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李密 唐麗君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以及hs-CRP和血液流變學指標受到的影響。方法:將9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隨機平均劃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對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患者hs-CRP和血液流變學概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過治療后,在總有效率方面,實驗組93.3%,對照組77.8%,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hs-CRP和血液流變學概況方面,兩組患者均發生一定的變化,實驗組整體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療法對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效果好,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與應用價值。
【關鍵詞】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中西醫結合;hs-CRP;血液流變學
【中圖分類號】 R743.32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201-01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作為一種臨床常見疾病,其發病率、致殘率與病死率都較高。傳統的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療手段的療效不甚理想,因此采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1]。本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治療,獲得了較好的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以90例于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確診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首次發病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其發病至就診間隔低于2d,同時排除合并顱腦類疾病或腫瘤以及心臟等重要臟器類疾病,將其隨機平均分配劃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32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范圍為58-80歲,平均67.9±7.5歲。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齡范圍為59-80歲,平均67.5±7.6歲。對兩組患者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發現,p>0.05,即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利用常規療法治療,即降低顱內壓、調節血糖與血壓以及水電解質的平衡、調節腦循環和改善神經細胞與胃黏膜狀態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相關處理,同時結合具體病情特點適時應用抗凝等藥物。實驗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將10ml銀杏達莫注射液與250ml生理鹽水混勻后,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每日給藥一次。同時每日予以一次針灸治療。選用三陰交與印堂,或取內關以及人中作為主穴,同時取患者患側的鳳池、極泉與委中和合谷以及尺澤五處穴位作為配穴,此即為醒腦開竅針刺法。頭針治療方面,則為取病灶頂顳的前后側三處與頂旁共四處控1寸左右進針,留針維持4h。常規針刺的主穴通常選用包括足三里、手三里與合谷在內的十個穴位,配穴則選取陰市與陽池等五個穴位。所有患者均進行為期30d的治療。
1.3指標觀察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hs-CRP和血液流變學改變進行檢測與記錄分析。同時按照Barthel指數增長率對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若超過85%,為治愈;若為45%-85%,為顯效;若為15%-45%,為有效;若低于15%,則為無效。總有效率為治愈、顯效及有效例數之和占總例數的百分比。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對相關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行x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若p<0.05,則表明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經過治療后,實驗組11例治愈,18例顯效,13例有效,3例無效,總有效率93.3%。對照組治愈9例,顯效14例,有效12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7.8%。對兩組總有效率進行統計學分析發現,x2=4.462,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hs-CRP以及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變化情況分析詳見表1。
3討論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主要誘因是機體腦組織供血出現異常,導致缺氧缺血性壞死[2]。本研究中應用的銀杏達莫注射液,其重要成分雙嘧達莫具有較好的血栓預防與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而另一主要成分銀杏葉提取物,則發揮著保護神經、清除自由基、防止血栓形成、抑制不良過氧化反應、擴張血管、改善靜脈張力,從而可改善腦血流量情況。本研究中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可有效的改善腦部血流量,對于神經功能與腦細胞也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此種情況可能與銀杏達莫注射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一定關系[3]。此外,實驗組治療后hs-CRP和血液流變學水平均優于對照組。該結果表明,針刺療法可能對血液微循環與局部區域血管擴張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提高腦部供血量。同時針刺療法可能具有抑制中性粒細胞的不良浸潤與黏附等作用,從而緩解和降低炎性反應,改善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綜上所述,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療效好,hs-CRP和血液流變學水平改善效果佳,臨床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程自平.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及對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與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03):101-103.
[2]李百濤,扈瑞平,張姝娟,金慧燕,徐鳳霞.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TNF-α,hs-CRP,IL-6和神經功能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36):7099-7101+7116.
[3]呂志宇,李作孝.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15,21(0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