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萃雍
【摘要】有效地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美化了文本,擴大了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同時也彌補了教師自身的不足,并且很好的完善了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對課堂產生審美情感,使他們獲得美的陶冶,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處在美的環境中,產生良性循環,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活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想象力。
【關鍵詞】多媒體 語文課堂 教學 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434;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59-01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信息技術時代,語文教學必然有其新的特點?!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p>
多媒體則是以其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直接去刺激了學生的感官,好比語文教學中無形的“魔術師”,變無聲為有聲,變枯燥為生動,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多了一份樂趣和光彩,為傳統的語文課堂插上飛的翅膀。
下面,我就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談幾點看法。
一、圖文并茂,增加直觀教學效果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裕挥屑ぐl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才能樂于接受,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一切學習活動的前提。多媒體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利用了現代的聲、光、電創造出一種形象、直觀的氛圍,這一新奇的美使單調枯燥的語文教學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收到“百聞不如一見”的教學效果。
例如,我在上《瓦爾登湖》一文時,運用多媒體展示了瓦爾登湖今昔的精彩圖片對比,給學生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并且在他們的心里烙下深刻印象,讓大家清醒的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又例如,我在制作《江南的冬景》朗讀課件時,首先是收集了多幅江南冬景的圖片,用flash將它們串聯起來,結合課文原文,進行動畫效果設置,將文字的動畫效果與名家的朗誦速度保持一致,讓文字產生動感。配上悠揚動人旋律,使欣賞真正成為圖、文、聲并茂的整體,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激發了他們的興趣。
運用多媒體,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由視覺感知帶動想象,思維異常活躍,不僅能很快地抓住課文實質,還留著寬闊的創造性思維空間。
二、走進文本,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由于年代的距離,許多文學作品和形象,學生已經無法直接體驗,像高二選修《論語》距今已經兩千五百年。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往往能夠創設審美情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對于那些唐詩宋詞,要理解其中含義,反反復復高質量的誦讀在以前看來是最為直接、也是最為有效的辦法,這比老師作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說要好得多。
而現在有了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手段,進行咀嚼鑒賞,給文本配上合適的聲音和圖像,詩詞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圍中,學生更能體味詩詞的韻味和文本的內涵美。這是一種舒適愜意的詩化教學,多媒體的運用,創設了審美情境,老師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形象化的展現可以引導學生走近作者,走進文本,準確地把握文學形象的共性。多媒體的有效運用,激發了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引導學生多層次多角度理解課文,提高文學鑒賞力。在教《林黛玉進賈府》時,我先給學生介紹央視版《紅樓夢》,對其中的幾個人物做了點評。再讓對他們也做點評。從而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將影視與小說作對比“閱讀”。對于文中“林黛玉進賈府”的片段,我也是先播放了相應的場面,請同學們注意觀察王熙鳳言行,用文字寫下哪幾處細節表現了她潑辣機巧多變的個性。這樣的語文課堂有聲有色,有說有笑,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
三、信息量大,有效增加課堂容量
一個老師永遠無法滿足全班各層次的學生,運用多媒體,可以把一些零散的的基礎知識,形成一個系統,有效傳遞給學生,形成知識的網絡,這在原有的基礎上大大擴充了信息的傳遞量。尤其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的需求提供各種不同類型的信息。對于那些教材內容冗長,課時多的小說、喜劇,所學知識比較分散,如果在總結課上,利用ppt多媒體手段,可以化零為整,把文章結構、人物關系通過學生的講述集中在多媒體投影上展示,簡單明了,也便于記憶。這種直觀的多媒體教學遠比以前傳統的教學有了大的改進,以前老師一味的說,一味的講述,學生聽得一頭霧水,還不明白一二,不知東西。
例如,在上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一課時,通過課本我們只能獲取一個層次面的母愛,期間,我將史鐵生其他體現“母愛”的作品如《合歡樹》,還有其他作家表現母愛的作品一齊展現給學生,集中起來作進一步的分析比較,讓學生全方位的體會“母愛的偉大”,再結合自身的經歷談談自己所理解的母愛。這樣通過學課文,讀文章,看視頻,聽故事,全方位的系統的理解,學生獲取了大量信息。這是運用著一多媒體手段,才使得這種密集形的信息得以提供。
但如果運用多媒體,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有其直觀性的特點,聲圖并茂,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另外,那些專業演員表演的逼真,說話語氣用得十分恰當,連帶各種神情動作,學生的情感細胞也會調動了起來,人也會隨著故事的情節而緊張、嚴肅等。等到學生喜怒哀樂得到盡情的展示后,文章所要表達的人生的哲理,生活的甜酸苦辣,自然而然也就理解了。還就有效地彌補教師自身不足,完善課堂教學。
多媒體讓語文教師成為導演,導演出一幕幕場景;成為畫家,用斑斕的色彩展開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成為導游,引導學生在祖國河山中遨游……這種全方位多媒體運用,展示著的語文教師氣質的美,講語文課堂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磁場,吸引著學生,使他們在學習課文解讀文本的同時,以一種輕松自然的心情愉悅對課堂產生審美情感,從而獲得美的陶冶。
但是,對于語文課而言,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都能夠運用多媒體的。優美的畫面代表不了文字組合所產生的文學意境,作者的情感也不能通過一個小小的鼠標得以實現。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目標還是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所以,在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同時,不能忽略語文學科本身具有的特點和傳統的教學規律,應該根據實際需要,尋找合適的切入點,切忌盲目。
在現代化的語文教學中,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以美激情,以情育人,用活多媒體,激活語文課,讓課堂插上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