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要】本文介紹了動態評價在外語教學方面的研究現狀,在教學中通過動態評價的引入,分析了動態評價對日語學習者的影響。
【關鍵詞】動態評價 日語教學
【基金項目】遼寧科技大學青年基金”動態評價在大學日語教學中的影響研究”,編號:601009694。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06-01
一、動態評價的定義及現狀研究
動態評價又稱學習潛能評價,是對在評價過程中通過評價者和學習者的互動,尤其是在有經驗的評價者的幫助下,探索和發現學生潛在發展能力的一系列評價方式的統稱。
國內動態評價的研究主要是應用于英語教學的研究,目前還處于理論引進、模式介紹和探索階段。韓寶成(2009)介紹了國外動態評價的基本理論、模式及其在外語教育中的應用。彭金定(2004)討論了我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建立動態評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陸軍(2009)提出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結合測試評估理論,開發基于計算機測試的動態評估系統,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動態評估。張艷紅(2008)根據“學習者共同體”的概念探索了網絡環境下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實施動態評價的可行性。蘭笑笑等(2012)把互動式動態評價模式與英語過程寫作教學相結合,進行了探索性研究。
二、動態評價在大學日語教學中的應用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日語教學及二外日語教學大多以終結性的測試為主導,這種評價方式內容單一,標準機械,過分強調結果,忽略學習過程,不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在課堂環節及課后作業環節借鑒優秀動態評價模式,具體作法如下:1.在實施動態評價前,二外日語學生分為兩個班(每班30人左右)進行日語能力測試,包括口語、聽力、翻譯、寫作等并記錄成績。之后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 1班采用動態評價方式, 2班采用傳統靜態評價方式。2.課前預習。將課前預習內容制成word文檔或音頻上傳至網絡平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碰到困難,教師會給予在線提示、指導或建議,幫助他們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規律。學生學習后應將學習內容以語音的形式上傳至網絡平臺,教師對學生上傳的語音內容進行評價及修改,并給出建議,學生將修改的內容重新上傳至網絡平臺,個別學生可能需進行二次修改,記錄在“平時成績記錄手冊”上。3.作業完成。將應掌握內容上傳至網絡平臺,采取跟預習同樣的方式:完成作業—上傳網絡平臺—教師修改建議。4.考查兩個班級對兩個月以來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兩個班級均采用傳統靜態評價方式,對比成績,對研究對象進行訪談及問卷調查。
三、動態評價對大學日語學習者的影響
為了發掘學習者的深層次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對學習者提供幫助及支持,使善學者真正形成的能力顯現出來,使不善學者掌握善學者的學習策略,引導學生繼續學習。在動態評價的作用下,對比兩班的測試成績及問卷調查情況,得出如下結論:1.動態評價對日語學習者的學習強度有影響。動態評價組每天在日語學習上花費的時間增加了,從每天的0.3小時增加到0.7小時。2.動態評價使日語學習者的學習成績得到了提高。在實施動態評價之前,兩班的平均成績分別為76.1和75.4,相差僅0.7分;1班實施動態評價后兩班的成績分別為80.2和72.1,相差8.1分,僅從本次測試看出,學生的成績得到了飛躍式的提升,與未實施動態評價的班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3.動態評價使日語初學者獲益更大。在實施動態評價的問卷調查中,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日語的積極性提高了,對學習日語更有信心了,記憶單詞和語法都變得容易了。另一方面,個別學習者認為動態評價實施后,他們的學習任務加重了,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其他的課程。本次實驗學生數較少,將來需加大實驗人數,以印證結論。
動態評價可以使學習者得到巨大的收獲,但教師需要付出很多的經歷和時間。事實證明,實施動態評價能夠提高所有學生的成績,但筆者認為動態評價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夠讓不善學者達到自身預期無法達到的目標,而使善學者發掘自身的潛能,變得更加卓越。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盡管教師在課堂上面對著眾多的學生不止一次地傳授學習方法,很多學生仍然無法深刻體會,而動態評價使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同時,教會學生最重要的技能——學習外語的方法,這對學習者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收獲。筆者認為,動態評價也有缺點:某些評價帶有主觀色彩,難以做到完全公平公正,但是我們可吸取動態評價的優點,采用動態評價和靜態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達到更高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韓寶成.動態評價理論、模式及其在外語教育中的應用.[J]外語學習與研究.2009.11.20
[2]彭金定.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動態評估.[J]外語界.200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