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娣 張峰
【摘要】作為醫學院校的學生,實習這一年尤其重要,這是他們從學生到醫生角色轉換的重要階段。在實習醫院,他們要面對新的老師、同學以及病人,除了要學習臨床的知識,同時還要處理好跟周圍人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紛繁復雜的境遇。由于帶教老師工作的特殊性,他們不可能像輔導員一樣能付出所有的時間和耐心,來幫助學生解決眼前的問題。一旦相關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學生就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后果。結合現在醫學院校學生實習的具體實際,相關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和思考。
【關鍵詞】醫學院校實習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02
一、醫學生實習管理存在的問題
1.學校和實習醫院管理配合度低
當前對于實習生的安全管理,學校和實習醫院各自為準,配合度不夠。學校對實習學生的安全管理,往往局限于實習前的教育。大部分醫院也只注重對學生進行臨床技能知識的傳授,加上醫院自身事物的復雜性,在實踐中,醫院往往在安排好學生的實習輪轉順序后,只是檢查學生的到崗、就寢等情況,對于學生的管理也僅僅發現一些特殊學生,所進行的單方面的簡單教育。
2.實習-考研-就業相互沖突導致的心理問題
實習、考研、就業每一項都事關學生的切身利益,在臨畢業之際,都要面臨選擇。在就業壓力不斷提升的情況下,選擇考研的人數不斷增加。然而大多數醫學生的實習為不間斷實習,這種實習安排導致實習時間與考研、就業時間沖突。
當實習生不能客觀面對這些現實情況,而是一味的擔憂抱怨,就容易產生抑郁和偏執等心理。如有的實習生表現紀律松懈,不思進取,對實習就業均不再抱有希望,甚至產生絕望自殺的念頭。這種情況不僅影響學生的自身發展,同時也影響到實習工作的開展。因此,對于實習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顯得非常的必要。
3.信息溝通不通暢,管理工作推進難
在現實操作中,每一個實習醫院都只能接受部分的實習生,甚至一些特殊學生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實習,導致學生分布的范圍非常之廣。并且,部分學生更換自己的手機號,并沒有及時反饋給學校老師,或者經常不開機。這樣就容易出現實習管理工作的盲點或盲區,學校的一些通知很難傳達給每一個實習學生,造成學校與實習生信息溝通不暢。
學生在實習期間,接觸社會層面越來越多,正面和負面的信息都會通過社會、網絡、媒體等渠道傳遞到實習學生,進而影響到實習學生的行動或行為。他們剛進入社會,思想往往比較單純,不能準確辨別獲取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常常依據自己的主觀判斷來做出相應的行為。學校很難在第一時間把控實習生的思想動態,思想教育不能及時覆蓋每個人,因此給學校的實習生管理帶來較大難度。
實習生管理工作推進艱難,醫院監管工作不到位,甚至還會出現一些特殊事件。如:個別學生認為離開學校自己就不再受學校和輔導員的監管,再加上部分實習醫院的監管不力,造成實習生自由時間增多,學生不請假或者跟實習醫院撒謊,擅自離開醫院去旅游而導致的被傳銷組織扣押的惡劣事件。事件出現后,輔導員又不能在第一時間獲取消息,及時處理。
針對當前高校實習生管理中存在的難點問題及其原因,結合本人在實習生管理中的經驗,提出以下解決對策。
二、應對策略
1.明確高校和實習醫院管理上各自的權責
目前,我國缺乏針對高校實習生管理的專門法律法規,它是高校實習生管理的一個基礎性問題,也不是一個短期內能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理順學校與實習單位的管理和責任權限,加強對實習生協作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高校應在派遣實習生之前與實習單位簽訂實習協議書,規范學校與實習單位的合作關系,明確學校與實習單位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明確實習學生相應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2.建立學生突發事件處理小組
離開校園到實習單位參加實習,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加之實習單位的人際關系相對校園來說要復雜很多,這對實習生來說是一個挑戰。并非所有的實習生都能很好地處理這種壓力,這種情況加大了實習生突發事件發生的機率。比如實習生在共同生活處理水電費以及與帶教老師關系的處理等等。針對突發情況,高校應成立實習生突發事件應對小組。
高校實習生突發事件應對小組應由高校負責學生工作的副書記擔任組長,成員應該包括學校實習管理部門負責人、學工部(學生處)負責人、高校二級學院(系)主管學生的副書記(書記)、輔導員以及實習單位主管實習工作的負責人。一般的突發事件應該由輔導員與實習單位主管實習工作的負責人協同處理,并報各自單位的相關部門負責人。重大的突發事件應由應對小組長根據事件的性質和影響程度作統一協同處理,把突發事件的損失和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3.請假制度的完善
由于學生分布在不同的醫院來進行實習,而每一個醫院都有自己獨特的管理模式。例如請假制度:有的醫院要求學校醫院管理處出具證明才可以批假,有的只需要學生主動提出就可以批假,有的需要二級學院出具證明等情況。這樣就造成輔導員在遠程管理學生是否在實習醫院的事情上增加了諸多困難。筆者認為,完善請假制度,需要在學生實習前,學校應與實習醫院就如何辦理請假的程序上事先達成一致,并嚴格執行。這樣在學生今后的實習過程中,輔導員就能及時準確了解學生在醫院實習去留情況,對于發生的突發事件能夠做到快速處理。
4.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學生實習不在校區的現實情況,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如網絡、電話等,及時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思想狀態和心理特點,定期深入實習地點,通過開展心理咨詢,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心理輔導、心理沙龍等活動,加強對實習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克服自已的心理問題,樹立信心,消除挫折感與自卑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5.建立高效的通訊渠道
可以利用網絡工具(比如QQ、飛信、微信)、手機短息、電話等通訊手段建立實習生管理信息發布平臺,保證一些通知能夠及時到達學生那里。另外,高校可以建立實習生情況定期了解制度。比如,可以通過前述通訊工具每周向實習組組長了解實習生的情況。還應與實習單位的相關人員保持聯系,定期主動了解實習生在實習單位的表現。
6.建立特殊學生檔案
由于實習過程中,學生不在學校,班級又被打亂,一些特殊學生就找不到不良情緒的發泄渠道,把所有的事情藏在心里。通過建立特殊學生檔案,輔導員對他們進行實習過程中一對一跟蹤負責,使其能順利通過實習階段。
7.建立宿舍長制度
由于每一個同學在實習過程中,在不同的科室實習,即使在一個實習醫院,也不在同一個科室,這樣小組長就很難把握學生真實情況,就不能很好配合輔導員工作,如果男女生各找一個宿舍長,實習同學就能很直接了解學生近況,及時反映出現的問題,輔導員就能很快掌握情況,杜絕惡性事件的發生。
8.加大實習巡查的頻率
學生離開學校之后,心理會有極大的缺失感和不安全感,另外一方面實習醫院會有不同學校的實習生,這樣會導致他們沒有歸屬感。在這樣一個特殊階段,如果學校派遣老師過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其是一個極大的安慰。筆者認為,學校可以不定期的去看望實習生,尤其對于某些出現了學生有不滿情緒的醫院,應該立即派遣老師過去進行處理,最好是熟悉他們的輔導員。這樣對于他們情緒的安撫和心理的安慰都會起很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學生進入實習醫院前,學校要以大學生實習期間及走向社會面臨的安全問題為主要內容,結合涉及學生實習安全問題的典型案例,對學生進行實習法律知識、安全防范常識、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實習期間,學校、醫院要跟進安全教育,結合實習日常管理進行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各種手段,采取多種形式的教育方法,如醫療事故講座、突發事件應急培訓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能力。保障學生順利完成實習階段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張賀忠.醫學院校實習生管理的分析與對策[J].才智,2015(2):249.
[2].吳笑韜.試論新形勢下高校實習生管理的難點及對策[J].南方論刊,2010(2):100-101.
作者簡介:陳春娣 (1981-),女,漢族,河南新鄉,廣東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高校管理;張峰(1980-),男,回族,河南南陽人,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中醫師,主要研究方向:中醫養生、治未病、中醫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