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目的:分析30例腹腔鏡下胃穿孔修補術病人的護理成效。方法: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經過腹腔鏡下胃穿孔修補術治療的病例患者共30例,并根據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各組15例病患,標記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手術護理方案進行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而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之上對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措施,在手術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護理,最后通過臨床治療的改善效果進行比較,分析兩種不同護理方法的最終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患者均良好配合完成手術,術后均獲得康復,然而觀察組較對照組而言術后并發癥少,平均住院時間更短,花費手術費用也較少,并且最終的治療效果更加完善。結論:腹腔鏡下胃穿孔修補術的病人采取優質護理方案可以使患者在同一臨床治療手段下獲得更佳的臨床治療效果,因此改善護理措施是一項重要工作。
【關鍵詞】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151-01
腹腔鏡下實施胃穿孔修補術在當前的醫療水平之下已經是一項較為成熟的治療手段,胃穿孔是較為常見的一項外科急腹癥,其治療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的特點,因此腹腔鏡下胃穿孔修補術非常廣泛。為使得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可以在護理方面進行干預,保證患者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取得相應的良好效果,改善護理措施是一項重要的治療內容。我院對30例患者進行實驗對比之后,現將最終獲得的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胃穿孔患者共30例,術前對所有患者進行血常規、凝血四項、心電圖、血糖等基本檢查,30例患者均無其他異常表現,各指標處于正常范圍內。3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5例患者中,13例患者為急性潰瘍穿孔(86.7%),2例患者為慢性潰瘍穿孔(13.3%),穿孔并出血約占4例(26.7%),對照組15例患者中,12例患者為急性潰瘍穿孔(80.0%),3例患者為慢性潰瘍穿孔(20.0%),穿孔并出血約占6例(40.0%),30例患者的胃穿孔均見于胃潰瘍。
1.2方法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均在腹腔鏡下進行胃穿孔修補手術,對照組按照傳統臨床治療護理方案實施護理措施,即術前進行一般護理,根據不同病人的具體情況選取用藥護理,監督患者按時服用減少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以及解痙和抗酸的藥物,術前常規禁食禁飲,并進行必要的減壓措施,全過程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術后及時補充體液,適當應用抗生素,充分完成急癥手術的術前準備和術后妥當護理。觀察組在進行對照組所有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實施優質護理方案,在患者進行腹腔鏡下胃穿孔修補術圍術期范圍內,嚴格遵守優質護理方案對患者進行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護理。
2結果
30例病人全部順利完成腹腔鏡下胃穿孔修補術治療,對照組15例患者中術后并發癥共4例(26.7%),分別為1例術后出血(6.7%),2例感染患者(13.3%),1例患者術后吻合口梗阻(6.7%),在進行相應的臨床干預措施之后,對照組患者最后均痊愈出院;觀察組患者中術后并發癥共1例(6.7%),為胃穿孔術后感染,愈合后觀察組患者也均相應出院。
3討論
腹腔鏡下胃穿孔修補術即便是一項較為成熟的臨床治療手段,護理措施仍對其整體的治療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該手術相對其他腹部手術而言具有痛苦小、開刀范圍小、損傷小微創等優點,因此其治療改進成果以迅速為突出特征。護理是一項貫穿于手術全程的重要工作,主要包括術前護理、術中護理和術后護理。
術前護理包括患者的心態調整以及常規的術前準備,心理層面上的護理主要是讓患者減少術前的恐懼、焦慮,可以通過告知治療的目的、過程、治愈率以及必要性,解釋相關的手術知識,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并保證術前患者的基本健康狀態和術前耐受能力,獲得患者的信任以及積極配合。根據不同病人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分別給予高蛋白質含量、高熱量以及高維生素的易消化食物,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作用,補充基本能量,督導患者服用抗酸藥物并觀察服用藥物后的患者情況,術前進行胃腸道減壓,減少胃腸道的內容物進一步流入腹腔,并且也需要正常的禁食禁飲措施,以防止食物反流使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發生誤吸等。在手術過程當中應該實時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護理措施應該貫穿于整個手術操作過程中。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腹痛、腹膜刺激征,以及是否有腸鳴音等。術后按照醫囑給患者進行及時的補液護理,根據具體情況合理使用抗生素,維持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術后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進行及時的抗感染治療。對胃潰瘍大出血的病人和幽門梗阻的病人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患者在出現胃潰瘍大出血情況時,對話者進行嚴密觀察,并記錄其相應的嘔血和便血的數量,并根據護理經驗對患者的出血量作出初步的判斷,嚴謹記錄具體數值,此過程更應該密切關注患者的實時動態生命體征,護理觀察患者有無口渴感覺,是否出現四肢發冷的表象,亦或是排尿量減少等這些總體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的主要生命表現。術后患者采取平臥的體位,以減少顱內壓降低帶來的頭暈頭痛等,及時進行補血補液措施,時刻觀察,糾正患者貧血甚至是休克的危險狀況。幽門梗阻的病人應該采取其相對應的護理措施,在面對完全性幽門梗阻的病人,應進行嚴格的禁食禁飲護理手段,以免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進一步惡化發展,而對于不完全性幽門腸梗阻的患者,也需要減少胃內容物的儲留時間,可以適當地進行半流質飲食,改善患者的營養現狀。術后護理應該實時注意患者的引流管是否通暢,對患者的引流管進行良好固定,并告知患者留置引流管的原因,獲得患者的積極配合,使胃腸減壓。護理過程需要嚴格記錄患者放置引流管時所獲得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并對液體的具體數量準確記錄,并注意有無并發癥的發生進而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術后患者留置引流管期間不斷有新鮮的血液被吸出,并且經過24小時之后,引流管內血液量仍然未得到減少,則需警惕患者術后胃出血的情況,在采取相應的非手術措施進行止血治療后,患者的出血情況仍未獲得相應的好轉,則需要對患者采取手術止血。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方案是腹腔鏡下胃穿孔修補術治療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優質護理是改善臨床治療效果的關鍵環節。
參考文獻
[1]劉春蘭.高建寒,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患者的護理[J].醫學信息,2015,7(1):245-246.
[2]龐粉萍.腹腔鏡下胃穿孔修補術病人的護理[J].醫學普通外科,2015,2(1):161-162.
[3]石玉蘭.護理干預在腹腔鏡下急性胃穿孔修補術期的效果分析[J].醫學教育,2015,14(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