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強
【摘要】語文科目具有獨特性,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因其重要性,所以教師不斷探索,尋找提高其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以確保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在新課程改革以來,合作學習成為了一種新的學習模式走入了語文教學的世界,為學生語文學習提供了新的方法,也為教師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式。作為新事物,合作學習雖然具有優越性,但是在進入語文課堂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筆者將以自身的教學經歷對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進行分析,以尋找到更好的方法推動合作學習與語文教學契合。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059-01
合作學習模式并非完全嶄新的模式出現在教師的視野里,在國外教育中,合作學習理論早就被應用到了實際學習中,并且被學生所認可。在國外教育的實踐下,我國教育認識到了合作教育的先進性,并且希望能夠與我國教育學科所融合。在新課標改革下,我國教育明確提出將合作學習與小學科目融合。但是語文科目作為一門知識性科目,教師在引入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并不能夠像科學等類似實踐科目等,讓學生們在合作幫助下進行學習。
一、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我國新課標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新的、具有效率性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合作學習模式也就是其中之一的新的教學方式,是具有進步意義的。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師成為課堂的主體,忽略了學生的重要性,導致課堂氣氛沉悶。但是合作學習能夠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我思考,挖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思維意識,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減少教師教學的壓力。
二、合作學習與語文教學的現狀
1.班級人數眾多,影響合作學習效果
合作學習要求一起學習的人數不能過多,也不能太少,否則都會影響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我國由于人口眾多,教育投入差別大,導致學校的學生數目也有很大差別。筆者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學校的小學班級人數設置大多數是40到50人左右。但是有些學校的班級人數會超過70,甚至達到一百。龐大的學生數目導致合作學習小組太多,教師無法每一個進行開展,也無法讓學生每一個人都進行反饋,影響了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2.教師合作學習模式缺乏深入認識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進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師雖然認可并且支持該種模式。但是對合作學習模式卻存在一些誤解,比如部分教師認為合作學習模式只要達到學生相互配合就是合作,教師不需要融入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等。這些誤解影響了合作模式的順利開展,也造成合作學習模式流于形式,出現“偽合作學習模式化”。
三、如何推動合作學習與語文教學的契合
教師要想推動合作學習模式與語文教學契合,使合作學習模式能夠順利推動課程開展,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實施。
1.針對教學情況,制定合理學習模式
語文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的學習內容來決定是否要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在進行知識點較強的課程中,教師就應該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進行授課。比方說在進行故事學習,如五年級《清平樂 村居》的學習中,教師讓學生進行自我討論,以小學生的情感和意識是無法領會詩中其樂融融的農家意境,也無法對作者辛棄疾有所了解的,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全面的知識講解。但是在進行自由性較強的故事、景色講解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比如進行《變色龍》的講解中,完全可以讓學生們自己朗讀,對自己喜歡的句子劃重點,談一談為什么喜歡變色龍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達到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順利實施語文教學。
2.深入認識合作學習模式,掌握教學方法
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一定不要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化,要對合作學習模式有更深的認識。首先教師要明確合作學習是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教師要起指導作用,而非什么都不做。教師要掌握合作學習課堂的整體脈絡,時間如何調配,學生自我學習會遇到的困難,課堂重點是什么等,掌握好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才能夠更好的保障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3.提高學生對合作學習模式的認可和支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合作學習模式的主要參與人員。所以教師要提高學生對合作學習模式的認識,更好的發揮自身在合作學習模式中的作用。教師要為學生樹立一個觀念,也就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學會自我學習。這樣能夠使學生認可合作學習的模式下,也能夠平常自我學習,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師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不斷探索,不斷提高自身認識,更好的掌握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李佩佩.基礎教育中合作學習的問題與解決策略[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2]馬蘭.掌握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若干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1993年02期
[3]趙淑清.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與體會[J].教學與管理;199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