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立偉 李軍
【摘要】目的:分析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社會適應能力與心智發育水平的關系。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48例語言發育遲緩患兒,依據語言發育遲緩的程度分成輕度組(75例)、中度組(58例)和重度組(14例),應用Gesell發育量表評定其智能發育水平。結果:重度組社會適應能力評分(7.13±0.53)分;中度組為(8.21±0.75)分;輕度組為(8.93±0.83)分,輕度組與其余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輕度組、中度組以及重度組的適應行為、語言及個人社交評分按序降低,三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語言發育遲緩兒童不單是語言方面落后,社會適應能力和智能方面也會受到影響,二者之間存在緊密關系,需將其加入到語言訓練當中。
【關鍵詞】語言發育遲緩;適應能力;兒童;心智發育
【中圖分類號】 R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018-01
語言發育遲緩是較多見的兒童發育性問題,指的是各種因素引發的語言理解能力或表達能力顯然比同齡兒童落后[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其保健意識也逐漸增強,因此也愈來愈關注兒童的發育疾病和心理行為。本研究旨在探究心智發育水平與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的關系,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語言發育遲緩患兒148例,依據語言發育的遲緩程度分成3組,輕度組75例,年齡25個月-4歲,平均(2.51±0.47歲),男性51例,女性24例;中度組58例,年齡26個月-4歲,平均(2.53±0.48歲),男性31例,女性27例;重度組14例,年齡25個月-4歲,平均(2.50±0.47歲),男性9例,女性5例,3組患兒基本資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①收集全部患兒的疾病史、發育史以及家族情況等資料;②語言發育遲緩應用漢語兒童語言發育遲緩評定法(S-S)評估,測出的結果比同齡段的水平低則判定為語言發育遲緩;③心智發育水平應用Gesell發育量表進行評定,包括大運動、適應行為、個人社交、語言、精細動作等5個項目,分級標準依據發育商(DQ)的得分把患兒分成重度缺陷、中度缺陷、輕度缺陷、低下、正常,其中DQ得分25-39為重度缺陷,40-45分是中度缺陷,55-75分是輕度缺陷,76-84分是低下,>85分是正常。④社會適應能力應用嬰兒-初中生量表評定,包括運動能力、獨立能力、交往能力、作業能力、自我管理和集體活動6個項目,≤5分是極重度缺陷,6分是重度缺陷、7分是中度缺陷,8分是輕度缺陷,9分是邊緣,≥10分是正常。
1.3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由SPSS21.0統計軟件包處理,計數單位由[n(%)]表示,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單位,x2表示組間對比,兩組組間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則由P<0.05表示。
2結果
2.1三組社會適應能力評分比較輕度組社會適應能力評分(8.93±0.83)分;中度組為(8.21±0.75)分;重度組為(7.13±0.53)分,輕度組評分與中度組和重度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三組心智發育水平比較重度組、中度組以及輕度組的個人社交、適應行為及語言及評分按序升高,三組組間對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3討論
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在某種條件下會自行恢復,有研究[2]報道,該病2歲的兒童會有50%的概率可恢復正常,但也有一半的概率未能恢復正常的語言溝通能力。該病的發生不單對兒童的正常溝通、學習和社交產生影響,還可能發展成語言障礙,進而致使其出現讀寫、認知、精神和行為問題的風險性升高。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輕度組的社會適應能力評分顯著高于中度組與重度組,且該組的語言、個人社交及適應行為評分顯著高于重度組及中度組,表明心智發育水平與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密切相關,發育商越高,社會適應能力就越高,反之,則越低。社會適應能力指的是個人對社會環境以及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是兒童心理成長的關鍵部分[3]。大腦發育的主要時期是出生后3年,該階段是口頭語言發育的主要時期,但由于家長過分呵護,甚至是遷就、溺愛,致使兒童出現獨立性差、依賴性強、自我管理性差等現象,從而導致其社會適應力低下。因此,針對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不能單純注重語言方面的缺陷,還需對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投入更多關注,出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就醫,盡早進行早期干預。同時,家長可充分運用生活場景或者創造條件,在平時的語言訓練中將精細運動、認知和生活能力等方面加入進去,多讓兒童自主動手完成力所能及的生活事情,如吃飯、穿衣等,注重在日常生活場景中對兒童展開各方面的訓練,同時引導其多與其他兒童交流,擴充語言交流場合,有助于提升其語言能力,改善社會生活能力和心智發育水平,全面推動兒童健康發展[4-5]。
綜上所述,語言發育遲緩兒童不只是語言落后,社會適應力及心智亦會被影響到,且兩者間相互影響,應對其進行早期診斷及早期干預治療。
參考文獻
[1]徐志兵.150例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智能發育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16):183-185.
[2]劉小英,楊梅鳳,劉文龍.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社會適應能力與心智發育水平的關系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17):26-28.
[3]李玲,喬藝閣,王方軍,等.合肥市區18月齡兒童表達性語言發育遲緩現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21):5308-5310.
[4]張瑞芳,栗新燕,范果葉,等.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發育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7,(3):287-289.
[5]洪衛輝.語言發育遲緩的干預現狀[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2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