能力就會越來越高,在個人提高時,帶動社會的整體美術欣賞水平,促進美術作品不斷進步。
群眾是國家的組成部分,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就能夠增強文化自信,發展國家的文化實力。美術作品一般都是作家在生活中的真實感悟,代表著社會發展的方向。而且我國的美術發展一般是以政治的發展的背景的,美術作品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能夠促進愛國主義教育的進行,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發展。美術作品能夠反應特定的社會條件,使群眾了解到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向,增強群眾的文化自信心3,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文化軟實力代表著國家的形象。開展美術活動是提高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加強與外國的美術交流,增強別國對于我國的文化認同,進而贏得外國的尊重,提高我國的競爭優勢。
美術藝術來源于生活,推進群眾發展美術活動有利于美術的進步。對于美術作品的鑒賞就是美術藝術的發展動力,在美術作品提高群眾的審美能力的時候,群眾也會對美術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群眾對于美術活動的不斷追求致使美術的發展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而且美術活動是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的,單純依靠政府資金投入不能達到發展美術的目的。而群眾自發的進行美術活動,一方面,減輕了政府資金投入的壓力,另一方面,更有利于美術藝術的發展。在群眾進行美術活動的時候,能夠引起社會的關注,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為推動美術藝術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社會不斷發展,使人民群眾脫離了辛苦的勞動,人們已經不滿足于物質生活的追求,他們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文化生活,對于精神世界的需求更加強烈。而此時美術活動的發展給群眾文化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填補。近年來,美術活動的開展受到了群眾的認可,發展了很多本土的特色美術活動。通過在美術活動中的觀賞,使文化生活得到極大的提升。美術活動在群眾中滲透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發展空間。美術活動因其本身具有較強的社會基礎,較其他文化形式,易在群眾中開展。且美術活動能夠與當地的歷史文化結合起來,加快群眾文化生活建設,提高本土文化的影響力,增強群眾的文化自信心。
開展美術活動能夠激發群眾的美術創作,繁榮美術事業的發展。欣賞美術作品的同時,群眾會產生創作的靈感和動機,結合當地的文化和氣候特色,創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作品(下圖2)。目前我國的美術活動呈現較好的發展前景,不斷產生了很多特色美術作品,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欣賞的同時,其本身具有很強的藝術價值4,甚至被很多博物館收藏保存。

圖2
總而言之,美術活動是群眾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當前的社會發展水平給美術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美術活動本身含有豐富的內容和極強的藝術美感,帶給了人們豐富的藝術欣賞。因此,我們應當意識到開展美術活動對于豐富群眾文化的重要作用,理解美術活動的價值,更好利用美術活動的作用,提高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使群眾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注釋:
1.郭芳, 董君.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中的社會效益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 2015(20).
2.韓菲, 劉濤.淺談群眾文化中的美術活動[J].大眾文藝, 2015(4):19-19.
3.鄧新穎.論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J].中外企業家,2014(8Z):264-264.
4.李朝陽.淺談群眾文化中的美術活動[J].大眾文藝, 2014(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