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平
一、讓城市的光芒照亮農村
我是在半個月以前,聽到上海外環那塊地,實際樓面地價要五萬多,房價要賣到八萬塊錢。聽到這個消息,我心里非常沉重。(編者注:落筆時,筆者正值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小鎮計劃”,主要布局在一二線城市甚至縣城的郊區,上海有可能是首批進駐城市。)
我構思“小鎮”,是因為我相信中國后面三十年的城市建設,大面積的開發將會停止,主要就是城市改造、城市更新。
比如,要在北京五環之內、上海外環之內解決年輕人的住房問題,是不可能的。但在上海外環之外,上海大概有55%的面積目前屬于基本農田、森林、河流、道路,沒有開發過,這其中大部分是農村。
農村在過去三十多年當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盡管也有一些好的變化,比如說農村里面的主要勞動力全部進城。對年輕人來講,這一定是好的選擇,因為城市里面所能得到的、所能看到的,一定比農村強。正是由于城市的光芒沒有照到農村,年輕人就像飛蛾撲火一樣向往城市。
三十多年過去了,大城市光芒耀眼,但是鄉村和城鎮建設,乏善可陳。現在,我們終于有可能利用城市里面所形成的經濟能量——它的外溢可以帶動周邊城鎮和鄉村的興起,這是今后三十年一個最理想的可能。
依靠城市,或許可以找到一種非常巧妙的能量轉換。比如說市民為了更好的居住環境,愿意從城里出來。
我們的綠城·烏鎮雅園,那是一個“上海村”,上海人到那邊一個小時,現在構成了里面的一個居住主體。雖然上海有外灘、有靜安,但是烏鎮雅園里面會有一種新的生活。它是“小鎮計劃”的一個實踐,一個雛形。
如果有能力的話,在城市發展過程當中,可以把周邊的鄉村和農業,用科技農業、文化農業、旅游農業帶動起來,構成一個新的模樣。這方面我們做了很多探索和設計,大概會在近期陸陸續續地推出。但是,現在看到上海外環的地價變成四五萬,我就很著急,我怕在上海周邊找不到地來做“小鎮”了。
二、理想中的小鎮是什么模樣
我們構想的小鎮模式是:大概120萬平方米的建筑,其中90萬平方米是居住面積,居住主體部分是城里人,2/3或3/4是城里溢出來的中產階級。比如說五六十歲,他們帶著他們的孫輩,住到小鎮上來。
這個小鎮上,有兩個教育系統:一個是0—16歲的,就是到初中的教育活動;另外一個是60—120歲的,老人家在里面繼續學習。小鎮里面會有健康管理系統、醫療診斷和康復系統,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商業活動。
我想一個標準的小鎮,應該有三個酒館,一個是紅酒館,一個是啤酒館,一個是米酒館;可能會有幾個茶室和幾個風味餐廳;會有一到兩個書店,然后可能會有幾間電影放映廳;會有幾個廣場,會有一些水面,會有一些湖畔,會有小的教堂。
這些小鎮,它的主要居民來自于離它不遠的一線二線城市,他們在城里面已經煩了,反而會更向往小鎮里面親切、自如的生活,況且生活成本也不高。
三、用五到十年去探索
我們構想的“小鎮”,是一個平方公里要開發建設,然后帶動三個平方公里或者是五個平方公里的農業改造,然后做成一個三萬人的小鎮,構成農業科技在農村生產過程中的應用,試圖做到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的協調和平衡。
我們希望通過科技化的農業,把當地的農民留下來,成為現代農業工人。他們不用出遠門,就可以有一份穩定的收入。
我作為一個房地產商人,不算成功,不算失敗,無謂成敗,過去這二十多年,綠城大概賣了5000億元的房子。那么,我把我在這個行業里面的所思所感,加上我那么多年讀的書,我認為應該做的事,我把它變成五到十個我理想中的小鎮,這是我想做的事。
關于小鎮里面的種種,很難用一個講故事的方式說給大家聽,但是我希望三到五年以內,有一些基本的形。我們已經有一些準備,比如說教育和醫療上的準備,我們大概已經做了十幾年。從目前來看,從傳統房地產行業轉過來做小鎮,我們的條件是最好的。
對于我們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十年做完一個小鎮。我自己在去養老院以前,大概還能做到五到十年的時間,所以我希望五到十年里面,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探索,看看能不能帶動中國新一輪的農村改造。
四、“理想小鎮”為何與眾不同
我們房地產商群體中,能做小鎮的也是有的,但那主要是大盤概念,沒有真正當作一個小鎮。
小鎮是一個生命體,小鎮是一個有機的結構。我1982年大學畢業,工作分配到舟山,舟山有兩個縣城,一個叫定海,一個叫沈家門。當時它們的人口是四五萬人,那就是一個小鎮。這個小鎮里面什么都有,有電影院、五金店、百貨商場、煙酒糖,有中醫院、人民醫院,還有小學兩三個、幼兒園有好幾個,加之政府管理系統有一大堆。
我最近也在研究,中國的縣城是小鎮主要的覆蓋面和載體。他們問,如果你做一個三萬人的小鎮,是不是得有一千人的管理體系?你如何在這樣的社會結構里面重新設定,就是說你三萬人從哪里來,然后里面的眾籌、共建、自治、分享,怎么樣構成一個新的組織形態?政府派來的機構,辦公室在哪里?甚至,要不要通過一個小鎮的公約,來規定好這個小鎮對乞討者的姿態?
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小鎮里面都會碰到,會碰到非常有趣的問題。那么,就一個一個去解決它,這個毫無疑問是一個桃花源式的思考。對一般人來講,這只能是說說而已,但是我相信我是做得到這一點的。在中國房地產商中,如果我和我的團隊做不成小鎮,那中國就沒人做出來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