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菁菁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進入到新常態階段,旅游產業成為了促進居民消費,維持經濟增長,提振零售業信心的重要行業。同時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居民整體收入上升的影響,我國的旅游產業進入到快速發展期。在發展的過程中,居民旅游模式出現了新的變化,并對旅游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將簡要分析我國旅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革方案。
【關鍵詞】新常態 旅游教育 變革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0-01
一、旅游新常態的主要特征
近年來,我國經濟進入到新常態階段,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發展乏力。在此背景下,國務院提出了供給側改革戰略,通過主動尋找社會需求制造新型增長點。在新常態背景下,我國旅游產業逆勢成長,成為了經濟領域引入矚目的新增長點。新時期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特點有幾個方面,首先是參與旅游的人數更多,隨著經濟的增長,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指引下,旅游產品已經在普通居民中逐漸普及。其次消費者的旅游需求更加多元,隨著消費者旅游經驗的增多,更多具有個性化的旅游項目蓬勃發展,自駕游、出國游、休閑游更加普及。再有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重大的轉變,文化類消費項目逐年提高。
二、我國傳統旅游教育中的問題
1.人才儲量少
根據權威部門發布的統計數字現實,2017年我國共有604所本科類院校開設了旅游類專業,開設旅游管理類專業的高職院校為1086所,中職學校為924所。學生數量方面,博士生招生數量為360人,畢業311人,在校1403人。碩士生招生1679人,畢業1390人,在校4481人。本科畢業生招生5.6萬人,畢業4.9萬人,在校22萬人。高職以及中職院校全年共畢業20萬人。根據國家旅游局先關數據顯示,我國旅游產業會帶動就業1400萬人,并以每年20~40萬的到數量增加。據此數據分析我國的旅游業人才缺口較大。
2.教學模式不合理
在旅游新常態背景下,產業模式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但傳統的教學模式卻仍然沿用陳舊的教學方法,使得培養人才的效果大打折扣。當前的旅游產業需要全能型、復合型人才,但本科院校往往更注重傳授理論知識,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培養,而??圃盒Mǔ8雨P注學生的專業技能,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再有新形勢下,需要學生具有創新思維,但我國教育體系容錯率極低,學校的教育過分強調標準答案,使得學生逐漸喪失了創新意識。
3.師資力量不足
我國旅游類專業的“雙師型”教師嚴重匱乏,由于我國高校對于教師的示范資質以及學歷要求較高,使得眾多擁有實踐經驗且具備較高素質的人才難以進入到教育體系中。同時由于教學任務繁重,以及體系排斥等因素,我國旅游專業教師往往難以得到優質的實習機會,以至教學內容常常與實踐脫軌。同時旅游專業的學生通常選擇星級酒店作為實習基地,由于酒店的接觸面狹窄,導致多數學生難以了解到旅游行業的發展動態。
三、我國旅游教育的改革措施
1.適當擴招學員
我國當前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主要來源于社會招聘,多數從業者缺乏專業的培訓經歷。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教育體系培養的專業人才不足。針對這一問題,我國的教育部門應當適當調整招生策略,擴招旅游類專業學生,使人才缺口得以彌補。再有我國高校應當針對當前旅游市場的變化調整課程設置,增強歷史文化、駕駛技術以及心理學的培訓,以適應文化旅游、旅游運輸以及休閑游的需要。同時教育部門應當鼓勵旅游類成人教育的發展,使更多的從業者獲得科學系統的培訓,并使離校學生隨時補充新知識,以適應行業的發展。
2.改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問題,以至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緩慢,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針對這一問題,高校應當積極調整教學模式,使學生認識到行業發展的基本邏輯,并建立良好的自學能力。首先學校應當拓寬學生的實習渠道利用校企融合的方式,使學生參與到本地的導游接待接待工作中,從而了解到游客的心理需求,并對旅游產業現狀產生直觀的了解。同時學校應當建立校友交流平臺,在平臺中,畢業學生可以將先進的行業理念與真實的工作經驗分享給在校學生。
3.增強師資力量
我國旅游專業的“雙師型”教師極為缺乏,受此影響學校的教學工作受到了較大的局限。針對這一問題,學校應當加強與旅游企業的合作,使學校的師資力量得以提升。首先學校應當建立與企業的人才交流機制,使教師可以利用假期時間進入企業學習,從而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四、結語
我國旅游教育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其中供需不平衡、教學不合理以及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較為突出。因應旅游新常態背景下的社會需求,學校在教育改革中應當合理增設學科使學生的實際能力與社會需求相匹配。同時高校應當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以提高學校教學的整體質量,并聯合畢業學生以及合作院校為學生提供更加具體的行業信息。
參考文獻:
[1]王葉丁. 經濟“新常態”視域下“E”型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路徑[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0):1-3.
[2]徐秀玉. 旅游新常態背景下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路徑研究[J]. 職業時空,2016,12(01):30-33.
[3]馬麗卿,羅俊.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區域鄉村旅游教育實踐研究——以舟山群島新區為例[J]. 教育教學論壇,2016(25):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