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
【摘要】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最令每位班主任頭痛的就是碰到“問題學生”,每一個“問題學生”的到來都是為了考驗班主任的智慧。贊賞是一種激勵的力量,如果你總以贊賞的眼光看待學生,他們是能深切地感受到的。因為孩子的心是最澄澈透明的,他們定會用自己的努力回饋老師的暗示,朝老師期待他們進步的方向大步流星地走去。
【關鍵詞】贊賞 啟迪心靈 靈藥 行為偏差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171-02
一、贊賞是培養學生自信的源泉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擁有自信的品質將使人一生受益非淺。信心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只要有一點點信心就可能產生神奇的效果。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跟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外在因素尤其是父母和老師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而我們的否定與指責往往是導致孩子自信心不夠的最直接原因。我們的贊賞是培養孩子自信的源泉。
1.了解學生缺乏自信的原因
每個學生的自信心缺失的原因是不同的,班主任必須深入分析其自信心不足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實施個性化教育。
小唐是班里個子最小的男孩,其實吸引別人目光的并不單單是他的個頭,更多的是他一些反常的行為和特殊的家庭環境。
新接班開學第一天,大家約好拍班級全家福,他穿錯了校服很不好意思。我見狀,并沒有責怪他,而是讓班長領著他去隔壁班換校服,誰知小唐跑出教室藏了起來。最后,我找到了他,為他開設“特殊通道”——不用換校服了。我指揮全班同學綻開笑臉合影時,只有小唐板著臉參加合照。這一特殊的舉動,讓我更加關注。
我從不同途徑了解到,小唐的父母離異,爸爸又再婚了,這多多少少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知道了這些后,我深深同情小唐,對他更加憐愛。可見,找到學生缺乏自信的原因,對于班主任開展教育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2.循序漸進為學生樹立信心
自信心的樹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個反復的曲折的過程,我們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培養好學生的自信心。班主任要多鼓勵學生,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幫助他們揚己之長,勇敢地去嘗試,逐漸習慣于考慮各種達到成功的途徑與可能性。
就如小唐學習習慣不太好,經常上課走神情,學習效果比較差。我就經常鼓勵他,一看他舉手就優先把發言的機會給他,不管他答得好不好,都表揚他。漸漸地,我發現他的坐姿特別端正,專注的時候反應特別快,學習勁兒卻越來越足。我對學生的評價向來是“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盡管他的期末成績不理想,體育成績也不達標,拿不了學校“三好學生”的稱號,但我還是給他頒了一個班級“語文學習積極分子獎”。這對于以前從來都拿不到期末獎狀的小唐來說,可是個大喜事!
二、贊賞是促進學生成長的動力
贊賞是促進孩子成長的動力。贊賞可以使學生情緒飽滿,給學生戰勝困難的勇氣和自信心,追求上進。從根本上贊賞孩子的自信和勇氣,才能培養出學習優秀,心理健康的好學生。
1.贊賞能給孩子帶來溫暖
老師的贊賞就如一縷溫暖的陽光,沐浴著每個成長的生命。只要能多給學生一些溫暖和信心的方式,我們都要嘗試。
因為小唐來自單親家庭,而更多的時候,我對他更像一個媽媽對兒子的關愛。他的校服破了,我用針線縫補。他的書本、作業本皺了,我用手鋪平……我發現,他的臉上越來越多的時候掛著笑意。
有一天,我無意間拿起相機,想要隨意抓拍一些孩子們的生活片段。小唐忽然跑到我面前,我靈機一動,說:“小唐,笑一個!”小唐綻放出甜甜的笑臉,露出潔白的牙齒。我知道,他是因為被贊賞而發生的改變,這樣的笑容是為了回報真誠欣賞他的老師。
2.贊賞能激勵孩子上進
在班級中,每個學生都有希望受到老師重視的心理,而贊賞其優點和成績,正是滿足了他們的這種心理,使他們的心中產生一種榮譽感和驕傲感。孩子在受到贊賞鼓勵之后,會因此而更加積極地去努力,會在學習上更加努力,會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一直保存著一顆糖舍不得吃,這顆糖是一位叫歐陽的男孩送給我的。原任班主任告訴我,這是個情緒容易失控的孩子,不僅很少和同學們玩到一塊兒,而且很容易發脾氣,又經常不完成作業。
面對這個艱難的新挑戰,我又想到了贊賞這副靈丹妙藥。我發現,歐陽其實是個學習能力很強的孩子。在課堂上,只要他愿意拿出書來,我就大力表揚他;如果見到他積極舉手,會把機會優先給他。受到鼓舞的他學習熱情漸漸高漲起來,每次早讀都能聽到他最洪亮的讀書聲。我還安排他和一個開朗大方的孩子做同桌,我欣喜地發現他倆經常有說有笑,一起進步了。
三年級的時候,他寫出了一篇長達800字的作文,把童話寫成了自傳,題目叫《不斷向上的小笨鴨》,文中有愛小笨鴨的班主任馬老師,有好朋友小灰兔。文筆好得令人驚嘆!我陶醉于他對老師的感恩,元旦時家委會給孩子們每人發了一點糖果,他立刻走上講臺把糖分給我……
實踐告訴我們,如果班主任總以贊賞的眼光看待學生,他們是能深切地感受到的。因為孩子的心是最澄澈透明的,他們定會用自己的努力回饋老師的暗示,朝老師期待的方向大步流星地走去。因為贊賞是有力量的!
參考文獻:
[1]李盈.美國教育的啟示[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o4S).11-13.
[2]高維亮,王麗艷.淺談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J].科學時代.2006(11).184-186.
[3]陳道廣.鼓勵是孩子成長的動力.學苑教育.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