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林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scussion Group Training Method in Radar Command Training
摘要: 研討式組訓法是適應現代戰爭特點,符合雷達指揮戰時訓練需求的訓練方法。有效實施研討式組訓法必將推動海軍雷達兵部隊戰斗力的不斷提高。本文簡要介紹了研討式組訓法的實施方法,分析目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進完善研討式組訓法的主要工作。
Abstract: Discussion group training is to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warfare, with training methods training needs of the wartime radar comm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scussion group training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Navy radar troops fighting continuously improv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discussion group training methods, analyze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uts forward to improve the main work study group training methods.
關鍵詞: 研討式組訓;雷達指揮;作戰指揮
Key words: discussion group training;radar command;combat command
中圖分類號:E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5-0024-02
0 引言
雷達指揮訓練是培養提高雷達指揮員戰術指揮能力主要手段。由于雷達指揮具有涉及的裝備多,技術強的特點,參訓學員只有在貼近實戰的訓練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獨立完成訓練的各個科目,才能加深發揮裝備最大作戰使用效能的認識及軍事理論的理解,深化戰法研究,進一步提高組織指揮能力。同時雷達指揮訓練的參訓學員是來自生長干部軍官,他們的知識層次、接受能力較高,在訓練過程中有較強的參與意識,愿意就許多問題提出自身的主張和觀點并和他人分析討論,對訓練過程及效果有較高的期望。因此雷達指揮訓練需要能夠激勵學員創造性、為其提供發揮空間的組訓方法。
研討式組訓法就是在將訓練的主動權交給了學員,訓練科目組織、實施、完成、總結均由學員獨立完成,整個過程學員不僅是受訓者,而且還是組織實施者,為此要完成訓練任務,學員必須主動搜集資料、思考和研究訓練內容,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團隊協作精神,在通過研究探討,制定訓練計劃,分工協作,組織實施訓練。在整個訓練過程,教官應注重引導,對訓練的進程和質量進行把控,同時要根據學員各自特點,用不同方法來啟發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能動性,讓學員通過自我組織、自我訓練、自我提高來領會指揮作戰的戰術思想,鍛煉組織計劃作戰、保障的業務技能,提高作戰指揮能力。這種以學員為訓練主體的組訓方法是適用于雷達指揮訓練。
1 存在不足
研討式組訓法目前已經在雷達指揮訓練中得到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研討式組訓法在訓練實踐中還在理念、規范和保障方面存在不足:
訓練理念,當前雷達指揮訓練所采用的是“以現場訓練為中心、以教官傳授為中心、以訓練大綱內容為中心”的訓練模式。這種模式的特征是“我傳授你接收”,注重同“口徑”、同規格、標準化,為訓練走向規范化、有序化、規?;峁┝丝赡?。但這種模式傾向于訓練內容經驗的傳授和積累、忽視戰術戰法創新,淡化獨立思考,壓制訓練主體的個性。隨著現在部隊裝備逐年增多,技術水平快速增長,裝備之間交聯日益、復雜緊密,裝備作戰效能發揮空間逐步擴大,現代戰爭高技術、大縱深、節奏快、戰情紛繁復雜等特點要求雷達指揮平時訓練要尊重個性,鼓勵學員獨立思考、自我創造,強化獨立應對復雜戰情的綜合指揮能力,因此這種注重同“口徑”、同規格、標準化的訓練方法勢必隨著現代戰爭形式由機械化轉入信息化而面臨巨大的挑戰。由于傳統和習慣的力量,參訓的教官、學員和管理者都受這種訓練理念的影響和支配,這就不可避免地成為推廣、實施研討式組訓法的阻礙因素。不但如此,即使在那些已經實施研討式組訓法的教官當中,仍存在組訓教官過度追求研討形式,強調“演大于訓”的方式,導致了訓練過程熱鬧,訓練效果很差以及一旦學員在訓練過程出現訓練進度受阻或者跑題,教官就對研討式組訓法失去信心,最終放棄的現象發生。究其原因,關鍵就是訓練理念上對為什么要參與研討的原因沒有搞清楚,開展研討式組訓法的目標究竟是標準化、模式化的成功“演討”,還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自學能力的問題的模糊認識。
訓練規范,規范一項重要功效就是給予參與主體以明確的行為指引。事實上,研討式組訓法本身是一項系統的訓練模式,蘊涵著完整的結構與功能,自根據訓練大綱確定訓練內容、訓練計劃、訓練任務受領、任務分派、訓法、內容研究,到討論交流和效果評估,事項繁多且環環相扣,不僅學員需要事前的引導和學習,就是組訓教官也應當得到這些規則的指引。但在雷達指揮訓練中卻缺失對研討式組訓法明確的規范說明,導致訓練過程系統性、條理性不強。
訓練保障,由于研討式組訓法至今尚未成為一項在制度上已確定的訓練方法,還屬于教官自發選擇的訓練狀態,因此研討式組訓法的一系列保障措施無法到位。比如,既具有良好的專業指揮理論和實踐背景,又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和控場技巧的教官,尚不多見。又如聘任來參加研討式組訓法的專家和主官的薪酬沒有預算來解決等。在現行訓練環境下,研討式組訓法很容易被認為是一件“惹麻煩”、不受歡迎的訓練方法。
2 幾點建議
完善研討式組訓方法,提高訓練效果,雷達部隊應從以下四方面著手實施:
2.1 轉變理念是前提 根據現代戰爭特點及需求,雷達指揮訓練的目的就是培塑基層主官的指揮能力,提高戰術素養,進而增強其崗位任職能力。為此,雷達部隊要轉變訓練理念,建立新型的訓練模式,從訓練過程來說,它應當是民主、互動的而不是單向灌輸的;從訓練方法來說,它應當是全面負責的,而不是只管“傳授”的;從訓練目標來說,它應當是著眼素質培養、強調能力提高,而不是只關注單一技能實現的。只有訓練理念的轉變,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研討式組訓方法的完善、戰斗力的提高。而在具體訓練實施過程中,教官要在充分尊重參訓學員個性,把訓練主動權交給學員,由學員自主把握訓練過程,切實突出學員訓練主體的地位的同時合理引導、激勵學員,履行好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
2.2 精心策劃是先導 研討式組訓法的實施和發展,是一個系統的、漸進的過程。在此進程中,各級管理部門要根據作戰需求,轉變訓練理念,并據此分析策劃訓練過程,制定具體的訓練原則、計劃以及相應的制度規范,并且,由此實現相應的人員配備、資金和技術等物質保障,以確保研討式組訓法有效實施。
2.3 人才培養是關鍵 研討式組訓法的實施關鍵在于具有良好的專業能力,又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較高的管理素質的教官。因此,在加強對教官的專業能力培訓的同時,還應把熟悉掌握不同訓練方法、策略,能夠根據不同的訓練內容、訓練個體,科學合理選擇適合其本身特點的訓練方法的能力以及對訓練過程有效把控管理能力的提高作為培訓重點。
2.4 聯訓聯評是保障 研討式組訓法的實施尚處于探索實踐階段,只有建立健全聯訓聯評的評估制度,對每次施訓進行檢查、評估,總結經驗,尋求改進,才能確保訓練效果的不斷提高。聯訓聯評就是在施訓過程中,不僅參訓的教官學員要對訓練過程、效果進行自評與互評,而且還要邀請業務主管部門、兄弟部隊以及相關業務部門組成觀察組,對訓練實施評估。評估內容包括對教官的施訓前的準備,訓練難點的設置、相關的材料介紹,訓練過程的引導、激發學員能力以及學員參與、實施、完成訓練的主動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評估。通過聯訓聯評制度可以及時發現訓練的缺陷和不足,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不斷完善組訓方法。
實踐證明,研討式組訓法是適應現代戰爭特點,符合雷達指揮戰時訓練需求的訓練方法。有效實施研討式組訓法必將推動雷達部隊戰斗力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成斌,夏扣騮,吳傳堂.通信分隊指揮員想定作業訓練淺探[J].軍事通信學術,2004(1).
[2]韓正林.指揮院校學員聯合推演應實現五個轉變[J].空軍軍事學術,1996(4).
[3]蔣婷.反思研討課教學法在我國研究生教學中的困境[J].天府新論,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