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玉榮,許 燕,焦金梅
(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北京 101300)
形成性評價是美國教育學家斯克里芬1967年提出的,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對學生知識、技能及態度形成過程的跟蹤評價,讓教師與學生明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向,及時修改或調整活動計劃,以期獲得理想效果的一種教學評價方法[1]。健康評估是一門重要的臨床護理學課程,課程內容涉及范圍廣、知識系統性強。健康評估課程的教學目標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礎健康評估理論知識和技能,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在實際的臨床情境中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的能力[2-3]。文獻研究發現,我國當前健康評估課程教學評價體系以終結性評價為主,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很難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本研究嘗試在健康評估課程中實施形成性評價,構建一套適合本課程的形成性評價體系,并探討其應用效果。
選取我院2015級全日制三年制護理專業201名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32名,女生169名。
1.2.1 分析現狀 我院健康評估在學生第二學年第一學期開設,共90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6學時,實驗教學54學時。理論教學采用大班授課方式,實驗教學采用小班授課方式,每班25~30人,分為6組,每組5~6人,采用PBL教學法、案例討論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學法等,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成績評定包括期末閉卷考試(占總成績的60%)和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課程成績評定主要采用傳統終結性評價模式,雖然平時成績的評定也部分采用了形成性評價,但對學生的評價大多以分數來體現,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不能完全反映教學目標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要求。
1.2.2 構建形成性評價體系 采用文獻檢索法和專家咨詢法構建健康評估形成性評價體系,主要對平時成績的評分標準進行細化,建立相應的評價指標以及評分細則,主要包括3個方面:理論課形成性評價(15分),包括學生出勤、課堂表現和作業及測試等;實踐課形成性評價(15分),包括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合作學習能力等;網絡教學平臺使用評價(10分),包括在線學習時長、瀏覽資源、論壇發言以及在線測試等。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評價主體也有所不同,包括教師、同學、學生自己和網絡教學平臺。制訂各評價環節的反饋時間和方式,學生可隨時在網絡教學平臺了解自己的出勤情況和測驗成績,課堂表現每隔15~20學時反饋一次,實驗課反饋信息均在實驗課結束前發布,學生能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
1.2.3 形成性評價的實施 在教學過程中對各教學環節進行實時監控,按照各模塊已構建的形成性評價指標實施形成性評價。
1.2.4 效果評價 在形成性評價實施前后分別對學生進行理論和技能操作考核,并比較考核成績。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采用自制學習效果調查問卷進行調查。
問卷調查采用不記名方式,共發放問卷201份,回收有效問卷19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8.5%,具體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健康評估形成性評價問卷調查[n(%)]
表2 形成性評價實施前后學生理論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形成性評價實施前后學生理論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績比較(±s,分)
?
在形成性評價中采用學生自評或互評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從表1可以看出,80%以上的學生認為,形成性評價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形成性評價能夠做到評價、反饋及時,使教師和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教學過程的改進與完善,提高教學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88.9%的學生認為形成性評價加深了對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從表2可以看出,實施形成性評價后,學生理論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形成性評價實施前(P<0.05)。
形成性評價體系著眼于每一個教學環節,且均提供了評價的標準,使評價有據可依,評價主體也較全面[4],包括教師評價、同學互評、學生自評和計算機輔助評價。評價后的及時反饋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5]。形成性評價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診斷、反饋、修正”三位一體,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有個別學生認為自己評價和同學互評的客觀真實性比較差,也有個別學生認為學習過程評價偏多,增加了課程學習的壓力,使自己一直處于緊張的狀態,甚至影響自己的學習。還有的學生認為,在課堂表現環節,教師評價有時會出現漏評的現象,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教師重視,否則可能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測驗、作業等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對其的評價會更公正、公平。由于評價主體較多,平時成績的計算較為煩瑣,需要進一步研究改進。
[1]周小春.形成性評價方法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27(6):108-109.
[2]封桂英,呂探云.我國護理學專業開設健康評估課程的現狀與思考[J].承德醫學院學報,2006,23(4):431-433.
[3]呂探云,丁圓,王蓓玲.健康評估課程對護理專業學生健康評估觀念影響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11):974-976.
[4]黃紅兵,穆鳳英,王琛蕾.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應用研究綜述[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2,26(8):111-114.
[5]王學鋒.形成性評價反饋循環模式與英語寫作教學評價原則及措施[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34(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