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芳
【摘 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老年心臟病介入治療患者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12月期間進行老年心臟病介入治療的58例患者情況,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及個性化護理的方式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護理,并對產生的不同結果進行分析。通過不同的護理方法,筆者發現經過個性化護理的患者總有效率達到了96.67%,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達到了66.67%,從結果可以看出患者對個性化護理的滿意程度比較高,兩組結果通過數據分析的取得了科學依據,具有統計學的意義。結論:護理干預的手段,對于老年心臟病患者的康復有著非常大的作用,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復效率,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老年心臟病;介入治療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4-03-145-01
介入治療的方法一般不進行開刀暴露病灶,僅僅在皮膚和血管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小型通道,或者按照人體原有的通道,在相關機器設備的引導之下對病灶進行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之中采用介入治療方法,對患者進行全面科學的護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復的效率。為了進一步對老年心臟病介入治療的效果進行提升,為國內同行業提供借鑒和參考,本文通過對2014年2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58例患者情況進行對比統計,得到了以下結果和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在對我院患者病歷進行觀察的情況下,選擇了58例在2014年2月到2016年12月期間于我院進行老年心臟病介入治療的患者,將58名患者進行隨機分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都有29名患者。在這兩組患者之中,觀察組中有13名女性患者、16名男性患者,年齡普遍在60歲到72歲之間,他們的平均年齡為(65.4±2.1)歲;在對照者之中有14名女性患者、15名男性患者,年齡普遍在61歲到75歲之間,他們的平均年齡為(66.3±2.4)歲。
1.2 護理方法 本文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對兩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護理方式。對照組對患者采用的是傳統和常規的護理方式,在患者剛入院治療的時候,護理人員會對患者的病歷和基礎資料進行了解,首先建立起基礎的護患關系,接著會對患者穿刺部位的出血情況、皮膚恢復情況還有手指能夠正常活動等進行觀察,并嚴格監測患者的其他生命體征,如果發現問題,將采用最積極有效的方法對患者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的護理方法和常規方法不同,是一種綜合性的護理干預措施,這種方法主要包括:a.心理護理方式:在護理過程之中,護理人員首先會充分了解患者的情況,并通過宣傳手冊、交流溝通等方式就手術情況向患者進行介紹,進一步安撫患者的醫療情緒,增加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在接下來的治療和康復之中更加配合醫生和護理人員。b.飲食生活護理方式:首先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系列的飲食方案,飲食方案的制定是基于患者營養需求設計的;在護理過程中要求患者按正常的作息時間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并鼓勵其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
1.3 觀察及評價指標 本文對于針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評價指標,主要基于患者的滿意度進行。按照對患者進行介入治療后的反應來看,主要情況分為無效、有效、顯效,如果患者在術后的療養過程中有傷口出血,屬于無效情況;如果患者在術后傷口有少量的滲血,存在失眠和血腫的現象,但是隨著護理這種情況逐漸減少,視為有效;如果沒有出現血腫、失眠的情況,一般為顯效。患者護理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對患者護理過程之中滿意度的情況進行統計,如果在80分以下表示不滿意,80分以上為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本人在對兩組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監測之后,選擇( )代表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通過x2檢驗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在進行實際的護理情況之后發現,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66.67%,兩組結果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9.02,P<0.05),具體如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6.55%,對照組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為62.07%,兩組結果存在顯著差異(x2=10.51,P<0.05),具體如表2所示。
3 討論
按照以往的實踐和研究情況,老年心臟病患者因為年齡過大,身體器官的機能都有所減退,血管的彈度進一步降低,血液粘稠程度進一步加大,導致患者的循環系統運行過慢,給患者的心肌營養供給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因此,老年人卻心臟病發的幾率要遠遠高于年輕人。介入治療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其創傷小、止血迅速,并且能夠讓患者更快的恢復,將介入治療引入到老年心臟病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之中,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和效果。
根據本次對比研究的結果來看,護理對于觀察組的老年心臟病患者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9.67%,對照組達到了66.67%,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觀察組的護理人員在結合疾病對患者的影響、內外環境和外界干預、飲食、睡眠等情況之下,對老年患病人員進行了符合其具體情況的個性化的介入治療,充分考慮了這些因素對患者的影響,并制定了相應的對策和措施,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術后康復的效率。
根據以上所述,從整體情況來看,護理干預對老年病心臟病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來說是具有積極作用的,能夠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恢復效率,可以在大范圍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志瓊.護理干預對老年心臟病介入治療患者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01):111-112.
[2] 梁振月,姚人銀,楊莉.護理干預對老年心臟病介入治療患者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11):1691-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