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瑩
【摘要】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音樂教育的全部過程應是一種自覺的審美過程,其魅力不在于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培育靈魂、塑造人格、優化情感,使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欣賞的情感表現是最關鍵的,在欣賞課堂上,通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從而建立起對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在生活中滿懷積極樂觀的態度和未來美好的憧憬。
【關鍵詞】課改模式 新課程 小學 音樂欣賞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98-01
社會的進步發展使人們更加的注重學校教育,學校也要更加提倡對學生全面素養的培養,很多學校也開始注重對于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例如,唱歌,舞蹈,器樂等方面的素養。新課標對小學音樂課提出的明確要求是能夠主動的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實踐中,能讓學生尊重不同的音樂方式和音樂體驗,發展學生學習音樂的發散型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和音樂素養,為學生能夠終身學習音樂奠定一定的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機遇。
一、我國小學音樂教學現狀分析
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長期以來,授以知識傳遞、技能訓練為價值取向的教學觀主宰,教師形成了“以教材為中心 以教師為中心”的思維定勢,輕視主體活動給予學生素質發展的真正價值,師生之間只有知識傳輸、缺乏情感交流,學生對音樂學習缺乏激情和興趣。這種教學的后果,壓抑了學生在音樂教育活動中的主動參與、積極體驗,削弱了學生感知美、欣賞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扼殺了他們豐富活潑的個性和愛樂天性。很多學生和學校都不注重音樂教學課程,所以我國學校音樂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枯燥,多半都是根據教材學習,學習內容比較雜亂,致使學生不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構建一定的音樂體系知識,教學內容都嚴重的脫離實際內容,缺乏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音樂教師的授課方式還是“填鴨式”的教學,在課堂中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方式都太過于表面化,沒有帶領學生剖析音樂背后所蘊藏的信息,表面化的教學形式導致高中音樂教學速率低下,不能做到真正的為學生提升人文素養的目的。
二、構建高效小學音樂欣賞課策略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逐步確立,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教學行為也將發生深刻轉變,課堂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訂者和學生成績的評判者,他更是“催化劑”,使學生樂學、會學。
1.重視學生參與,構建情境教學活動
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很多學生還不能真正的參與到教學中來,所以教師前期對課程的精心設計,在課程設計中設置一些有趣的情景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過程中。例如,我在設計音樂欣賞《森林狂想曲》一課中,我先用陶笛為學生吹奏了這首《森林狂想曲》把學生直接帶入了大自然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之后讓學生聽辨樂曲中的各種音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聆聽模唱樂曲每段主題旋律,分組合作學習一些小習題,最后分組創編、展示,根據每個組對本首音樂的理解不同那么每個組展示表演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在這堂音樂課里,孩子們發揮了她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演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2.鼓勵學生參與想象,激發學生發散型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人人參與,這樣的小學音樂課程教育才是對每位孩子最大的幫助。所以在日常的教師教學過程中要著重的引導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最大程度的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例如,在《數鴨子》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試著讓學生自己閉眼想象一下歌曲中所描述的畫面:小橋流水,山水人家,小溪緩緩的流淌聲,小鴨子在水中游泳發出歡快的嘎嘎聲、趕鴨人的吆喝聲等,然后再配上這首歌的旋律,學生在腦海中有著這樣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面,這樣的情景教學是與聆聽相結合的,這種培養學生發散型思維的課程設計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率。例如,在教授《走進輕音樂》一課時,可以從賞、想、練、演四個步驟開始展開,剛開始的“賞”就是要學生們輕輕地閉上雙眼,靜靜地用心聆聽教師所放的音樂,或者教師演奏,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在最自然的狀態中進入到音樂的意境中,并且用最自然的方式不知不覺地導入課題。做到“想”就是要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學生從各種音樂要素方面自己去聆聽,自己去總結,并通過各種音樂音響材料自己去辨別,自己去歸納。“練”就是讓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多注意這類音樂的運用?!把荨笔峭ㄟ^學生自主參與通過各種音樂形式的表演來更好的體驗樂曲的意境。
由此可見,小學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中占據重要地位,小學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開端,在培養學生,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過程中擔負著非常重要的責任。培養小學生要符合當代社會對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要求,音樂教育擁有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好奇心,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等諸多優點。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創新和改善音樂教學模式和方法,通過對學生聆聽、想象、練習、創造、表演等多種途徑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和欣賞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在創新型的音樂課堂中展示同學們的聰明才智。
參考文獻:
[1]程偉.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J]. 科學中國人, 2016(3X).
[2]郭林海. 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J]. 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