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 彭飛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逆行膽囊切除術在膽囊疾病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及對預后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5年5月-2017年5月林芝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82例,根據手術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n=41例)和觀察組(n=4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解剖膽囊三角方法治療,觀察組采用腹腔鏡逆行膽囊切除術治療,采用GLQI生活質量指數評分對2組預后質量進行評估,記錄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比較2組臨床效果及對預后質量的影響。結果:2組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費用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后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圍術期中轉開服率,高于對照組(P<0.05);2組手術前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關懷、環境因素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關懷、環境因素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腹腔鏡逆行膽囊切除術用于膽囊疾病患者中效果理想,具有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腹腔鏡逆行膽囊切除術;膽囊結石;預后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266-01
膽囊位于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中,并且能借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同,由于膽囊位置特殊,在人體中相對特殊,導致膽囊疾病發生率較高[1]。目前,臨床上常見的膽囊疾病包括[2]:膽囊穿孔、急性壞疽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及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等,臨床表現為疼痛、惡心嘔吐及食欲減退等,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目前,臨床上對于膽囊疾病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為主,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并且手術創傷較小、疼痛較輕、住院時間短等特點[3]。但是,膽囊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時必須正確的處理好膽囊三角,圍術期如果操作不當將會增加膽囊動脈出血、膽外膽管損傷發生率[4]。研究表明[5]:將腹腔鏡逆行膽囊切除術用于膽囊疾病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質量,但是不同學者試驗結果存在爭議。因此,本課題以2015年5月-2017年5月林芝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82例,探討腹腔鏡逆行膽囊切除術在膽囊疾病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及對預后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5年5月-2017年5月林芝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82例,根據手術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1例,男31例,女10例,年齡(35-79)歲,平均(46.62±3.35)歲,體重(54-83)kg,平均(65.20±11.12)kg,病程(1-12)年,平均(7.83±0.93)年。疾病類型:膽囊穿孔6例、急性壞疽性膽囊炎5例、慢性膽囊炎12例、急性化膿性膽囊炎18例。觀察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齡(34-80)歲,平均(45.71±3.28)歲,體重(55-84)kg,平均(65.22±11.11)kg,病程(1-13)年,平均(8.81±0.92) 年。疾病類型:膽囊穿孔5例、急性壞疽性膽囊炎6例、慢性膽囊炎12例、急性化膿性膽囊炎18例。本臨床研究均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患者及家屬對手術方案具備知情權。
1.2納入、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膽囊疾病臨床診斷標準者[6],均經過腹部超聲檢查等最終得到確診;(2)均符合腹腔鏡手術治療適應證者;(3)能遵循醫囑完成相關檢查、手術治療者。
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及精神異常者;(2)存在明顯的手術治療適應證或難以配合治療者;(3)合并冠心病、高血壓等影響手術治療疾病者。
1.3方法2組術前均詳細檢查患者心、肝、腎、肺等重要臟器,排除手術禁忌。同時,術前加強患者疾病宣傳教育,給予患者個性化指導干預。患者均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待麻醉生效后進行常規消毒、鋪巾,患者保持仰臥位姿勢,頭高足低,右側抬高15°,在臍下穿刺建立CO2人工氣腹,采用常規4孔法進行手術。對照組:采用常規解剖膽囊三角方法治療。采用膽囊三角入路方案,選擇3 0°腹內鏡,將四孔置入到操作器械之中,充分剝離膽囊三角,打開三角區漿膜層,解剖膽囊管和膽囊動脈。觀察組:采用腹腔鏡逆行膽囊切除術治療。建立人工氣腹后將腹腔鏡器械、設備置入其中,完成粘連組織分離,充分暴露膽囊底部,對于膽囊壓力過高者膽囊壁喪失彈性,采用穿刺針完成膽囊的穿刺,充分暴露膽囊壺腹之后,完成膽囊三角解剖,利用電凝鉤背切開增厚的膽囊漿膜全層。使用電切和電凝鉤鈍性剝離膽囊管,剝離膽囊管交界處和膽囊壺腹,膽囊三角呈現冰凍樣粘連,一旦失敗之后則轉為逆行切除。同時,手術過程中將膽囊底部漿膜打開,利用電凝鉤鉤住,鈍性分離后電切,分別從膽囊的三個方向加以剝離,再充分剝離膽囊管,結扎后離斷膽囊管,見圖1。
1.4觀察指標(1)圍術期指標。觀察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平均住院時間。(2)中轉開腹率、術后并發癥。觀察2組手術中轉開服率、術后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發生率。(3)預后質量。對患者均進行3個月隨訪,記錄患者治療預后質量情況,從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關懷及環境因素對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估[7-8]。
1.5統計分析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x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2組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費用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中轉開腹率、術后并發癥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后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圍術期中轉開服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術后預后質量評分比較2組手術前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關懷、環境因素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關懷、環境因素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膽囊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發病后臨床表現顯著,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誘發其他疾病,影響患者健康健康及生活[9]。目前,臨床上對于膽囊疾病以腹腔鏡手術治療為主,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等特點,但是圍術期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處理膽囊三角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10-11]。
近年來,腹腔鏡逆行膽囊切除術在膽囊疾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2組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費用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腹腔鏡逆行膽囊切除術是膽囊疾病患者中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手術過程中能充分顯露膽囊,膽囊壁由于發炎會與腸管形成粘連情況,手術者可使用電凝鉤電切分離。一旦未充分顯露好膽囊,勢必無法順利進行膽囊三角的解剖,使得膽囊壁內充滿結石,此時造成游離困難狀況出現[12]。部分炎癥刺激下會引起腹膜炎,使得網膜和上腹腹膜形成粘連狀況。充分顯露膽囊,首先要分離好網膜與腹膜的粘連狀況,從而方便電凝鉤分離腹膜粘連網膜。在剝離膽囊床的過程中,首先要找到漿膜下平面,在反復驗證的刺激之下,膽囊顯著增厚且逐漸變得僵硬, 最終會出現嚴重充血水腫狀況[13]。一旦剝離平面比較淺,則會造成手術視野不清的情況,最終影響到手術操作,此時不得不中轉開腹,最終造成結構損傷情況[13-15]。本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后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圍術期中轉開服率,高于對照組(P<0.05)。因此,腹腔鏡逆行膽囊切除術的使用能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但是該手術也存在一些不足,圍術期中轉開腹率較高[14]。手術過程中在解剖膽囊三角過程中,通過牽拉膽囊,舒展膽囊三角后 ,緊靠膽囊壁加以分離處理[15]。本研究中,2組手術前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關懷、環境因素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關懷、環境因素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看出:將腹腔鏡逆行膽囊切除術用于膽囊疾病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質量,促進患者早期恢復。
綜上所述,將腹腔鏡逆行膽囊切除術用于膽囊疾病患者中效果理想,具有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鄭飛,周文平.腹腔鏡手術治療伴有 Calot 三角冰凍樣粘連的急性壞疽性膽囊炎40例觀察[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5,11(5):79-81.
[2]楊廷燕,史佩東,王建球等.182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8(1):112-113.
[3]高瑞崗,李奎,馮寶華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508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總結[J].中國內鏡雜志,2008,14(3):322-324,329.
[4]李君豪.冷分離技術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解剖膽囊三角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2,23(16):79-80.
[5]黃三雄,吳育連,唐成武等.膽總管窗顯露聯合中路縱剖法在腹腔鏡下困難膽囊三角解剖中的應用[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5,11(3):220-223,241.
[6]王小永.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中處理冰凍樣三角的手術技巧[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9,14(6):445-446.
[7]謝英園,羅世云,夏中平等.腹腔鏡切除冰凍Calot三角的膽囊臨床體會[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5,27(1):58-59.
[8]龔連生,劉恕,張陽德等.膽囊三角冰凍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J].中國內鏡雜志,2001,7(2):50-52.
[9]李騫,孫玉英,姚興國等.腹腔鏡下刮吸法結合逆行切除術在Calot三角呈冰凍樣粘連膽囊炎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1,09(31):241-242.
[10]程智禮,顧炯,孫玉年等.貼壺腹鈍性分離法在冰凍Calot三角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2,17(10):775-777.
[11]Thawatchai Akaraviputh,Charay Leelouhapong,Varut Lohsiriwat,et al.Efficacy of perioperative parecoxib injection on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 prospective,randomized stud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English Edition),2009,15(16):2005-2008.
[12]Wei Guo,Yang Liu,Wei Han,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ain Following Single-incision Versus Traditional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Chinese Medical Journal (English Edition),2015,128(24):3310-3316.
[13]Amin Buhe,Zhang Chengcai,Yan Wei,et al.Effects of pneumoperitoneum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on the coagulation system of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Chinese Medical Journal (English Edition),2014,127(14):2599-2604.
[14]Tsimoyiannis EC;Tsimogiannis KE;Pappas Gogos G.Different pain scores in single transumbilical 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versus classic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Surgical Endoscopy,2010,24:1842-1848.
[15]靳智華.腹腔鏡與小切口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導刊,2014,10(5):814-81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