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艷


摘 要: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意義。蒙古族作為56個民族中的“草原驕子”,更是以其豐富多樣的文化而聞名世界。其中,蒙漢雙語牌匾在自治區和民族聚居地普遍而廣泛的現象,已成為蒙古族文化的一種象征。牌匾的正確翻譯有利于弘揚蒙古族民族文化,本文以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牌匾調查為基礎,運用漢蒙翻譯和蒙漢翻譯原則來研究街道牌匾翻譯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了相應的更改措施。
關鍵詞: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牌匾;蒙古文;翻譯
一、牌匾翻譯的重要性
牌匾翻譯屬于牌符翻譯的一種,我們在民族地區經常看到卻又往往忽視。因為我們只注重街道牌匾在我們生活交流中的作用而忽視了其本身的社會功能。街道牌匾是社會用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社會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它具有向人們傳達警告、請求、勸誡及宣傳等意圖和目的。因此,它具有非常明顯的社會功能”。“它表明一個社區的服務功能,甚至一個城市的文明和發展程度”。所以,正確翻譯蒙漢牌匾對民族地區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與此同時,對于蒙漢語言文字溝通工作,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視且制定了一系列規定。比如《內蒙古自治區蒙古語言文字工作條例》《內蒙古自治區社會市面蒙漢兩種文字并用管理辦法》。
二、問題的具體分析及解決
而對于我們現階段蒙漢語言文字的牌匾翻譯的理論研究是不夠的,提出過系統的蒙漢語言文字的牌匾翻譯的理論的學者少。但有不少學者提出了漢蒙翻譯,蒙漢翻譯的系統理論,其中夾雜有些許牌匾翻譯的理論。本文就是借用這些漢蒙翻譯和蒙漢翻譯的理論來研究牌匾翻譯存在的問題,以及運用相應的翻譯方法解決這些問題。本文主要借用楊才銘教授在《漢蒙翻譯基礎》及《作品翻譯與口譯概論》書中提到關于漢蒙翻譯,蒙漢翻譯的理論充當原理。解決在此次調查中巴彥淖爾市的城市街道牌匾中存在的問題。問題大體分為外在形式錯誤,翻譯標準不統一,翻譯方法不得當三大主要問題。
(一)外在形式錯誤
主要包括蒙漢語大小比例失調、位置顛倒、文不對題、譯文錯別字多、譯文順序顛倒、格使用錯誤六個小問題。
1.牌匾表面有非常明顯的問題
蒙漢兩種文字的大小比例失調,書寫的位置不符合《管理辦法》的規定。更有些有的牌匾當中沒有蒙文
《管理辦法》的第三條明確規定:①橫寫的牌匾蒙文在上、漢文在下或者蒙文在前、漢文在后;②豎寫的牌匾蒙文在左、漢文在右;③環形寫的牌匾從左向右,蒙文在外環、漢文在內環,或者蒙文在上半環、漢文在下半環;蒙漢兩種文字的大小比例必須等同,原材料必須相同和統一。
2.譯文錯別字多
蒙古語是拼音文字,多數是怎么讀怎么寫,所以牌匾中一旦出現拼寫問題極有可能造成閱讀障礙。本次調查中發牌匾中出錯的大多是詞中“n”“g”(陽)“l”詞尾的“a”“e”以及音譯漢語中的拼寫錯誤。
三、總結
以上就是本次調查的全部內容。錯誤牌匾層出不窮,錯誤牌匾的種類絕不止這么幾種,還需要我們努力學習牌匾的相關政策以及翻譯理論。將翻譯理論正確的運用到實踐中才能改變現階段牌匾翻譯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美國著名翻譯家尤金·奈達曾經說過:“翻譯的實質在于用最貼切、最自然的語言等效的傳達原語的信息;首先是內容,其次是形式。”街道牌匾的錯誤翻譯不僅影響社交的正常進行,也對該地區的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此,牌匾的誤譯現象很容易造成學齡前兒童對字的認識的誤差,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播。在牌匾翻譯過程中我們要嚴格遵循六點要求即:正確理解原意、正確使用變格附加成分、合理增減字詞、正確處理并列關系、正確處理交叉關系、正確處理序數番號。牌匾翻譯的正確運用,不僅反映了一個民族和地區的文明和發展程度,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內容。規范街道牌匾的翻譯,對促進巴彥淖爾市的全面發展、提升民族地區的美好形象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才銘.作品翻譯與口譯概論[M].1997:187.
[2]藍紅軍.標識語的語用功能和闡釋[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1).
[3]耿殿磊.公共場所標識語翻譯錯誤分析及對策——以武漢市為例[J].語言年學理論與研究,2007(2).
[4]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蒙漢詞典(增仃本)[Z].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
[5]楊才銘.漢蒙翻譯基礎[M].199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