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陽光中醒來,美麗夢還在,每一天,都有新期待。來,早餐配牛奶,水果加蔬菜,好心情甜美可愛。來,風兒吹過來,花兒朵朵開,好時光都為你存在。來,雙手拍一拍,笑容多愉快,未來更加精彩。春夏秋冬不停轉呀轉,不管什么風景我都喜歡;東南西北方向換呀換,世界很簡單,只是個幼兒園?!泵慨敽秃⒆觽円黄鹧莩稅凵嫌變簣@》這首歌曲時,總有一種歡樂在我的心中縈繞。讓孩子們感受四季的更替和大自然的豐富變化,實在是一種美好的教育。
春天是萬物蘇醒和生長的季節。班上的源源和樂樂手牽著手走了出來,蹲在植物角,爭執著他們各自的發現——他們正討論著一棵小苗發芽的事情,一個說:“這棵小苗要喝很多水才能長高,可是今天沒澆水。”另一個說:“水不能太多,我媽媽說了澆水太多會爛掉?!本瓦@樣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我沒有打斷他們,等到他們發現我時,投來了求助的眼神。于是我說了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和平時管理的注意事項?;氐桨嗌?,我鼓勵孩子們在家里可以種種自己喜歡的植物,還可以帶到班上的觀察角,和同伴們分享。


有天買菠蘿時,我將攤主本來要扔掉的菠蘿頭帶到幼兒園班上的種植角,孩子們很感興趣,興奮地跟前跟后。我順勢引導,讓他們討論怎樣養殖。孩子們各抒己見,最后達成一致,找來了一次性杯子,裝上水,放上菠蘿頭,擺在植物架上,成了一個綠色的小盆栽。孩子時不時就會三五成群地跑來觀察,看看菠蘿有沒有水喝,長出根了沒有。有的孩子還發現一次性杯子太輕,風一吹會倒,就請生活老師找來大瓶子換上。
教育契機無處不在,善于發現并懂得創造條件,鼓勵孩子去探索,那么就會給孩子帶來無限奇趣和快樂。
夏天多半是讓人熱得難耐的季節,可有一次語言活動讓我感動無比。原來是這樣的一個場景: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念唱著《夏天到》——“火紅的太陽當頭照,游泳場上好熱鬧。地里的莊稼長得好,金黃的麥子點頭笑。點頭笑,嘿啰啰……夏天到,嘿啰啰……夏天到。”此時,我隱隱約約聽到一個哭泣的聲音,循聲看過去,是茹茹趴在桌上哭,我走過去詢問原因。她一邊抽泣,一邊抹著眼淚說:“我爸爸是電工,老是要在電桿上工作,爸爸說夏天來了,真難受,會熱死人的,我怕爸爸被熱死了……”說著說著,哭得更傷心了。這時,其他孩子也聽到蕓蕓的哭訴,就都停止了念唱,七嘴八舌說開了:“老師,蕓蕓爸爸會被熱死嗎?”“我們帶風扇去給他。”“熱了先別出去,等傍晚再干活……”
孩子們心中的恐懼、疑問和不解需要得到教師的幫助。教師不僅要讓孩子有積極陽光的情感體驗,還要讓孩子逐步理解不如意的甚至是艱苦的生活,作出相應的引導?;趧偛诺那闆r,當場生成了一節有趣的手工活動課“扇來一陣涼風”,讓孩子設計各種樣式的扇子或風扇,讓像蕓蕓爸爸這樣在戶外或高空作業的人們隨時得到一陣涼爽。有的孩子回家后把今天的課告訴了家長,他們都很感動,反響也很大,表示今后在孩子面前說話要講究方法。
孩子們通過這次活動,學會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懂得怎樣關心他人,并拓展了創意手工制作。誠如皮亞杰所言:“知識不是客觀的東西,也不是主觀的東西,而是個體在與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建構的結果。”
我原來特別喜歡秋高氣爽、不冷不熱的秋天。但是,有一次音樂活動《秋風起來了》讓我感到了傷悲。
“秋風起來了,秋風起來了,小樹葉離開了媽媽,飄吧飄向哪里?心里可害怕。小樹葉沙沙,小樹葉沙沙,好像勇敢地說話,春天春天我會回來,打扮樹媽媽。”

孩子們邊聽邊唱著,在帶有離別感傷的音樂伴奏下,班上幾位父母長年在外的孩子低下了頭,嘴巴撅起,似乎觸景生情了。課間,有的孩子在角落里悄悄議論著:“××的媽媽不要他了,好久沒看見他媽媽回來?!绷硪粋€接著說:“不是的,他媽媽和爸爸去很遠的地方打工賺錢?!薄m然這首歌曲描繪的是自然生物的季節變化,但是,對于孩子幼小心靈的觸動是不同的,我能感受到本次活動帶給孩子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
格魯吉亞心理學家、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說:“只有在教師的能力和情緒跟自己的學生的能力、力量和情緒相接觸的最高境界上,才能產生一種真正的、歡樂的、引人入勝的教育學,師生之間才能有真正的精神上的相互溝通。”我及時行動,與那幾位孩子作了交流,并進行家訪,詳細了解他們的家庭現狀,通過電話、網絡向他們的父母反饋孩子的情況和現在的心理需要。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請父母把孩子當作一片樹葉,時時帶在身旁陪伴著成長,讓他們不要離開樹爸爸、樹媽媽。
在我的眼里,冬天也是那么地生動有靈氣。徜徉在一個寒冷的季節,孕育著希望與活力,待來年一展芳華。請隨我一起來感受一下我們的幼兒冬季運動會“因運動而悅動”吧。
全體幼兒(每位都是運動員)隨著《運動員進行曲》的音樂,踏著輕盈歡快的腳步,喊著各自班級的富有創意的口號進場了。在主持人的指引下,各就各位,整齊排開。


主持人一聲令下,接力賽跑的賽道上,運動員如箭離弦;輪胎障礙接力跑,拼的是能力與速度;炸碉堡是沖過重重關卡,最終就是為了勝利,當然,過程很艱辛;背著手拍球,拍出個新高度;“奔跑吧毛毛蟲”,靠的是小組成員的協調合作;“小推車”是與爸爸媽媽和老師大人們合作,看著他跌倒了,眼睛還是向著終點,為了爭第一,拼了……中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也不示弱,拔河比賽開始,兩軍對峙,勇者勝!攀爬奪紅旗,拼的是速度與膽量;項目接力考驗的是跑、跳、肩上投擲、目測力等綜合能力;袋鼠跳跳的運動員上場了,快看看,自發合作起來!有趣的“下蛋公雞”扭屁股比賽,令大家捧腹大笑……
賽前,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由報名選擇一項運動項目,并在老師的幫助協調下,達成一致,最后圓滿完成了比賽。當宣布我們班得了年級的冠軍時,幾位代表手捧冠軍獎杯,胸佩冠軍獎牌,幸福的心情難于言表,他們盡情歡呼著,這就是運動帶來的悅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運動會上,通過豐富多樣的親子活動、混齡運動、趣味游戲以及師幼互動,孩子們體驗快樂,感受親情,同時學會合作、團結、堅持、謙讓等良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