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忠建
摘 要:運動損傷作為一種傷害性疾病,在體育專業的學生中有著較高的發生率,其不僅會嚴重影響機體的健康,且影響運動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同時也會對教師的教學產生較大的影響。對于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有準備活動不充分甚至不做準備活動、技術動作不規范、運動強度和運動負荷太大等。針對運動損傷的發生,運動前應做好充分準備活動、避免運動過量以及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能等。
關鍵詞:學生群體 運動損傷 發生原因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1(b)-0248-02
損傷作為一種傷害性疾病,是指在運動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損傷。在高強度大負荷的運動下,機體面臨著高強度刺激非常容易發生運動損傷。運動損傷部位與運動項目以及專項技術特點有關。如體操運動員受傷部位多是腕、肩及腰部,與體操動作中的支撐、轉肩、跳躍、翻騰等技術有關。網球肘多發生于網球運動員與標槍運動員。目前運動損傷的發生大大降低了運動員的專業壽命,使一些優秀運動員不得不提前退役。運動損傷不僅發生在專業運動員群體,同時在學生群體中也有著較高的發生率。運動損傷的發生不僅會對學生的健康帶來較大的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學生的學業,因此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有準備活動不充分甚至不做準備活動、技術動作不規范、運動強度和運動負荷太大等。一旦運動損傷發生,如果不及時的治療將會產生很嚴重的后果,嚴重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和技術學習,因此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 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
1.1 身體素質差,訓練水平低
身體素質作為運動技能的基礎,好的身體素質不僅可提高運動技能學習的速度,同時還能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但如果身體素質較差,在學習運動技能時不僅提高速度較慢,而且在運動負荷的刺激下很容易發生運動損傷,而這也是導致初學者發生運動損傷的關鍵原因。
1.2 不規范的技術動作
體育運動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以體能主導類的運動項目,如田徑;二是以技術主導的運動項目,如球類運動。在體能類項目中,體能是決定運動成績的關鍵因素,而技術主導類的運動技術動作的重要性尤為重要。尤其是對于技術高度主導的羽毛球、乒乓球運動,運動技術的規范更為重要。如果沒有正確的技術動作,不僅導致運動技術水平難以提高,且容易誘發運動損傷的發生,因為不合理的技術動作會導致肌肉的發力、關節的位置等不正確,進而導致運動損傷。而合理科學的技術動作不僅會使運動水平得到提高,且會使運動節省化,提高運動的效率。
對于技術動作不規范的產生,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一是沒有意識到技術動作的重要性,有些學生在學習運動技能時不遵循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而是一味地追求技術的增長,而忽視了運動技能的內在規律,尤其是技術高度主導的球類運動,忽視了運動技術動作的正確塑造,導致運動技能不規范,而這也是學生不規范運動技能形成的主要原因,而不規范的運動技能勢必會影響運動技能的提高,尤其到了技術形成的瓶頸期很難突破。二是刻意去模仿其他同學的技術動作,尤其是模仿那些動作不規范的學生,導致學習到的運動技能同樣不正確。三是有些學生急于求成,尤其是想快速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而忽視基本功、基本動作的練習,導致后期動作的不規范。
1.3 準備活動不充分
準備活動是指在比賽、訓練和體育課的基本部分之前,為克服內臟器官生理惰性,縮短進入工作狀態時長和預防運動創傷而有目的進行的身體練習,為即將來臨的劇烈運動或比賽做好準備。在進行體育運動尤其是激烈的體育運動之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尤其在氣溫比較低的情況下準備活動尤為重要。對于準備活動的作用主要有:一是降低肌肉收縮時的阻力。肌肉組織是一個粘滯體,在肌肉收縮時會對肌肉產生阻力,而肌肉的粘滯性與溫度有關,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溫度越高粘滯性越低,反而越高。通過準備活動機體的代謝將會提高進而產生熱量使體溫升高,降低肌肉的粘性,減少肌肉收縮時遇到的阻力,提高肌肉的收縮力量;二是準備活動可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機體進入良好的狀態。而在做準備活動時首先要做一定時間的一般活動,再做一定量的專業活動[1]。尤其是在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準備活動尤為重要。
但在實際情況中,很多學生忽視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導致準備活動不充分,甚至不做準備活動。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一是學生對準備活動的重要性認識程度不夠,認為準備活動可有可無,而到了運動損傷發生了才意識到準備活動的重要性;二是準備活動不到位或不充分。雖然有些同學在正式的活動之前也做了一定的準備活動,但準備活動做的不到位,導致準備活動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1.4 運動過量或過度疲勞
不管做什么樣的運動,都必須有著良好的身體狀態和身體條件。如果沒有良好的身體狀態或者處于過度疲勞的狀態,不僅容易導致技術水平和運動狀態的下降,同時還容易誘發運動損傷的發生,而這種現象在專業運動員中尤其普遍[3-4]。而對于一般的體育專項的學生而言,雖然要求沒有專業運動如此之高,但是當處于運動疲勞狀態時也會嚴重影響運動水平和加大損傷的發生。
1.5 其他原因
除上述因素外,身體機能狀態較差、過度興奮和緊張、比賽環境不適應、賽事組織不當等原因也是誘導運動損傷發生的重要原因。
2 預防措施
2.1 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作為運動的第一步,至關重要,因此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十分重要。充分的準備活動不僅提高身體的狀態,且可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筆者認為學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準備活動:一是從心理上認識到準備活動的重要性,認識到準備活動對后續運動的影響,尤其是和運動損傷之間的關系。二是準備活動一定要科學。科學的準備活動應包括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門性準備活動兩種。一般性準備活動是指比如慢跑、拉伸等項目,這些活動是任何活動都是必須的,也是基礎的。而專門性的準備活動則是與正式運動項目比較接近的練習,如籃球運動可以做徒手投籃、運球等動作。三是準備活動的時間一定要充分,要到機體微微出汗才可。四是準備活動的時間與正式運動的時間間隔要適中,不可間隔太長。
2.2 全面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
正確的運動技術動作是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預防運動損傷的關鍵因素,若想達到以上兩種那么就必須全面的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技術動作,才能使運動技術的提高得到保障,同時也能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而在這一方面專項老師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
2.3 避免過度運動
在運動的過程中應避免過度運動,掌握好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如果覺得身體勞累或者身體透支,應及時的休息或者降低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并適當的補充營養。對于營養的補充,如果有條件的可以購買一些專業的營養品,同時在飲食上給予加強。
2.4 做好運動后肌肉的放松
在運動的過程中尤其是高強度的運動中,由于機體缺氧會產生大量的代謝廢物,這些代謝廢物如果不能排出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導致肌肉僵硬,工作性能下降。為了消除運動中產生的乳酸,運動之后要做好肌肉放松工作,如按摩、熱水浴等,這樣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加快代謝廢物的排出。所以在運動之后要做好充分的肌肉放松工作,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立偉.黑龍江省高校大學生運動損傷現狀調查與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46(12):89-90.
[2] 宋軍,吳建強.高校學生運動損傷中的教學保護和自我保護調查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31(1):112-115.
[3] 程麗平,邰崇禧.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規律的調查與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2012,18(3):107-109.
[4] 任重宇,楊光.體育專業大學生運動損傷發病率的比較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1,33(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