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海
【摘要】目的:探討對跟骨骨折患者采取解剖鎖定鋼板與普通鋼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之間來我院就診的跟骨骨折患者中選取46例作研究。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均分兩組,各23例。對參照組患者實施普通鋼板內固定治療,對實驗組患者實施解剖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對比2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Gissane角度以及Bohler角度。結果:兩組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跟骨骨折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Gissane角度以及Bohler角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對跟骨骨折患者行解剖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效果較優,有助于踝和后足功能恢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關鍵詞】解剖鎖定鋼板內固定;普通鋼板內固定;根骨骨折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064-01
臨床上跟骨骨折是較為常見的足部損傷,由于跟骨周圍組織結構較為復雜,對治療造成一定的難度。臨床上治療跟骨骨折的方法有切開復位內固定、關節融合、微創復位內固定等,以往常使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1]?,F對使用解剖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作分析。
1基本數據與方法
1.1基本數據選擇46例跟骨骨折患者,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作為選取時間,將其均分各組23例,分組方法為不同治療方法。實驗組23例患者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別為18:5,其年齡范圍在18至48歲之間,(34.29±3.18)歲為患者的中位年齡;參照組23例患者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別為16:7,其年齡范圍在17至49歲之間,(34.18±3.27)歲為患者的中位年齡。2組跟骨骨折患者均對本次實驗予以了解,研究其基本數據,不存在差異性(p>0.05)。
1.2方法對46例跟骨骨折患者進行血常規、影像以及生化檢查等,對骨折部位予以明確,了解骨折塊數量,觀察骨折部位是否存在移動情況。對實驗組患者行解剖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告知患者取仰臥位,對患者予以腰硬聯合全身麻醉,在跟骨部位行一“L”型切口,將皮膚切開直至看到骨膜,將腓腸神經分離,并提起全層皮瓣、腓骨韌帶以及腓腸神經等,使用克氏針對其腓骨、距骨等予以鉆入,并向上彎曲,將患者的根骨予以充分暴露。使用骨膜剝離器將關節塌陷處以及平整骨折處予以剝離,使其骨折部位予以恢復,并使用克氏針對患者進行臨時固定。如患者出現明顯的骨缺損,可將其自體骨進行移植填補。在X線下進行手術,對骨折部位予以定位,觀察骨折部位復位情況。如復位效果較好,使用解剖鎖定鋼板對其進行固定,并使用螺釘進行固定。對參照組患者實施普通鋼板內固定治療,使用螺釘進行固定。并再次行X線透視機觀察,將其螺釘選擇、固定、鋼板位置予以明確,并對其予以調整。并對手術切口予以逐層縫合,在皮瓣下進行引流,對其進行加壓包扎。
1.3判定指標對46例跟骨骨折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Gissane角度以及Bohler角度進行判定。
1.4統計學分析參與研究的46例跟骨骨折患者的所有資料,均采取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使用(x±s)表示計量資料(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Gissane角度以及Bohler角度),使用t檢驗方法對其檢驗結果進行檢驗;使用(%)率表示計數資料(并發癥發生情況),使用x2檢驗方法對其檢驗結果進行檢驗。組間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
2結果
2.1對比46例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實驗組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為(130.17±19.41)mL、(94.37±19.26)min,參照組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為(133.50±15.62)mL、(92.30±18.62)min;經檢驗,t值=0.6467、0.3740,p值>0.05。
2.2對比46例患者的Gissane角度以及Bohler角度,組間差異性顯著(p<0.05),具體內容見表1。
2.3對比46例跟骨骨折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實驗組出現鋼板松動的患者有1例,出現切口感染的患者有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8.70%(2/23);參照組出現鋼板松動的患者有3例,出現切口感染的患者有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4.78%(8/23),經檢驗,x2值=4.6000,p<0.05。
3討論
跟骨骨折較為常見,其是人們承重和行走時需要的重要組織,其主要由高能量沖力導致,如交通事故、高空墜落、運動損傷等?,F今跟骨骨折的治療方法主要包含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對其治療時最好是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制定合理的手術方案。
行X線可對患者跟骨骨折情況予以明確顯示,患者經手術復位后,其Gissane角度以及Bohler角度可恢復至正常范圍。普通鋼板內固定治療主要將鋼板固定在骨面上,極易出現松動情況,很難保證固定度[2]。解剖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主要是將螺釘與鋼板之間形成鎖定狀態,受外力作用時,也不易松動,進而具有較優的固定作用,可有效的促進患者愈合。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相比于實驗組,參照組并發生率較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Gissane角度以及Bohler角度均恢復正常范圍內(p<0.05)。證實,解剖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效果較優,有助于患者骨折部位愈合。
綜上所述,對跟骨骨折患者實施解剖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相比于實施普通鋼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較優,具有較優的固定作用,使患者盡快恢復。
參考文獻
[1]吳鎮泉,俞新樟,楊鑫等.解剖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Sanders分型Ⅱ~Ⅳ型跟骨骨折臨床效果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7,29(1):59-61.
[2]湯文杰,王金輝,王滿宜等.解剖鎖定鋼板與普通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6,24(8):70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