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炫旻
近日,博鰲超級醫院里預約接種預防宮頸癌的九價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九價HPV疫苗)的熱線電話一直響個不停。這家位于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醫院5月30日起正式接種九價HPV疫苗,成為中國首家開展九價HPV疫苗注射服務的醫院。該醫院的導醫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自從5月11日海南政府公布了九價HPV疫苗的談判價格后,“預約熱線電話都被打爆了。每天都能接到幾十個咨詢注射事宜或者預約的電話,有一些患者直接來醫院咨詢和參觀。”
博鰲超級醫院只是博鰲樂城在含金量極高的“國九條”下探索醫療旅游的一個縮影。2013年,博鰲樂城先行區獲國務院批準成為國家首個國際醫療旅游產業園區,被賦予加快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口注冊審批、允許境外資本舉辦醫療機構、臨床應用與研究的醫療技術準入、適當降低部分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口關稅等九項優惠政策,業內稱之為“國九條”。
目前,在這個20平方公里的醫療旅游先行試驗區里,除博鰲超級醫院,還有5家醫院投入試運營,另外有25個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也在首批投入運營的名單中。該院董事長李崇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國九條”意味著在先行試驗區里,醫療機構能夠引進在國外已經獲得審批但國內還未獲批的醫療器械和藥品,而通常這些審批落戶都需要3-5年時間。比如,當地醫院的4臺人工耳蝸手術使用的美國AB人工耳蝸Ultra,就尚未在國內上市,是經過醫療先行區特批進口的人工耳蝸植入系統。“不出國就能享受與國際接軌的先進治療,這對于海南發展醫療旅游是很大的優勢”,李崇瑋說。
李崇瑋認為,現在博鰲樂城的發展是在享受新一輪的政策東風。“在國家4月中旬宣布要把海南建設成為自貿港之前,博鰲樂城的知名度很低。但是現在,我們每天都要接待20-30批商務代表團和眾多患者。”他告訴記者,前來咨詢的國外游客也在過去一個月內直線上升。現在每周大概有40名來自俄羅斯、泰國、柬埔寨和烏克蘭的游客來參觀養護中心,體驗針灸、推拿等特色中醫治療項目。此前每周來自外國的游客只有零星幾人。
談到自貿港建設的前景,李崇瑋信心滿滿。站在公司樓頂俯瞰綠樹掩映下由萬泉河一分為二的先行試驗區,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博鰲樂城的建設能夠帶動自貿港的醫療旅游發展,從而加速海南的經濟轉型,早日把旅游業打造成為海南的經濟支柱產業。據了解,在博鰲樂城先行區建成之后,每年將要接待醫療旅游人數約500萬,核心產業將實現年總產值1000億元以上、稅收100億元以上,這將有力推動海南省醫療旅游產業發展。
海南省長沈曉明曾表示,2016年全國約有60萬人次以就醫為主要目的到境外旅游。其中,40%是治療晚期腫瘤等嚴重疾病,1/4是體檢,1/8是整形和美容。而根據攜程發給《環球時報》的報告,該平臺上國內醫療旅客群正在以每年5倍的速度增長。
海南大學旅游學院教授范士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相比周邊發展勢頭強勁的醫療旅游目的地如日本、泰國,海南的醫療旅游仍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明確定位、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吸引國內游客回流并擴大國際影響力,是海南醫療旅游迎頭趕上的關鍵。
范士陳以泰國為例稱,中國已成為泰國醫療旅游的一大游客來源國。泰國的醫療旅游產業鏈非常成熟,主打招牌是性價比高。根據泰國旅游局下屬的醫療旅游網站上的信息,目前有37家醫療機構獲得了國家JCI(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的認證,這一認證是評價醫療水平的國際黃金標準。與此同時,泰國的醫療費用通常比在大多數西方國家便宜20%到50%。比如,在泰國醫院做脊柱融合手術,費用僅為7000美元,而在美國這一費用高達6.2萬美元。
日本的名片則是高端醫療體檢。日本是世界上癌癥防治最先進的國家,可以發現和排查已知300多種癌癥。日本擁有全球領先的尖端體檢技術PET-CT,可以在腫瘤還在1毫米的時候就發現,是目前世界上能最早查出腫瘤的檢查方法。據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的報告,到2020年,僅以體檢為目的的中國游客每年就將超過31萬人次。
范士陳建議,海南可從細分醫療旅游市場破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可結合中醫治療、中華武術等健身方式,打造海南醫療旅游的核心競爭力”。另外,海南的椰風海韻,優越的生態環境,也可以吸引中國的候鳥老人到海南進行療養,從而探索高端醫療旅游+養生康復的差異化醫療旅游路線。▲
環球時報2018-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