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闖
【摘要】十九大報告提出,高校應該作為創新的主陣地,為國家創新創業戰略打好攻堅戰。而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才是關鍵,高校應當為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而做出相應對策。本文主要通過對本校學生的創新現狀進行調查并分析,為如何提升學生創新能力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創新 專業教學 提升對策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為培養高等職業人才的高職院校必須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從學校政策到課堂教學都要以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為主要目標,為國家發展積極培養創新型人才。
一、大學生創新能力現狀及分析
1.學生創新意識不足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愿望和設想。它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的前提。
根據我校情況,學生在創新意識方面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
學生主動創新的想法不多。高職學生的學情學情決定了學生主動思考、深入思考的主動性不夠強,對專業知識往往是淺嘗輒止,停留在課本上的條條框框而不去深入思考問題。比如在理論或實訓課堂上進行提問互動,學生回答問題不僅不善于思考,也不敢有突破常規的思路和想法,基本就是書上有答案就照著書本念,書上沒有答案就不知從何說起,呆若木雞。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第一、長期的應試教育模式下造成的墨守成規,學生上大學之前為了升學考試,不得不唯標準答案是從,久而久之,與生俱來的想象力慢慢變得匱乏甚至消失。第二、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會礙于面子,怕萬一回答錯了或者比較離譜會被老師或同學取笑,這樣的心理壓力導致學生選擇以回答不出錯為底線,要么不回答,要么照書念。
學生的創新欲望不強。欲望是人的心理到身體的一種渴望、滿足,欲望能使人對某件事產生極大的動力。目前學生在學校的欲望來源有:一、每門課程考試合格,不掛科;二、專業課程優秀同時參與學?;顒右垣@取獎學金。學校在學生培養目標上沒有具體對學生創新能力做出要求,導致學生只是把精力放在在對專業課本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和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上,而忽視了專業層面上的創新,不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專業問題。
2.學生對創新的概念理解不夠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根據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訓課上的反應,發現學生對于創新的理解比較片面,他們認為創新就是創造一種全新的產品,而自己的專業和自己的水平是不可能實現的,這種思想直接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覺得創新離自己太遙遠,就失去了創新的動力。
3.學生創新思維比較局限
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
學生的思維往往局限于慣性思維,慣性思維也叫思維定勢,就是人們經常按某種行為方式進行思考問題,就會逐漸形成牢固的思維定勢,深入到潛意識中并反過來支配自己的言行。它往往與我們自己的世界觀形成有關系。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世界觀形成主要來源于十幾年來的家庭和學校教育,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比較固有的思維模式,當需要變更創新、新舊交替時,慣性思維就會成為他們思維創新的主要障礙。同時,學生在校期間參與的創新活動或者比賽較少,導致思維不夠活躍。
二、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對策
1.加大創新宣傳力度
學生對創新概念理解有偏差、創新不積極等現象都是因為學生對創新認識不夠,這就需要學校進行廣泛的創新宣傳。首先,學??梢岳脤W生的課外時間舉辦相應的創新講座,讓學生對創新概念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不再對創新活動望而生畏、徘徊不前,讓學生明白創新其實就是在生活中處處留心,發現問題并大膽提出解決辦法,并能為人類社會做出貢獻即可。其次,學??梢酝ㄟ^大屏幕循環播放國家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鼓勵,吸引大學生積極投身創新。
2.多舉辦校級創新創業大賽
目前,學校依托國家舉辦的創新創業大賽也進行了校內大賽選拔和推薦,并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但是準備還是比較倉促,而且選拔范圍不夠廣,一年一次的選拔頻率并不能形成整個校園的積極創新氛圍。學??梢砸远墝W院為單位每學期舉辦各專業的創新創業大賽,并擴大獎勵范圍,同時為每年的國家大賽選拔優秀項目,慢慢形成全員創新的校園氛圍。
3.專業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法
對學生來說,創新的局限不僅僅在于學校創新氛圍和學生對創新的理解,同時知識的儲備也非常關鍵,而這些知識的儲備來源于專業學習。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專業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把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在教學方法上有創新,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專業知識,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熏陶。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利用啟發式、探討式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首創精神。
4.學校對學生的評價制度要改革創新
傳統的學生測評是由課程考試成績、日常出勤和表現、參與活動及榮譽幾部分組成,這樣學生會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專業知識的應試背誦上,只要平時出勤沒問題,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得高分,就有可能拿到獎學金,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學生的時間,學生不會安排太多時間在其他方面,比如參加創新比賽、創新活動。
學校應該將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標準向創新創業方向傾斜,比如在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不僅要看學生的出勤情況、以及參與學生活動的情況,同時要將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大賽的成績列入測評范圍,對于主動創新甚至創業的學生,可以在學分上給予支持,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創新創業,以此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新。
參考文獻:
[1]董海林,易真龍.中國高等教育的現狀、前途和出路[J].彭城職業大學學報,2003(1).
[2]彭宗祥,徐偉.徐國權大學生創新創造讀本[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249.
[3]趙世安.高校教學改革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成寧學院院報,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