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福
摘要:研究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以及文化價值,能夠有效提高群眾文化的建設質量。基于此,本文將首先介紹群眾文化的特點。其次,分析群眾文化中的社會功能,其中主要包括娛樂交流功能、儀式、團結功能以及符號象征功能三方面內容。最后,研究群眾文化的文化價值,其中主要包括群眾文化和主導文化、群眾文化中的文化產業以及群眾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三方面內容。
關鍵詞:群眾文化;社會功能;文化價值
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在這種背景下,群眾文化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群眾文化是文化建設的一種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形成。群眾文化在象征著一種文化氛圍,同時也是一種精神文化,其中包含了一定的社會功能以及文化價值。在當今時代,提高群眾文化的建設質量,是保證我國文化建設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群眾文化的特點
群眾文化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具有較強的地域特色以及民族特點,以上兩點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主要通過以下兩種形式表現出來。
第一種,群眾文化現象,文化現象主要指的是開展群眾文化過程中的文化活動以及文化組織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文化在表現形式上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變得更加多樣化以及豐富化。人民群眾在開展文化活動的過程中采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將當地的民族文化以及文化特點相互融合,形成一種獨特群眾文化表現方式,不斷豐富群眾文化中的文化現象。
第二種,文化建設,群眾文化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獨特性,同時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類別,在我國文化建設中具有較強高的地位。群眾文化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具有屬于自己的工作組織,其中的運行體系也較為完整。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仍然缺乏一定的多樣性,因此在建設群眾文化的過程中需要對其中的文化機制以及文化發展的多樣性進行足夠重視,同時促進我國文化建設的發展豐富性以及發展質量。
二、群眾文化中的社會功能
(一)娛樂交流功能
群眾文化活動在開展過程中,由于針對的對象是人民群眾,因此對參加人員的要求也比較低,無論是老人還是兒童都能夠參加的群眾文化活動,同時對群眾文化活動參加的人數并沒有明確限制。在組織文化活動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具有同一興趣愛好的人們形成一個文化組織,群眾在該組織中具有較強的主動性,而不是被動的接收活動信息,這種方式與傳統活動組織方式相比具有較強的與娛樂性以及主動性,在文化活動的過程中,人們能夠充分體會到文化活動中的快樂。由此可以看出,群眾文化活動已經成為當今時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容,在當今時代下,我國勞動生產力與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人民群眾在實際生活中具有更多的休閑娛樂時間,這一因素也是促進群眾文化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但是在城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多數人在實際生活中只在一個小圈子中生活,很少與圈子之外的人相互交流。組織群眾文化活動能夠解決這一現象,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保證文化建設的和諧統一性[1]。
(二)儀式、團結功能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需要遵守各種各樣的儀式,這種傳統早在我國古代就出現了,無論是宗教儀式、民俗儀式以及生活儀式等,每種儀式的建設度都離不開群眾文化的建設,其中主要包括舞蹈以及音樂等。另外,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儀式,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對禮儀的重視程度非常高,在人們出生、成人、婚禮、壽宴以及死亡中都包含著較多的禮儀,其中每項禮儀與群眾文化活動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另外,在實施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將具有共同愛好以及共同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增強文化組織中的凝聚力,從而體現出群眾文化的團結功能。
(三)符號象征功能
在當今時代,各族人民以及各個社區對文化形象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這種發展趨勢能夠促市場中競爭力,進而從中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在打造文化形象的過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民族符號,這種方式能夠在保證最終文化建設質量的同時,打造一個更加獨特良好的文化形象。在此過程中使用的符號能夠將群眾的情感以及群眾的生活直接反應出來,人們通過觀察文化形象符號的方式就能夠了解到人們的生活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群眾文化具有一定的象征功能。例如,在塑造民族文化形象的過程中,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發展其中的群眾文化,尤其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需要重點發展,這種方式能夠在發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對其中的內容以及表現形式不斷創新,最終達到對民族形象展開拓展更新的目的[2]。
三、群眾文化的文化價值
(一)群眾文化和主導文化
主導文化主要指的是當今時代下的文化形態,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中蘊含的文化精神,正是因為這種文化精神對人們社會生活的發展起著主要的支承作用。在主導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主要的思想觀點就是文化多元化發展以及文化價值觀的發展,為我國主導文化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在加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主要通過拓展文化途徑的方式,將社會思潮對我國文化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鞏固和維護我國文化思想的發展情況,這一做法是當今時代下最有效的發展方式之一。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保證人們群眾的身心發展質量。
(二)群眾文化中的文化產業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文化產業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目前,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文化產業是在文化體制中形成的,在經營過程中需要在社會效益的基礎上實施盈利。文化產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主要是利用群眾的藝術鑒賞能力促進自身的發揮。因此,提升人們群眾的藝術鑒賞能力是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例如,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提高藝術教育的力度,充分挖掘出當今時代中文化產業的潛力。在提升群眾文化欣賞水平之后,我國文化市場的發展也會得到有效提升。
(三)群眾文化中的精英文化
精英文化是群眾文化的升級版,同時群眾文化是精英文化的基礎,因此要想提升精英文化的建設質量,其中最重要條件就是提升群眾文化的建設質量。在此過程中群眾文化的建設對象主要是人民大眾,精英文化的建設對象是社會中的知識分子。這兩種文化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眼光與心態面對。在促進精英文文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在群眾文化的基礎上制定精英文化的發展方向,利用群眾文化中的精華部分促進精英文化的發揮。另外,在此過程中需要將精英文化中包含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最終文化整體的發展質量。由此可以看出,在促進我國精英文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群眾文化的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方案,這種方式能夠保證群眾文化與精英文化之間發展的統一性[3]。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群眾文化的關注程度逐漸提高,如何提高群眾文化的建設質量,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研究群眾文化中的社會功能以及文化價值發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提升人們對群眾文化的了解深度,同時還能夠提高群眾文化的建設質量。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群眾文化中的社會功能以及文化價值,能夠為今后群眾文化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陸文斌.新時期群眾文化的特點及其創新發展策略[J].校園英語,2014(09):128.
[2]方方,張磊,楊柳.群眾文化的活動與基層文化館的發展關系[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5(19):248.
[3]彭海春,鄭時雍.在深化改革中強化群眾文化活動的吸引力、感召力——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群眾文化的一個著力點[J].群眾文化論叢,2016(00):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