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部分。文章通過對初中生物實驗操作考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反思實驗教學現狀,建議從重視實驗教學開展、提升實驗教師的素養、關注實驗教學的管理、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和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等五個方面完善實驗教學。
關鍵詞:實驗操作考試;生物實驗教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0-26
作者簡介:李毅瓊(1970—),女,湖南桂陽人,湖南省郴州市第十五中學教學副校長,高級教師,郴州市骨干教師,郴州市課程改革初中生物學科專家,本科,研究方向:生物教學和學校教育、教研管理。
1.實驗操作考試中存在的問題
(1)儀器使用不規范。操作考試經常要用到各種儀器,學生不規范的行為時有發生,如使用顯微鏡時,取鏡安放、鏡頭清潔隨意;對光不好,準焦螺旋使用不熟練;暴力轉換物鏡或物鏡轉換不到位;等等。還有一些學生,直接將材料放在桌面上切,觀察溫度計和量筒時方法不正確,滴管使用也不規范。
(2)實驗操作不嚴謹。在操作中,學生不嚴謹的操作屢有發生:觀察細胞結構時,用手直接蓋蓋玻片,材料直接浸在碘液中染色;觀察種子結構不借助放大鏡、解剖針;等等。
(3)操作應變能力差,不會處理意外情況。學生使用顯微鏡時,桌前的燈不亮了,就無法對光;“觀察玉米種子”時,面對一些不規則種子,學生不知道怎樣縱切;“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學生不習慣用含棉花收集唾液,卻不知含清水收集唾液更好。
(4)生物繪圖不規范。生物繪圖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考試中“觀察細胞的結構”“觀察種子的結構”“觀察酵母菌”等實驗都有繪圖的要求,但學生容易出現繪圖不客觀科學、隨意美化、構圖不合理、比例不恰當、標注隨意、點線使用不合理等情況。
(5)實驗習慣不好。良好的實驗習慣是實驗實施的保障。學生考試未弄清實驗要求就匆忙開展實驗;實驗無計劃,不按方案操作;觀察不仔細,實驗結果不如實記載;實驗器材不及時歸位。
2.生物實驗教學現狀
上述問題的出現,與實驗教學開展不到位有密切聯系。很多學校忽視實驗教學,尤其在基礎設施薄弱的學校,實驗條件差,經費投入少,器材更新慢,生物教師少,課時重,實驗教學積極性不高。同時,很多教師不是生物專業畢業的,缺乏必備的專業素養,實驗教學停留在應試層面,不關注學生的科學品質發展。在組織實驗中,這類教師無法規范學生的操作,進行專業的指導。而實驗效率低是影響實驗課開課的重要因素,生物教學任務緊,實驗課費時又費力,另外,有些實驗材料難以獲取,導致部分實驗安排不合理,實驗現象不明顯,學生興趣不高,很多教師就不愿意開展實驗課。
3.生物實驗教學改進建議
(1)重視實驗教學開展。教育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學校要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好實驗室,規范管理,保證經費投入,建立合理的績效激勵辦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開足開好實驗課,實現實驗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有機結合。
(2)提升實驗教師的素養。教師是實施實驗教學的關鍵。要提升實驗教師的專業素養,必須組織有效的培訓和教研,讓教師通過對實驗教學的診斷和指導,實現雙向甚至多向交流。實驗教師要多向同行學習,提高自己的實驗技能和生物素養;多研討,圍繞實驗主題,面對面與骨干和專家對話,還可以通過公共平臺開展“互聯網+”教研;多展示,在展示中暴露問題、解決問題。
(3)關注實驗教學的管理。教師應加強教學管理;創設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實驗內驅力,引導學生克服畏難、害怕等情緒,細心、耐心地開展實驗;設計豐富的學生活動,綜合各種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參與實驗;加強指導,細化實驗過程,規范實驗操作;進行多元化的科學評價,更多關注學生情感態度、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4)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預備實驗,開放實驗室,將一些耗時長的實驗,如“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等安排在課外進行。對于較難的實驗,教師應合理地選擇替代的材料,改進實驗方法,讓實驗變得高效、簡單。
(5)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其樹立保護環境、健康生活的觀點,注重學生理性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建模、實驗、推測和比較等研究方法,運用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分析與綜合、批判性思維等思維方法,用專業知識去解釋生命現象及規律,審視或論證社會熱點,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總之,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既要更新教育理念,關注實驗教學與管理,又要提高學科素養,開展高效實驗教學,讓實驗教學真正有利于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林 莉,俞如旺,林穎韜.核心素養導向的高考生物實驗題命題策略分析[J].中學生物學,2016,32(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