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正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被應用到更多的方面,將軟件系統作為平臺從而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過程,研究規劃設計院的人力資源管理有利于規劃設計院未來的發展,人才是規劃設計院最主要的資源也是影響設計院競爭能力的關鍵因素,想讓規劃設計院能有更好的發展就要多吸收綜合型的人才,本文就對規劃設計院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設計院;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思路;分析研究
1 引言
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是要吸引、培養更多的人才,同時提升員工的個人績效,目前,規劃設計院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面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1.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一些設計院并沒有建立起薪酬制度,由于這方面的缺失就導致設計院無法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此外建立了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設計院也沒有很好的適用性,因此無法達到激勵員工的作用。2.績效考核制度過于簡單。有很多規劃設計院都有績效考核制度,但是只是流于形式不能進行正確的評價,這種方法的考評滿足不了具體的工作與工作表現。3.對員工的激勵效果不明顯。企業要給員工的工資與福利是不同的,剛進入公司的人員工資水平都有一定的浮動,在職工工資的類別等級上也缺乏一定的激勵性。4.高級人才的流失。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條件下,設計院培養了很多綜合型的人才,這樣直接導致了高級人才的流失,甚至會影響到設計院的生存與發展,有些設計院改變制度后很多骨干級人才就轉向了其他的企業單位。針對以上這些問題,可以看出要想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就要全面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本文就對規劃設計院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的思路進行簡要分析。
2 規劃設計院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思路研究
2.1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更注重精英,但是也要多關注基層的員工保障他們的基本權利,很多企業都著手于建立人力資源的合伙制度,這就意味著人力資源管理在理念上出現了很大的轉變,將對未來全體員工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規劃設計院應該健全各種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這其中涵蓋了崗位管理制度、績效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等等,在崗位管理制度中需要明確崗位的具體位置、崗位的職責以及任職的要求,通過績效管理制度來向員工分析企業的目標,利用薪酬的方式來激勵員工讓每一個員工都能有相應的制度工作,讓員工真正懂得多勞多得、勤奮努力。通過升遷制度可以抓住有利的機會從而獲得升遷的條件,讓員工有目標的去努力。改革與完善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激發活力,然后調動勞動、知識、管理等方面的因素,開發出每一個人的內在潛力,從人力資源的角度來說不但要追求企業的成功,還要將員工的需求與幸福放在首位,讓員工能夠快樂的、積極地工作。
2.2實施全面考核機制
績效考核的結果與員工的薪酬、培訓機會以及升遷都有密切的聯系,僅憑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考核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因此要結合所以的部門共同配合參與,規劃設計院的績效考核應該是以人力資源作為主導部分的,設計院采用績效考核的方式進行公正的評價,全方位績效考核法是從被考核的人員中獲得更多的被考核者信息,從而對被考核者進行全面的績效評估,實施了全面的考核機制值之后人力資源部門就可以多方的搜尋信息,同時給予員工最好的評價與報酬,這樣對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也有一定的幫助。規劃設計院應該對薪酬體系提起高度的重視,讓薪酬能夠深入到內部競爭機制中,從而更好的促進企業的未來發展,設計院也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合理的拉開員工工資報酬的差距,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
2.3重視培養綜合型人才
人們都知道,知識是在不斷更新與進步的,因此要重視對人才的綜合性培養,只有不斷的學習與培訓才能達到專業勝任的效果,從而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日常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規劃設計院要多增加員工培訓的機會以及次數,要員工充分掌握項目以及設計的各個方面內容,并對設計方面的各個專業進行綜合培訓,員工的視野得到開闊知識與技能也就隨之升高了。要想改變規劃設計院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與用人方式,就要實現崗位固定與流動相結合,以及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用人制度,多鼓勵設計院進行人才市場的資源配置,從而實現人才資源配置的社會化、市場化。對設計院的高級人才要在獎金分配、項目選擇等安排方面都有自主權,同時設計院可以請一些專業技術高的專家組成項目團隊成員,承擔起項目的授權、明確崗位責任的目的,從而進一步提高規劃設計院的整體業績水平。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主要對規劃設計院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的策略進行具體的分析,可以看出,做好規劃設計院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對創新管理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相應的人力資源工作者也要增強對人力資源工作的責任感,圍繞設計院發展戰略與目標推動人才隊伍建設與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相信在眾多專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未來我國規劃設計院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方面會取得更大的進步,邁上新的歷史階段。
參考文獻
[1]李景峰,梁明蕙. 分享經濟時代下基于互聯網的人力資源眾包模式初探 .《經濟問題》.2016年4期
[2]魏拴成. 眾包的理念以及我國企業眾包商業模式設計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年1期
[3]劉成. 眾包模式虛擬人力資源在企業的運用.《交通企業管理》.2013年10期
[4]呂英杰,張朋柱,劉景方.眾包模式中面向創新任務的知識型人才選擇 .《系統管理學報》.2013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