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詠梅
【摘要】目的:在醫院感染漏報病例管理中使用根因分析法的作用研究。方法:使用根因分析法對某院感染漏報病例問題進行分析,尋找根源并予以措施改良。結果: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這三年期間發生的醫院感染漏報率分別為3.70%、5.06%、6.06%均低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漏報率15.38%(P<0.05)。結論:對醫院中存在的感染漏報病例管理使用根因分析法,能有效降低感染病例漏報率,有助于提高醫院感染監測、管理水平,促進醫院的安全管理建設。
【關鍵詞】根因分析法;醫院感染;漏報病例
【中圖分類號】 R47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287-01
醫院感染管理是醫院感染監測中的重要部分,醫院感染病例的漏報率是醫院感染監測管理水平的衡量指標。根因分析法(RCA)是不良事件的系統化、回顧性分析。本文主要對根因分析法在醫院感染漏報病例管理中的作用進行研究,具體分析如下。
1資料和分析方法
1.1一般患者資料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376例,并對其進行病歷資料的回顧性分析。其中,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發生醫院感染有78例患者,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發生醫院感染患者有54例,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出現醫院感染患者例數為79例,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出現醫院感染患者例數為165例。
1.2分析方法
成立RCA小組,由小組成員結合自身的實際感染管理工作對引起醫院感染病例漏報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1)臨床人員缺乏醫院感染病例的及時上報意識,沒有明確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臨床工作繁多嫌上報感染病例麻煩,擔憂上報醫院感染病例影響績效,在填寫患者病例時書寫不規范影響患者的后續診治。(2)管理制度不完善,醫院的感染管理方式單一、培訓效果不佳,獎懲的力度較低,由于與主治醫師的交流不夠充分導致感染病例不能及時反饋。(3)醫院的感染管理系統不完善,預警功能亟待改進。經過對醫院感染病例漏報管理的根源分析,做出了如下改善:(1)增強臨床護理工作人員感染的意識,加強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的了解。(2)簡化醫院感染病例的上報流程,開發、完善醫院的感染信息監測體系,協助醫護人員對感染病例的監測、管理。(3)醫院感染管理科和信息部門互相配合,開發患者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系統,利用信息化技術對用藥時間過長等情況予以自動停止,并預警臨床醫護人員進行檢查、核實。以免出現感染病例漏報。(4)增強對醫院感染的管理力度,并將管理工作與績效掛鉤,提高感染病例處理的質量。
1.3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醫院感染情況,直至患者出院時仍未上報的醫院感染病例則為漏報病例。
1.4數據統計處理針對統計數據中的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應用百分數、(x±s) 表示,應用x2、t值進行檢驗,并錄入軟件SPSS21.0進行分析,若P值小于0.05時提示組間數據差異顯著。
2結果
2.1分析根因分析法實施前后的醫院感染發生率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發生醫院感染患者有78例,漏報病例數有12例,占15.38%;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這兩年期間,我院這對醫院感染漏報病例管理采取改進措施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發生醫院感染患者有54例,漏報病例數有2例,占3.70%;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出現醫院感染病例有79例,漏報感染病例數有4例,占5.06%;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出現醫院感染病例有165例,漏報感染病例數有10例,占6.06%。結果可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這兩年期間發生的醫院感染漏報率低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漏報率(x2=4.59、4.57、5.59,P<0.05)。
2.2比較根因分析法實施后醫院感染漏報病例的常見部位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漏報病例數有2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例,占50.00%;泌尿系統感染1例,占50.00%;下呼吸道、皮膚軟組織等感染率為0.00%。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漏報感染病例數有4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率為0.00%;皮膚軟組織感染1例,占25.00%;泌尿道感染2例,占50.00%;下呼吸道1例,占25.00%。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漏報感染病例數有1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例,占30.00%;皮膚軟組織感染2例,占20.00%;泌尿道感染4例,占40.00%;下呼吸道感染1例,占10.00%。
3討論
醫院感染病例漏報率是反映醫院感染管理質量工作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降低醫院感染漏報率是醫護人員的主要任務。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的運用有助于簡化醫院感染病例的上報,提高醫護人員對感染管理的重視,以免出現感染病例漏報事件[1]。RCA是一種結構化的分析方法,幫助分析者意識到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2]。應用RCA后,對于我院存在感染病例漏報事件的根本原因有了更加具體的了解,并向醫院有關感染控制部門提供了管理改進的科學依據,為醫院日后的感染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3]。
在本次研究中,措施采取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醫院感染漏報率分別為3.70%、5.06%、6.06%均低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15.38%(P<0.05)。措施采取后,醫院發生漏報病例的感染部位分別有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系統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等。可以說,對醫院中存在的感染漏報病例管理使用根因分析法,能有效降低感染病例漏報率,有助于提高醫院感染監測、管理水平,促進醫院的安全管理建設。
參考文獻
[1]何旗群,齊輝,吳宗波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 33(10):973-976.
[2]姜愛華,朱丹錦,汪亞群.根因分析法在醫院康復中心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 32(1):98-99.
[3]劉亞波.根因分析管理在心內科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 35(15):2132-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