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琪
小學美術綜合探索涉及的內容太廣泛,想抓似乎都抓不住。但是在專題二中,陳教授對此作了十分詳細的解答。他說“綜合探索”需要老師改變思維定式,找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的連接點。也描述了“綜合探索”領域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融美術各學習領域為一體
第二,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綜合
第三,美術與現實社會相綜合
看完這段視頻我的思路清晰了起來,其實細細的分析起來《巧用對稱形》也算是一節綜合了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應用的綜合體,當然也包含了學科領域之間的融合。
教材分析: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對稱”是一個不陌生的名詞,但是如何結合傳統藝術剪出富有美感的對稱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如何將設計的對稱形應用于我們的生活,美化我們的生活。所以如何“巧用”對稱形“服務于生活、美化生活”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目標:
應知:設計對稱的花紋。
應會:設計出美觀的對稱形裝飾生活。
能力:通過巧妙地設計應用對稱形,提高學生的設計制作與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如何利用對稱形裝飾美化生活。
難點:如何巧妙地應用對稱形,使其具有美感。
教具準備:
軟紙、彩色紙、剪刀、膠棒、用舊的飯盒水杯、書本或希望重新裝飾的生活用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游戲)
地上的這張紙是哪個同學丟的啊?不是你們的嗎?那老師就把它丟掉了。咦,我忽然不想丟掉它了,老師想把這張紙廢物利用一下。同學們認真的看,看一看老師都做什么了?
1.把紙對折,剪一個蝴蝶或者花。(隨意)
2.把這個小花或者蝴蝶貼到某個學生身上或者自己的身上。
你們看!就是這樣一張不經意間被丟棄的紙,只要善加利用都可以變成美化我們生活的小道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節新課。
出示課題:巧用對稱形(板書)
二、新授對稱性
1.細心的同學們可能已經發現了,老師剛才在剪圖形的時候利用了怎樣(對折)的方式剪了一個對稱形呢?你們能不能也利用這種方式來剪一個和老師一樣的形狀呢?(計時40秒)
2.通過剛才的嘗試,老師發現每一個同學都有一雙靈巧的小手,老師想要考考大家,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對稱的?
(學生回答)同學們知道這么多對稱形。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找到了哪些對稱形(蝴蝶,蜻蜓…)
看了這么多的圖片,同學們你們是不是也躍躍欲試了呢,我想先找2個同學到講臺上來用老師的紙剪一剪,誰想來試試呢?(準備:2薄張紙,3張厚紙重疊)
第一個學生:原來兩張紙重疊就可以一下剪出2個圖形。
第二個學生:老師發現這個同學剪得很困難,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紙太多太厚,所以我們剪紙的時候可以疊著剪,但是不能太貪心,不要一次剪太多的紙。
大家想不想試試呢?要求:
(1)剪一個特別的有趣的對稱圖形
(2)用重疊的方式你試試看看能不能也多剪幾張
3.通過同學們的努力,我們創造出了這么多對稱圖形,但是怎樣讓你的對稱圖形變得更美觀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剪紙達人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找一找答案吧!
(視頻)
看完了,大家發現了原因了嗎?對了,是因為有圖案花紋(板書)
到底有哪一些圖案花紋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黑板上出示蝴蝶剪紙圖片,學生們用描述或者比劃的方式找出(圓形,柳葉形,水滴形……)
展示完整的蝴蝶剪紙
原來就是這些簡單的圖形讓我們的對稱形變得美麗的。大家想不想試一試呢?我一會兒挑選剪得有創意的制作精良的作品,你們可以把自己的剪紙作品展示在老師制作好的小物件上,同學們加油吧!看看誰的作品會被展示。(學生們制作)
欣賞:打開課本看看書上還有哪些作品是你喜歡的?
(門簾,臺燈)
三、裝飾廢舊物品
收起課本,大家看看老師還帶來了什么,(飯盒,箱子,杯子)這些都是我們平日里能用到的東西。有幾個問題要問大家:
1.對稱形在哪里?你們找到了嗎?
2.有同學發現了杯子是3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這個是怎么剪的呢?
3.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箱子除了對稱圖形還有什么呢?(對比色卡紙的襯托)
4.透明盒子就少用卡紙襯托。
大家想不想也來動手裝飾一下呢?老師這里準備了很多生活里經常能用到的小物品,每個小組派代表來選取2件,你們也嘗試著運用對稱形來裝飾下吧!
四、評價
經過同學們的裝飾,老師準備的這些舊的物品煥然一新,你們認為哪一個裝飾得最好呢?原因是什么?(學生點評)
老師點評:
1.色彩方面——發現美的眼睛
2.制作精良方面——創造美的小巧手
這節課后,老師也希望大家能把你們自己用舊的物品找出來,利用今天我們學習的對稱形裝飾起來。同學們只要大家善于發現、善于動手,我相信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多姿多彩,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