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罰
【摘 要】目的:探討糖尿病護理中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16年4月-2017年6月80例糖尿病患者分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糖尿病治療效果;糖尿病發病知識、運動知識、飲食知識知曉水平和遵醫評分;干預前后患者血糖測定結果。結果:觀察組糖尿病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糖尿病發病知識、運動知識、飲食知識知曉水平和遵醫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血糖測定結果相近,P>0.05;干預后觀察組血糖測定結果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糖尿病護理中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高,可提高患者疾病和自我管理認知水平,提升遵醫行為,促使血糖達標,值得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護理;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7)12-03-0-01
糖尿病是常見內分泌疾病,屬于終身疾病,需終身應用降糖藥物控制血糖,以減少糖尿病腎病等相關風險的發生[1],因此,通過有效方法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非常關鍵。本研究分析了糖尿病護理中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4月-2017年6月80例糖尿病患者分組。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35-79歲,平均(52.24±2.11)歲。發病時間1年-18年,平均(9.58±0.56)年。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36-79歲,平均(52.31±2.17)歲。發病時間1年-18年,平均(9.55±0.53)年。
兩組基本情況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
(1)健康教育。定期開展關于糖尿病的知識講座,全面介紹糖尿病發病原因、胰島素注射方法(輔以示范)、降糖藥物口服、常見副作用和處理方法、日常飲食注意要點、運動注意事項等,現場為患者和家屬答疑,使其獲得良好的健康知識支撐。
(2)健康手冊發放。為患者發放健康手冊,內容包括糖尿病發病機制和日常自我管理要點,為患者和家屬在家護理提供便利。
(3)微信群。通過將患者、家屬拉入微信群,不定時分享糖尿病相關知識,實現患者和患者、護患、醫患密切交流和經驗分享,減輕其抗病孤獨感,增強治療信心[2-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糖尿病治療效果;糖尿病發病知識、運動知識、飲食知識知曉水平和遵醫評分(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干預前后患者血糖測定結果。
顯效:血糖測定結果達標,且血糖穩定>3個月;有效:血糖測定結果改善50%以上,且血糖穩定>3個月;無效:血糖無明顯改善。糖尿病治療效果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4]。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統計,分別進行t檢驗(計量資料)、檢驗(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 兩組糖尿病治療效果相比較
觀察組糖尿病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2.2 干預前后血糖測定結果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血糖測定結果相近,P>0.05;干預后觀察組血糖測定結果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2.
2.3 兩組糖尿病發病知識、運動知識、飲食知識知曉水平和遵醫評分相比較。觀察組糖尿病發病知識、運動知識、飲食知識知曉水平和遵醫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健康教育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和目的的教育方式,可通過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自我管理知識和飲食管理、運動管理、血糖監測管理等的傳授和指導,使患者提高健康意識,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達到改善預后和生存質量的目的[5-7]。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結果顯示,觀察組糖尿病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糖尿病發病知識、運動知識、飲食知識知曉水平和遵醫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血糖測定結果相近,P>0.05;干預后觀察組血糖測定結果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護理中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高,可提高患者疾病和自我管理認知水平,提升遵醫行為,促使血糖達標,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孫瑩.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63-165.
郭瑤.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3(11):216-217.
張春霞,傅蓉.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醫學信息,2015,28(52):294.
王玉華.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J].醫藥與保健,2015,08(8):157-158.
趙曉軍.探討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12):7418.
熱比婭·吐爾遜,阿仙姑·阿布力孜.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