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宇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25-02
新的一輪高中課程改革在多個領域、多個層面涉及一系列深層次問題,高中課堂教學工作在目前仍遇到了不少新的考慮和困惑,主要集中在教學管理、課堂教學、課程資源、質量管理和教研方式等方面。其中課堂教學問題,對一線教師和學生作了調查,發現至少有以下幾點:
一是課時不夠。新舊教材之間的跨度大,而新課程的具體實施缺乏可參考的模式。
二是教師很難轉變教學方法。學生探究實驗原計劃十幾分鐘,但實驗過程不可預測的情況太多,往往是要用半小時甚至更多,一堂課下來老師累的氣喘吁吁可是并沒有見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完不成教學任務。
三是教學資源比較匱乏。新課程改革啟動快,客觀上給教師和學校造成了準備不充分的事實。一方面新課程教學資源匱乏,相應的案例、課件、練習等資源較少,教師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收集整合,另一方面,學校的硬件資源,特別是配套實驗設施緊張。
四是新課程較以前知識面變大。以前的教材中立體幾何用一個學期來學,解析幾何也是用一個學期來學,而現在將函數、立體幾何初步、解析幾何初步三個內容放在高一上學期一個學期完成。和以前相比,教學內容增了很多,教師因為要完成教學任務,每節課課堂容量都較大,學生每節課接收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課后又沒有足夠的時間鞏固(因為新課程不僅是數學,其余各科知識內容都增加了),所以學生的遺忘率較高。
五是部分內容脫節。新課程中知識內容的編寫改變了以往舊教材中的順序,這樣使得部分知識內容脫節。如直線與方程這一章中,已知兩點的坐標求斜率公式的推導過程中,用到了三角函數中的誘導公式,而這些公式還沒學,這樣在教學中出現了知識脫節現象。
六是教材版本多。現在提倡百花齊放,因此新教材的版本多種多樣,而這些版本中對部分知識的處理是有一定的差異的。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這個知識點,人教版和北師大版在對運算結果的處理是不一樣的。由于編排教材時間的倉促,甚至有些教材上出現多處印刷錯誤。
七是新的教學理念較難體現。新課標中要求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而課時緊,教師想做而又擔心時間、擔心進度,存在難以作為的情況。同時教師擔心學生的考試成績,但到時高考怎樣出題,大家心里沒底,教師放不開手腳。
由此可見,以上的考慮和困惑可歸納為當前學校需要優先考慮解決的重點問題。
一、新課程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
1.進一步優化教學設施。學校還缺乏學生大型活動和鍛煉的場所,如室內體育館(會場),沒有通用技術學科實驗室。同時開設選修模塊課程的資源比較匱乏,還有其他的教學設施需要添置和更新。
2.進一步發掘學生的潛能。由于很多學校生源主要來自于農村和鄉鎮,他們的知識面比較狹窄,性格較內向和封閉,動手能力更差,缺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高中新課程的學習會有不適應的現象,對自己的個性和特長難以正確的定位,因此不能夠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性學習。
3.進一步完善評價機制。高中新課改對學生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目標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制定和完善課程、學生和教師的評價機制,要凸顯發展性評價的觀點,實施績效評價。
如果解決了這些問題,學校新課程的實驗就邁開了一大步,對新課程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促進作用。
二、新課程改革要達到的目標
通過三年的課改實踐,打造一支熱愛教育,熱愛事業,熱愛自己、熱愛學生的教師團隊,使每一個達一中教師都能夠為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做出較大的貢獻,力爭初步實現下列目標:
(一)課改目標
1.課程設置。根據國家要求和學校資源,積極構建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面向學生個性發展的校本課程,增強課程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的聯系,拓展其視野,引導其積極創新與實踐。
2.學科特色。建立一套比較完整的高中課改體系。在課改中要加強對課改的內容、方法、目標和評價等方面的不斷改進,使之趨于成熟,成為行之有效的方案。
3.師資建設。建設一支熱愛高中課改,懂得高中課改,擅長高中課改的有理論、有實踐、有成效、有經驗、有發展的教師隊伍,使這支隊伍成為新課程改革的引領人,使學校的發展走在時代的前列。
(二)學校目標
學校“和諧發展,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得到進一步彰顯,辦學特色得到更加優化,學生成才、教師成名和學校發展得以更好地推進,使學校成為名副其實的高中課改樣板學校。
三、新課程改革包含六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將根據高中課改的要求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力度,使教師充分認識到高中課改是國家意志,是不容質疑、否定和必須執行的,是發展自己和學校的一次難得的機遇,要積極參與,認真學習。
2.制訂課程改革方案。學校要制定課程改革方案,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努力開齊、開足“三級”課程,把各個教學模塊任務抓實、抓好。
3.加強保障機制建設。學校將成立課程改革領導小組及其相關的專家工作小組,制定各種檢測、考核量表、評價方案及規章制度。逐步建立推進課程改革常態運行機制,使課程改革民主化、科學化和制度化。
4.抓好課堂教學改革。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每個學生愉快學習,學有所得,追求隱性知識的習得。
5.抓好校本課程開發和建設。把這項工作作為學校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要加強管理,認真實施。同時要認真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把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各種社團活動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使活動有目的,有載體,有內容,有實效。
四、實施行動需時間、人力和財政資源支持
1.時間保證:行動計劃實施一年奠定基礎,二年提高水平,三年實現特色,四年常態發展。
2.人力支持:需要全體學校行政領導思想統一、步調一致,并積極參與,做好表率作用;需要拔尖教師、優秀教師、骨干教師的支持,以他們為核心,要求他們在各自的學科實施行動計劃中起到“領軍”作用;需全體教師的支持、配合并主動參與等。
3.財力支持:實施行動,要走出去、請進來,要進行設備和資料的添置,要進行模塊《課程綱要》和課時《學案》的印制,要采錄上課自評、互評錄像等,學校要做好計劃,確保資金支持到位。
五、學校實施行動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問題和困難]:
選課走班、教學資源;師資水平;多元評價等都還有很多困惑和難以解決的問題。
[解決策略]:
(一)加強領導,完善課程改革保障機制
(二)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通識培訓
2.學科培訓
(1)解讀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
(2)學習《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教材的配備和研讀。
(3)進行模塊教學和評價的技術和方法的培訓。
總之,通過交流研討、教研活動、集體備課等多種形式,充分發揮同伴互助作用,促進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取長補短,達到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