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麗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陸慕高級中學,江蘇蘇州 215131)
2014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核心素養”這一重要概念,要求將研制與構建學生核心素養體系作為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發展的關鍵環節。在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通過基礎教育階段各學科的教育教學來實現。所以,在“核心素養”這個大概念下,衍生出了各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其中,英語核心素養包含四個方面:learning ability, language competence, culture character, thinking quality。目前,我們正處在由原來教條式的英語教學到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轉折點上。在新的學科目標要求下,英語閱讀對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特別是語言能力、文化素養、思維品質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謂閱讀素養,是理解和運用社會所需或個人認為有價值的書面語言形式的能力。眾所周知,閱讀本身就是收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之一,它可以豐富人的心靈、激發人的想象力、拓寬人的視野,從而使人更好地認識自我,更富有同情心,從而更易理解他人。閱讀和知識儲備加工還能使人們在面對復雜的形勢時更具有判斷力。北京師范大學王薔教授認為,“閱讀素養是閱讀者為了達成個人目標、積累知識、開發個人潛力、參與社會等目的,理解、利用、反思和使用書面文章的能力。英語閱讀素養既包含閱讀素質又包含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層次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1]。
閱讀教學是高三英語教學乃至整個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其目的不應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因為學生進行閱讀的目的是多種多樣的:不僅為英語學習而閱讀,而且為發展智力、陶冶情操而閱讀;為認識客觀事物、拓寬知識面而閱讀;為獲得信息、提高思維品質而閱讀。然而當前高三英語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學生的閱讀水平在高三到達了一個瓶頸;其次,教師的教學也存在困境,我們往往過度側重于詞匯、語法的講解,忽視了閱讀教學在整個高三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最后,大量的練習占據了高三學生的主要課余時間,教師和學生都陷入了題海戰術。
首先,我們需要調整重心,改變重詞匯、語法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日常的高三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妨積極為學生創設詞匯的閱讀語境,讓他們能在閱讀中擴充詞匯量,突破高三詞匯的瓶頸。其次,改變傳統閱讀教學以練代講或以“閱讀理解”代替“閱讀”的錯誤方式,和學生一起走進文本,共同探討文學作品,理解文本隱含的思想、文化內涵。再次,培養學生的閱讀品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閱讀技巧方面的指導,促成師生互動互助的愉悅閱讀體驗。最后,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閱讀態度和主動閱讀的習慣,培養良好的閱讀素養。
我們現在所用的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高中英語教材與高考考綱的3500詞匯接軌,單元主題性強,但是它的缺點也很顯著:教材內容相比我們接觸的高考卷不管是在難度方面還是詞匯量方面都是無法比擬的。此外,我們的教材f i ction太少,課本中課文沒有明顯的語篇典型特征,學生無從體驗語言風格。所以,我們亟待打破傳統閱讀課堂模式。首先,通過問題誘發,情境激趣。教師應創設一個能激活學生思維的問題情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走進文本,實現閱讀教學和高三英語課堂的真正融合[2]。其次,疑中探究,情境引趣。現代教學注重讓學生自主發現,教師扮演的角色則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文本,在疑點處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向文本質疑,與文本實現心靈的對話。
課堂例證:以模塊九Unit 2Historic sites為例:
(1)理念預設: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cultivate students'“language competence” and build their“culture characters”。讓語言成為思維的載體和產物,讓學生通過這堂課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促進保護歷史文化古跡的意識。
(2)教學思路:打破傳統的閱讀課教學方式,讓學生產生對本課題的親近感,激發他們的濃厚興趣。課前布置思考幾個問題:Have you visited a World Heritage site? What impressed you most during the visit? Is it in perfect condition?Why/ why not? 如果有的學生沒有去過,則改為:What World Heritage sites do you know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Pick one you want to visit most and tell us the reasons.
(3)課堂生成:①分組討論和選代表來交流,讓全班同學領略了各個名勝古跡,也對這些文化遺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②5~8分鐘的閱讀時間看完文章并思考三個問題:文章的體裁;作者的寫作手法;比較衛城的過去和現在、歷史古跡的存在意義和我們能采取的最好的保護措施。③閱讀之后激勵學生去思考、發現更多的問題,老師發現不同觀點—組織辯論—老師總結。④最后把學生帶回現實生活:蘇州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經歷了千年的風風雨雨,有很多文化古跡,我們為它的歷史感到驕傲,讓學生選取任一景點或古跡,布置課后作業作文。
(4)課后反思:學生通過回顧和體驗別人名勝古跡的游覽經歷,感受到了歷史文化的魅力,再通過學習課文,意識到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作為文化的傳承者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最后回歸現實,看到身邊的文化古跡,通過寫作運用文章中的重點詞句并結合自己的觀點倡導大家一起來保護文物。這節課,學生收集了信息,認識了世界,發展了思維,提升了閱讀素養。
近幾年的高考卷或模擬卷中的閱讀材料大多直接選自外刊或者經典名著選段,主題和文體、語言都比較深刻,值得深入研究。
課堂例證:以2016年蘇錫常鎮高三一模閱讀D篇(歐亨利短篇小說)為例。
(1)理念預設:通過這篇閱讀材料,筆者想要達到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小說體裁的六大基本要素;通過分析作者的寫作方法,理解貫穿全文的線索,從而感悟本文“愛”的主題。這個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的過程。
(2)教學思路:這是比較常見的經典小說體裁,筆者認為有必要讓學生掌握這類體裁的基本要素,并且從分析基本要素入手讓學生感悟這篇文章的精髓。
(3)課堂生成:首先,學生predict一篇小說包括哪些基本要素,接下來進行美句賞析,特別是針對文中反復出現的“When one loves one's Art no service seems too hard.”這句話進行詳細分析;之后,針對文章內容提出一些問題,如:Find out all the white lies told by the couple and what's a white lie for;最后剖析主題What's the theme of this story? Art or love?How do you understand “love” after reading this article?
(4)課后反思:通過設置小說的六要素,讓學生在類似體裁中,清楚了解了閱讀的方向,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通過美句欣賞,體會英文文字語言的魅力,深刻剖析本文的主題,與主人公產生共鳴。這一體會和理解的過程,實質上是學生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內在情感的流露,更是學生內心與文本產生共鳴的過程。
我們先來看看近幾年江蘇高考閱讀理解的選材來源,如表1所示。

表1 江蘇高考閱讀理解的選材來源分析
依據此表,我們推斷出,接下來幾年江蘇高考的趨勢:繼續選用國外權威報刊;繼續保持一定的閱讀難度;繼續維持甚至會加大閱讀的量;繼續盡可能維持文章的原汁原味。面對眾多的英語報刊讀物,我們在選取適合高三學生閱讀的材料時需遵循以下準則:①人類社會共同的準則:如正直、勇敢、忠誠、善良等,并倡導對理想的追求、對社會的奉獻和弱勢群體的關愛。②難度適宜:自主閱讀是要讓學生主動地、迫切地想要看并且慢慢隨著閱讀的深入、閱讀水平的提高養成每天持續默讀的習慣,所以教師推薦的書一開始不宜難度過大或者語言太過晦澀,以有一定的故事情節、語言生動的作品為首選。筆者個人推薦:Emily Bront?的Wuthering Heights;Jane Austen的Pride and Prejudice,Persuasion等;科幻小說Frankenstein;Charles Dickens的Tales of Two Cities和Oliver Twist,David Copperf i eld,或者Little Dorrit等。要讀英文的名著,首推狄更斯,他在以英文寫小說的作家中,用語是最恰當和最嚴謹的。還有最近江蘇地區模擬卷和高考卷出鏡率較高的《歐亨利短篇小說選》,以及馬克吐溫的短篇小說《競選州長》和《百萬英鎊》等,長篇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王子與貧兒》《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國內外英文雜志報紙也是不錯的閱讀選擇,如《英語世界》《英語學習》《21世紀報》China Daily, Reader' s Digest, Scientif i c American,Economist等。此外,教師還可以推薦一些英文網站供學生課外閱讀,如:http://english.gov.cn/、http://www.chinadaily.com.cn/、http://www.chinaview.cn/ 等。
高三閱讀課是重點,要讓學生實現閱讀素養的提升,實現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三方面能力的飛躍,教師從閱讀材料的選材到課堂設計都要精心準備,要漸漸讓學生能“悅讀”,讀懂比解題更重要。這些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引發了學生的共鳴,豐富了他們的情感,深刻了他們的思想,提升了他們的語言。這就是我們教師所要幫助學生實現的閱讀終極目標。
[1]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教師,2015,(8):6-7.
[2]胡曉英.高三學生良好英語閱讀行為的培養[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12):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