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明榮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224-01
吟誦教學是推廣古詩詞吟誦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教與學的互動,讓古詩詞吟誦逐步深入到學習者的心中。教學雖是最普通的推廣形式,但也是最實在的推廣形式。通過開展專門的古詩詞吟誦教學,學習者能夠接受系統的、專業化的培訓輔導,對于吟誦技巧的掌握才能更到位、更精準,同時也能給有志于學習古詩詞吟誦的學生提供方便,并便于各吟誦團體、學派從社會中吸納更多優秀人才。開展吟誦教學,正是對于傳承傳統文化的積極踐行。此外,開展吟誦教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學習、理解古詩詞,促進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生動的展開。吟誦過程中,學生需要把握好詩詞的感情基調,在理解詩詞的基礎上進行吟誦,這樣的吟誦會幫助學生加深對于詩詞的理解感受與印象,也會對學生更好的學習古詩詞、理解古詩詞產生無形的幫助,而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若適當穿插吟誦教學,既能豐富教學內容,又能增添教學新意。
首先,在學校內開設的古詩詞吟誦課程,其教學所涉及的具體方式方法,各學段各地區可因時、因地制宜,這種教學更多的是與當地的校本課程相結合,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各地吟誦方式、特色的不同而風格多樣,不必采取統一化的規定。學校內部的古詩詞吟誦教學,不妨以選修課、興趣班等方式開展,循序漸進,深化選課的學生們對于吟誦的感情,培養優秀的吟誦人才。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中感性認知成分居多,可以先加強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適當加入適宜本階段學生學習的簡短詩詞吟誦,激發學生學習吟誦的興趣。中學時期學生對于詩詞情感意境的領悟,較之于小學階段又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也是大力推廣吟誦的關鍵時期,此可為日后吟誦技藝的深入發展奠基。步入大學,學生的思維與思想臻于成熟,對于古詩詞吟誦能夠做出富于個性的見解和較完整的詮釋,這一階段當是吟誦教學實踐的黃金時期。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教學設想:
一、小學時期
1.誦唱結合
教師引導學生在掃清生字詞、停頓障礙后,或通過教師范讀,或通過播放名家范讀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詩詞。在學會正確朗讀的基礎上進而引入相對簡短的古詩詞吟誦,既適合小學生的欣賞水準,也可為日后深層次的接觸古詩詞吟誦鋪路。
2.寓學于樂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這是新課標對教師教學提出的建議,在吟誦古詩詞興趣培訓課中,我們該怎樣做?怎樣寓學于樂呢?這里有幾點設想:一,出示若干幅形象生動、與所學詩歌內容配套的圖畫,并將學生分為若干賽組,各組出示一幅圖,邀請其他小組根據圖中的畫面還原出所學的詩歌,并能有感情地誦讀,表現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二,模仿游戲找朋友的形式,將若干首詩歌的作者名字寫在卡片上分配給一組學生,再將寫有其對應詩作的卡片分發給另一組學生,當教師唱出或誦出其中的一首時,雙方小組中對應的學生要有默契的出列握手,出錯的學生得當眾再背誦或唱一遍。
3.輔助教學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的輔助教學逐步普及,古詩詞吟誦教學中可適時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播放吟誦、誦讀的音頻、視頻,展示精美圖片,傳遞給學生最切合情景、詩情的情感體驗,使得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師的講解中。同時,恰當的道具、服裝的使用也可充分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促使學生發揮出主觀能動性。
二、中學時期
1.以誦帶吟,以吟帶背
“誦讀是學語文時一個值得注意的環節?!^去老一輩的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古詩文時,對藝術性講解分析很少,而是注意吟誦、朗讀。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對作品的藝術性和語言美的領會,也會收到良好效果?!边@說明誦讀與吟誦教學對于幫助學生鑒賞詩詞藝術美是存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古人云:“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
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開設吟誦學習興趣班,授課教師或當堂吟唱、教唱,或展示名家吟誦視頻,激勵學生模仿,教師從旁指導。教學中還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從簡單吟誦調開始,超前訓練領悟力強的學生,并通過這部分學生帶動其他學生吟誦。
2.以講帶練,以練帶寫
“現代的語文教育,尤其是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或許都應該強調以理解為基礎的誦讀教育,這樣使得語文教育的審美興味得以保持,否則誦讀和記憶往往成為負擔。”吟誦教學之優勢在于,能自然地將作品中的內容、情感分析融于教唱的過程中,譬如這一句為何唱得深沉,而那一句則要唱得輕快婉轉?為何在這個字上要聲音延長?又為何唱這幾個字時須加重、有爆發力?事實上,不同的處理理由也就是詩歌情感、意境分析闡述的答案。教師在詩詞教唱中的有效分析指導,能幫助學生更好的誦、唱,讓學生明曉該以何種情感定位去處理一首古詩詞吟誦。
三、大學時期
在高校尤其是師范類的高校中有針對性的開設古詩詞吟誦選修課程,在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同時,又使得一批習得吟誦知識的大學生走向社會、工作單位后,有能力繼續推廣古詩詞吟誦,形成一種良性推廣循環。除了在課程設置上做努力外,以下幾點也應值得重視:
1.團體協作
若有學生積極發動創設吟誦社團的,也應當大力予以支持與關注,促進吟誦社團的蓬勃發展。已成立的學生吟誦團體、吟誦教學研究團體,當積極組織策劃相關吟誦活動加以宣傳,努力擴大校內外詩詞吟誦社團的相互交流。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強,思維活躍,因此在參與古詩詞吟誦活動時,能夠積極展示出各自的創新之處與亮點,單一純粹地吟誦在舞臺上的展現力將得到更大的延伸。
2.自主學習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上學習也加入了快速便捷的行列,利用網絡資源隨時給自己的知識充電不再是一種奢求。學習古詩詞吟誦,可到網上搜索相關吟誦教學視頻,通過網上搜集到的大量吟誦知識,結合教師課堂所講進行鞏固深化,效果更佳。當然,“學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對古詩詞吟誦真正的感興趣,有不斷去學習、思考的沖動,才會在吟誦領域學有所得。
3.傳媒關注
影響力的延伸離不開傳媒的支持。推廣古詩詞吟誦,不僅要在吟誦教學本身下功夫,也要在吟誦“外包裝”上做小小的文章。大學校園是一個自由民主氣息濃郁之地,且是收集主流新聞的先鋒陣地,校報、廣播、文學期刊、文藝活動,其存在的意義正是有效引導學生關注校園文化生活。穿越時光,牽手經典,古詩詞吟誦作為中國傳統經典文化中的一員,它的獨特韻味需要我們靜心去感受,它的持續發展與有效推廣,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注與支持,需要一代代的傳承者——善思、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