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凡
【摘要】在現已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文件中明確提出,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時需要引導幼兒利用廢舊材料進行美工創作,多角度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本文簡要就如何在幼兒美術創作中挖掘廢舊材料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以期為廣大幼兒教師開展美術創作教育提供廢舊材料應用參考,提升幼兒多方面能力。
【關鍵詞】幼兒美工創作 廢舊材料 利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243-02
為發揮美術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應用價值,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時不應當僅僅拘泥于傳統簡單的美術活動開展,其還應當以幼兒所處的實際生活環境為基礎,讓幼兒能夠利用多種材料,尤其是廢舊材料完成美術創作,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獲得更加開闊的視野。而生活中可供教師選擇的廢舊材料有多種,包括紙盒、塑料瓶子、線團、樹葉等,其都可以作為幼兒美工創作中的可用資源,發揮其重要的利用價值。
1.以剪貼畫活動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教師在開展美工教育時,需根據幼兒學生的年齡、性格特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開展教學,如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剪貼畫活動,這將有助于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開發。例如,教師可要求幼兒收集廢報紙、美麗的樹葉將作為主要活動材料,讓其以《美麗的大森林》為題,在硬紙板上制作剪貼畫。并演示如何利用剪刀進行材料剪裁與拼接,讓幼兒掌握基本的美工創作技巧,之后就可以將課堂交給幼兒,使其自主創作美工作品。在這過程中,幼兒將根據個人對“森林”的概念,想象出自己的作品中應當具有哪些元素,即樹木、花朵、動物等。然后以個人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利用報紙、樹葉等廢舊材料制作喜歡的元素形狀,或剪出輪廓,通過勾勒與上色塑造動植物,或剪出主題的拼接材料(圓形、三角形、梯形等),然后再將其拼接成想要的動植物形態。并可根據自己的現象與喜好,用蠟筆、水彩筆等添加手繪背景,最終完成剪貼畫創作。在這過程中,幼兒將利用廢舊材料,發揮個人想象力進行獨立的美工創作,開發個人的想象力與創作力。
2.讓學生在制作手工時,樹立綠色環保、節約意識
廢舊材料的應用并不僅僅是為了美術活動的開展擁有更多種類的材料,更是要讓幼兒從小就養成綠色環保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主動的節約資源。針對于此,教師就可積極開展手工制作活動,讓幼兒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的廢舊材料,制作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手工作品,轉變幼兒對廢舊材料的認識,最終實現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神奇的紙箱”為題,號召幼兒從生活中收集大量的紙箱作為美工創作材料,包括鞋盒、水果包裝盒、家電包裝盒以及牛奶盒等紙箱與紙盒。并引導幼兒思考“這些紙箱有什么作用呢?這些紙箱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哪些物品具有相似之處呢?”然后,讓幼兒發揮個人想象力,利用紙箱制作可以運用于實際生活之中的手工物品,發揮廢舊紙箱的利用價值。幼兒可以類比思維,將紙箱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聯系,實現舊物轉換。例如,某幼兒將鞋盒收集起來貼上好看的貼紙、畫上漂亮的畫,并使用疊加的方法將六個鞋盒疊放成整齊的兩層,并利用膠帶將其粘牢固定,這樣一來,鞋盒就成為了一個裝飾漂亮的儲物柜子,可以用來收集幼兒的玩具。通過這樣的手工操作,幼兒不僅獲得了動手能力的提升,同時還在極大程度上轉變了其對廢舊材料的印象,養成綠色環保、節約的理念。
3.以毛線貼畫的方式來提升幼兒的耐心
為培養幼兒的耐心,教師可在美工教育中融入毛線貼畫教育。例如,教師可讓幼兒在生活中收集多種顏色的廢舊毛線線頭、針線線頭以及十字繡線頭等,然后讓幼兒發揮想象力,利用各種線頭制作毛線貼畫。教師需首先教會幼兒利用鑷子、膠水等將線頭有規律的黏貼在畫板上,讓后交由其自主創作。由于毛線頭黏貼工作本身較為復雜,需要幼兒掌握顏色搭配方式,并一根一根、沒有間隙的將細小的線頭黏貼在一起,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在這樣的美工創作中,幼兒將養成長時間專注于一項任務的意識,逐漸養成良好的耐心。
結語
幼兒教師在美工教育活動中,應當具有靈活、科學的教育理念,重視廢舊材料在美工活動中的應用,學習、創新教育模式,積極發揮廢舊材料的應用價值。為做到這一點,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當中,可通過讓學生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剪貼畫、手工藝品以及美術創意活動,讓幼兒在這過程中實現個人創新意識,動手能力以及耐心程度的提升,同時更新對廢舊材料的認知,樹立綠色環保、節約的美好意識。
參考文獻:
[1]劉潤羽.利用廢舊材料開展幼兒制作活動探究[J].成才之路,2016(06):67-68.
[2]張少芳.利用廢舊材料豐富幼兒區角活動[J].兒童與健康,2015(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