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青
【摘要】目的:探討具有微乳頭結構的乳腺黏液癌(MUMPC)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情況。方法:對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病理診斷為乳腺黏液癌的1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病理可分為單純型乳腺黏液癌(PMBC)85例和混合型乳腺黏液癌(MMBC)75例,85例PMBC中MUMPC28例為研究組,其余57例無微乳頭結構的PMBC為對照組(記為無PMBC組),觀察其病理特征以及預后情況。結果:MUMPC的預后情況和非PMBC組相比較差卻優于MMBC組(P<0.05);非PMBC組分子分型均為LuminaiA/B型,而MUMPC和MMBC組分子分型有三陰性乳腺癌、HER-2陽性型以及LuminaiA/B型,組間差異性顯著(P<0.05);MMBC組復發、轉移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0.05);MUMPC組患者的淋巴結轉移、Ki-67指數表達最高,明顯區別于其他兩組(P<0.05)。結論:影響MUMPC患者預后的唯一危險因素是淋巴結分期,MUMPC的預后效果不及無PMBC組,卻優于MMBC組,并及時治療預后較差的MUMPC患者。
【關鍵詞】微乳頭結構;乳腺黏液癌;病理特征;預后情況
【中圖分類號】 R73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021-01
乳腺黏液癌在臨床上較為少見,屬于預后較佳的一種乳腺癌病理類型,臨床上根據病理類型分為單純型和混合型,臨床上一般認為PMBC預后較好、腫瘤生長緩慢、淋巴結轉移率較低,但其預后也有一定的差異。本次對我院診斷為乳腺黏液癌的80例患者進行病理特征觀察,以下是詳細情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病理診斷為乳腺黏液癌的1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病理可分為單純型乳腺黏液癌(PMBC)85例和混合型乳腺黏液癌(MMBC)75例,85例PMBC中MUMPC28例為研究組,其余57例無微乳頭結構的PMBC為對照組(記為無PMBC組),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調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收集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腫瘤直徑、月經情況、組織學分級、孕激素受體(PR)、雌激素受體(ER)、淋巴結轉移情況、Ki-67指數表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手術方式、化療、放療以及內分泌治療等資料。
1.3評價指標微乳頭結構的乳腺黏液癌定義[1]:腫瘤細胞排列呈微乳頭或假腺管狀,其在上皮細胞膜抗原中的表達為陽性。隨訪1-2年,包括復發、轉移、生存以及目前治療等。
1.4統計學處理本次全部數據選用SPSS19.0軟件來處理,數據表示采用%和(x±s),對比采用t或者λ2檢驗,若組間有差異性,則P<0.05。
2結果
非PMBC組分子分型均為LuminaiA/B型,而MUMPC和MMBC組分子分型有三陰性乳腺癌、HER-2陽性型以及LuminaiA/B型,組間差異性顯著(P<0.05);MMBC組復發、轉移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0.05);MUMPC組患者的淋巴結轉移、Ki-67指數表達最高,明顯區別于其他兩組(P<0.05),MUMPC的預后情況和非PMBC組相比較差卻優于MMBC組(P<0.05)。
3討論
乳腺黏液癌在婦科中不常見且預后良好,其病理特點主要是癌細胞巢漂浮在胞外黏液湖中[2]。因為預后存在一定差異性[3],因此,臨床上需要對PMBC和MMBC進行有效的區別,研究表明PMBC的預后情況優于MMBC,但還有研究表示,長期隨訪結果PMBC和MMBC的預后情況相似,猜測可能和研究方式有關。近年來,有關專家認為乳腺黏液癌的預后獨立影響因素是具有微乳頭結構,但卻沒有對單純型和混合型乳腺黏液癌進行明確分型[4]。本次研究表示MUMPC的預后情況和非PMBC組相比較差卻優于MMBC組(P<0.05),MMBC組復發、轉移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0.05),因此,PMBC復發和轉移的原因可能是MUMPC。乳腺癌研究中認為微乳頭結構的侵襲性更高。研究結果表明非PMBC組分子分型均為LuminaiA/B型,而MUMPC和MMBC組分子分型有三陰性乳腺癌、HER-2陽性型以及LuminaiA/B型,組間差異性顯著(P<0.05),說明可以通過分子分型來判斷患者的是否具有微乳頭結構,而且MUMPC組患者的淋巴結轉移、Ki-67指數表達最高,明顯區別于其他兩組(P<0.05),可以進一步診斷患者的PMBC類型是否為單純型,以便臨床醫師的診治,進而減輕患者的痛苦。但是本次研究的樣本量較少,若需進一步的研究還需擴大樣本量,做出更準確的診斷[5]。
綜上所述,影響MUMPC患者預后的唯一危險因素是淋巴結分期,MUMPC的預后效果不及無PMBC組,卻優于MMBC組,并及時治療預后較差的MUMPC患者。
參考文獻
[1]陳文,張智弘.伴有微乳頭結構的乳腺黏液癌6例臨床病理分析[J].診斷病理學雜志,2016,23(8):581-585.
[2]劉芳芳,付麗.具有微乳頭狀結構的乳腺黏液癌的臨床病理學特征及研究現狀[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7,29(8):896-898.
[3]李曉艷,劉芳芳,李振華等.乳腺具有微乳頭狀結構黏液癌的免疫表型及預后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2015,42(8):411-415.
[4]黃藍.具有微乳頭狀結構的乳腺黏液癌的研究進展[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6,21(2):187-190.
[5]藺會云,皋嵐湘,金木蘭等.以微乳頭狀結構為特點的乳腺單純型黏液癌臨床病理觀察[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7,41(9):61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