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閔行區七寶鎮明強小學 上海 201101)
大家都知道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偉大的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決與語言。”對于一年級的數學老師來說,壓力與挑戰并存,需要在平時的課堂中重點落實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把學到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能夠完整的說,流暢的說,吻合的說,有深度的說,從而真正掌握知識點。在這一年的實踐過程中,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展的。
數學語言是什么?剛入學的孩子哪里會明白呢?例如這學期學習時間,平時孩子積累到的生活信息是幾點或幾點半,而規范的數學用語則是幾時與幾時半。當孩子的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點起沖突的時候,老師就要適時的介入進來,及時告知正確的使用數學語言。
這時老師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會影響了孩子,啟發了孩子。低年級的學生模仿能力很強,特別是在學習準備期間,他們會努力觀察并學著老師的樣子進行傾聽表達有效的回應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數學課堂的語言老師首先要做到嚴謹、清晰、精煉、準確,同時還需要有藝術性,時而幽默,時而風趣,時而激情。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準確的交流與表達,一年級學生對于數量詞沒有感覺,每樣物體都是一只的,一只小狗,一只魚,不會分的很清。這時需要老師立馬糾正過來,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剛入學的孩子回答問題不完整,第一課時認識《我們的教室》你看到了什么?孩子的回答是有人,有書包,都是散點的。老師的回應與引導就很重要,啟發她們說話完整,有幾個人?有幾只什么顏色的書包?把數字融入到話語中去,這樣給與學生一個數學語言描述的模型來。老師示范說——學生傾聽——模仿說——補充說。最后要求學生把數學語言說得完整、準確、簡潔和有條理,一定要言簡意賅,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帶水,更不要添枝加葉。力爭達到完整、準確、有條理一學期下來現在我的課堂上學生會說:“我感覺……我認為……我來補充……”,這緣于我在上課提問的時候是這樣問的:“說說你的感覺;你是怎么認為的;誰愿意來補充呢?”
一年級的活潑好動,以無意注意為主的,而無意注意又受興趣的影響,將有趣的任務情境引入到學習中去是很有必要的。情境的創設首先在于借助游戲的娛樂性和可操作性改變學生對某些枯燥、乏味的傳統教學方式的厭倦心理,恰當的游戲不僅能夠調節課堂氣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在數學游戲中還可以使孩子的各種習慣得到培養。
例如《copy不走樣》
布置任務:一年級上冊的“合并”新授完成后的練習,孩子們會放松下來,我是這樣操作的:圖還是原來的圖,第一次我親自參與一個組進行示范,在擴展到小組成員之間。4人一小組,第一個學生看圖說算式:我們小組有女生5個,男生6個,一共有11個學生,算式是5+6=11個。傳給第二位學生,然后依次傳下去,直到最后一位學生結束。再請最后一位孩子進行全班匯報,還沒完,最后請第一位孩子點評。孩子在有趣的同時也明白了了只有認真傾聽,才能不傳錯。《copy不走樣》的游戲明確“傾聽”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認真聽老師說,學生說得好的習慣。其次幫助學生訓練“說”的能力。做到不漏字,不加字。最后,增強了小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和合作的能力。
第一個月的學習準備期間,學習分一分的知識點,剛進入一年級學習的學生,對于分物品的認識還是比較粗淺的,腦子中沒有明顯的分類意識。他們能發現物品的不同處,但不能用完整的語言歸納。所以老師要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言來表述分類的過程。由于學生年齡特點,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學習評價,堅持以過程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為主。通過學習預備期的學習,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初步養成一些數學學習的習慣。
設計的練習讓學生體會到只有仔細看,才能完整表達,只有認真聽才能完成任務。剛入學的孩子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當別人發言時,不懂得如何認真去聽。所以我通過同學間互相評一評來激發學生認真聽的原動力。因為只有認真聽了別人的發言,才能正確點評別人說得怎么樣。在這一環節沒有過多的教條式的教育,而是在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了仔細看、認真聽、完整表達的重要性。
用足用好書上的教學資源
例如:仔細看圖圖編一編數學問題,并列式計算。

學生1:大貓4只,小貓2只,一共有幾只?算式是:4+2=6(只)
師:哦,你是是按照大小來編題,誰還有其它想法嗎?
學生2:白貓有1只,花貓有5只,一共有幾只?算式是:1+5=6(只)
師:誰聽清楚了她是從什么角度來編題的?
學生3:是按照顏色來編題的。
師:這2位同學編的題的共同點你發現了沒有?找到了其中的不同嗎?
學生4:都是合并,從不同的分類來編題的,算式不一樣,但是結果一樣的。
師:還可以再怎么編題?
這時會有冷場,我及時追問這2位孩子都是從圖中看到了合并,就只有合并嗎?再換個角度思考呀?
學生5:有6只貓,其中2只是白貓,那么有幾只花貓呢?算式是6-1=5(只)
這時我給與大大的表揚,因為這個孩子的思維層次提升了,有了逆向的思考。
學生6:有6只貓,其中2只是小貓,那么有幾只大貓呢?算式是6-2=4(只)
孩子們以為這道題說的很全面了,想不到我在圖的下面隨手加了
□+□=□
追問:這次四種方法都可以嗎?
□-□=□ 現在呢?
整個環節的設計從一開始學生說的簡潔,說的完整。慢慢的要求提高了,不光要看清圖意,還要關注下面的算式。知道答題是不能只看一個方面了。
以《物體的形狀》為例,當孩子們認識了4類物體的名稱之后,找一找老師準備的籃子里的物體都隱藏著怎樣的形狀呢?請你隨便拿一個物體,跟你的同桌說它的形狀,再說說它的樣子。誰來說說“我拿的是…”你能說說它的樣子嗎?這個是學生自主選擇的,慢慢的又要提高要求了。
按要求選出相應的物體形狀,并說出它是什么形狀的。
1.選出一個可以描出的物體,它是什么形狀的?
2.選出一個可以描出的物體,它是什么形狀的?
3.選出一個朝四面八方滾動的物體,它是什么形狀的?
4.選出一個只能朝一個方向滾動的物體,它是什么形狀的?
同時也制定了相應的評價標準作為平時過程性的記錄

內容 評價標準A B C D忽略老師的幫助,不能辨認、判斷物體的形狀。選取其中的1個物體,說出名稱能根據老師的要求,準確、快速的依據特征辨認、判斷物體的形狀。能根據老師的要求,比較準確、快速的依據特征辨認、判斷物體的形狀。在老師的幫助下,能根據要求,辨認、判斷物體的形狀。
如孩子們認識了4個物體的形狀之后,學習勁頭有點松懈了下來,這時我及時跟進:你們今天學得真棒,所以王老師獎勵你們做個游戲:這里有個百寶袋,里面有今天認識的4種形狀的物體。老師來說我摸到的東西的樣子,你們來猜,獎勵猜對的小朋友課后可以和家長、老師一起合影留念哦。
①有曲面,還有平面
②有平面,還有角(還需加一個條件)
③圓圓的,還能滾(還需加一個條件)。
老師的引導語可以誘發、驅動并支持孩子的繼續學習的熱情,可以開發智力,提高創造力。總結:通過今天的這節課我們打開了數學大城堡中的又一扇知識大門:物體的形狀。我們的校園里我們的家里還有哪些物體中暗藏著今天新學的形狀呢?請小朋友在回家路上、在家里用你的亮眼睛去觀察,一定會有新發現生活中也存在著各種物體的形狀,用新學的本領來找一找,說一說。
現今的大背景下數學不能再像以往一樣布置書面作業了,但是可以布置活動類的作業、口頭類的作業。學習了《人民幣》后,我的作業布置如下
一、與家長一起認一認我們身邊的人民幣
二、與家長一起玩一玩人民幣兌換游戲
三、雙休日可以在家長的陪同下,去超市里獨自購物付款
1.說一說,括號里填幾?為什么?
3角=( )分 50分=( )角 2角3分=( )分
4元=( )角 60角=( )元 1元=( )分
1元=( )角=( )分 500分=( )元=( )角
2.想一想,說一說:
1)、1角可以換成 2)、 1元可以換成( )個1分硬幣 ( )個2角硬幣( )個2分硬幣 ( )個5角硬幣( )個5分硬幣 ( )個1分硬幣
3)、想一想,說一說:
★1.人民幣的單位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張2角和一個5分是_______ 角_________分。
★★3. 3張2角和3張一角是____________ 角。
★★★4.一張20元可以換______ 張1元 或_____張2元 或_____張5元 或______ 張10元。
后續繼續研究的思考:
目前遇到的問題:大班額的趨勢下,剛入學的孩子起點差異大,怎樣有效的解決“起點公平”與“過程公平”?另外可能性格的原因,有的孩子愛表達,一年的訓練下來已經做到了清晰準確的用數學語言來表達;有的孩子亂表達,不經過思考,敘述不清晰;有的孩子很內斂,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啟而不發,這是下階段我繼續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