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麟 顧華 付建
【摘要】目的:對比PFNA與解剖鎖定鋼板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結果。方法:對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3例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46例應用解剖鎖定鋼板治療,研究組47例應用PFNA治療,對比療效結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低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髖關節功能評分分別為(91.6±2.7)分、(93.2±1.8)分,組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T=3.809,P>0.05)。結論:PFNA、解剖鎖定鋼板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均取得良好的療效,但PFNA治療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關鍵詞】PFNA;解剖鎖定鋼板;股骨轉子間骨折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PFNA and anatomic locking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the femur. Methods : 93 ca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June 2017 wer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according to the methods of treatment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4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used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treatment, study group treated by PFNA in 47 cases, 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fracture healing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study group of patients with hip function scores were (91.6 ± 2.7), (93.2 ± 1.8) points, comparis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T=3.809, P > 0.05). Conclusion: PFNA、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but PFNA has less bleeding and faster fracture healing, which is conducive to postoperative recovery.
Key words: PFNA; anatomic locking plat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the femur
【中圖分類號】 R683.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076-01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指在暴力作用下身體跌倒時發生旋轉,因過度外展導致大轉子直接撞擊,進而造成轉子間骨折[1]。當發生股骨轉子間骨折后,患者的髖部會出現明顯的腫脹、壓痛感,導致患者下肢活動受限,行走困難,不僅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予以患者有效的治療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極大的價值。本次研究選取93例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 對比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FNA)與股骨近端解剖鎖定鋼板(PFLP)對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現將臨床治療情況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3例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資料,按照治療方式分組為對照組(46例)、研究組(47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范圍46-83歲,平均年齡(64.5±5.4)歲,Evans分型為:Ⅰ型21例,Ⅱ型16例,Ⅲ9例;研究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范圍44-80歲,平均年齡(65.1±5.3)歲,Evans分型為:Ⅰ型23例,Ⅱ型17例,Ⅲ7例;納入標準:符合閉合性骨折;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器官疾病患者、精神障礙疾病患者。醫學倫理會對研究批準通過,臨床納入研究的患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采取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者連續硬膜外麻醉,治療方法如下:
對照組:應用解剖鎖定鋼板治療,指導患者采取仰臥位于牽引床上,在C臂機透視下對其骨折部位進行牽引,使其復位,切口選取股骨大轉子外側向下2-3cm處,方向為縱向,長度約5-6cm,將皮膚、皮下等組織予以逐層切開,將大轉子外側、轉子下方距離1-2cm范圍組織完全暴露,確定復位滿意后,在股骨外側置入解剖鎖定鋼板,并用克氏針對骨折端予以臨時固定,在X線機下對克氏針方向、長度、位置等情況予以確定,同時將3顆平行釘、長斜釘置入股骨頸方向,最后用螺釘對股骨進行固定,常規留置引流管并采取抗生素預防感染,一般情況下,當患者術后24h內引流量不超過50ml時,可以予以拔管處理。
研究組:應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告知患者取仰臥位,在C臂機透視下,對患者進行牽引處理,保證復位準確。將患者健肢予以外展,使患肢、軀干成10°-15°,采取閉合牽引復位,觀察復位情況,滿意則進行消毒鋪巾。切口選取于患者股骨大轉子頂點上方距離約5-8cm,切口大小約3-4cm,將皮膚、皮下闊筋膜張肌、臀中肌依從切開,保證臀中肌完全暴露,并將套筒植入,導針置入從大轉子頂點向骨髓腔內輕柔置入,擴髓成功后,將髓內釘置入,并在X線透視機下對髓內釘的位置、深度等進行調整,滿意后將1枚防旋螺釘置入患者股骨頭頸處予以加固處理,并將橫形鎖釘2枚置入股骨遠端,在透視機下對骨折的復位情況、內固定位置予以確定,并常規放置引流管,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最后逐層將切口縫合。
兩組患者術后均根據其康復情況進行關節功能訓練,例如簡單的股四頭肌運動、加重訓練,抗阻屈伸訓練等,強度由輕到重,以患者可以忍受為宜,術后1到3個月所有患者回院復診。
1.3觀察指標和標準評估本次研究過程中觀察的指標包括患者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治療后髖關節功能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對研究中的所有指標數據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探究PFNA與解剖鎖定鋼板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
本次研究中治療后髖關節功能指標采取評分制評估,總分100分,分數高說明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好[3]。
1.4統計學方法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過程中的數據指標進行處理,出血量、時間、評分等指標用(x±s)表示,t檢驗,并發癥發生率用(%)表示,x2檢驗;統計學數據有差異用P<0.05表示。
2結果
2.1患者術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等指標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低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細見表1。
2.2并發癥發生率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13%,比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13.04%低,有統計學差異(x2=3.980,P<0.05),詳細結果見表2。
2.3治療后兩組患者髖關節功能評分對照組患者、研究組患者髖關節功能評分分別為(91.6±2.7)分、(93.2±1.8)分,組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T=3.809,P=0.000>0.05)。
3討論
老年人因骨質疏松嚴重是股骨轉子間骨折的主要發病群體。有關學者研究中發現,骨小梁是骨質疏松發生最快的區域,股骨距是骨質疏松發生最慢的區域,在骨小梁、股骨距之間的結合部屬于骨質薄弱處即轉子區,且屬于骨質疏松好發部位,因此易導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發生[4]。手術治療是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通過予以患者手術治療,可以予以骨折良好的復位,并加強內固定作用,從而有效的對抗肌肉的牽引力。手術的目的是盡早恢復骨折對位,保證其穩定性,并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
PFNA與解剖鎖定鋼板是臨床股骨轉子間骨折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并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解剖鎖定鋼板其作用與內固定支架相似,在治療中會根據患者的具體骨折情況選取適合的鋼板進行治療,防止髖內翻,并保持釘板的牢固性。相關學者發現應用該方法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足之處在于鋼板密度不足,承重性較差,需要固定小粗隆提高其穩定性,因此切口長度較大,骨折愈合時間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5]。PFNA治療承重能力較強,穩定性高,能有效的降低釘棒結合產生的張壓應力,不需要進行復位固定,對患者創傷小,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因此在臨床中更受患者的青睞。本次研究中,研究組和對照組髖關節功能評分無統計學差異說明兩種治療方法均可以取得良好的療效,在術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方面,研究組優于對照組,說明與解剖鎖定鋼板治療法比較,應用PFNA治療的效果更佳,對患者損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其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在臨床股骨轉子間骨折治療中,解剖鎖定鋼板、PFNA治療均可以取得顯著的成效,但PFNA憑借切口小、術后恢復快等優勢在臨床中更受到患者的歡迎,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兆飛, 劉志祥, 楊俊龍,等. PFNA-Ⅱ與股骨近端解剖鎖定鋼板在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分析[J]. 吉林醫學, 2016, 37(3):557-559.
[2]黃永棟, 趙輝, 張虓. PFNA與解剖型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5, 30(4):402-404.
[3]賴偉鑫. PFNA與解剖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觀察[J]. 吉林醫學, 2016, 37(3):613-614.
[4]羅崇富, 羅家秀, 晏中華. PFNA與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臨床療效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12):136-136.
[5]王鑫, 劉克斌. PFNA與解剖型鎖定鋼板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轉子間骨折近期療效比較[J]. 醫藥前沿, 2016, 6(8):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