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紅
作為一名縣級文化館工作人員,本人認為 有必要知道什么是群眾文化的定義、性質。廣義的講就是人類社會進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講是,指社會發展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娛樂活動。其特征是公益性、群眾性、娛樂性、傾向性和傳承性。公益性是基本特征、群眾性是顯著特征、自娛性是外在特征、傾向性是內在特征。
縣級文化館的主要職能是:舉辦各類展覽、輔導、培訓等,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社會群眾文化素質,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促進當地精神文明建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組織開展流動送文化下鄉服務;指導群眾業余文藝團隊建設,輔導和培訓群眾文藝骨干;組織并指導群眾文藝創作,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理論研究;挖掘、收集、整理、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展示、宣傳活動,指導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建成縣域公共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開展數字文化信息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互通互聯服務。
一、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黨和政府逐漸認識到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在頒布了相關政策方案之后,注重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并且組織進行多樣化的農村文化活動,積極構建城鄉文化市場,以此優化城鄉群眾的精神文化活動和數字文化建設,為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奠定基礎。現階段,我國正位于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代,群眾文化也面臨著改革開放新形勢帶來的新挑戰。因此,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日漸突顯,要最大限度的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從而引導群眾文化工作有效建設,推廣更為豐富的文化事業,這也是新時代文化事業發展的需求。
二、群眾文化工作的要求
首先就是現在的文化館十分缺少專業的文化工作者以及相關的具有專業文化藝術的管理人員。站在新時代角度進行分析,文化館專業人才引進十分困難,部分核心工作崗位長時間缺崗,這些情況極大地制約了群眾文化向上提升空間。
其次就是人才的框架存在問題,因為服務群體的持續增加,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要越來越多,并且承擔著給外來建設者提供文化服務、加快社會和諧發展的工作任務,尤其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快速進行的背景下,如今文化工作者的數量以及層次已經不能夠滿足文化事業迅速提升的要求。
最后就是文化館工作的機制存在問題。第一,現在的文化事業單位缺少進人機制,導致很多非文藝工作者進入了文化隊伍。可是,所需要的專業技術工作者不能夠進入,導致文化隊伍的層次存在問題。第二,對文化工作者的評價缺少有效的體系以及手段,忽略層次區別以及崗位的不同,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的業績很難有效的體現,第三,文化工作者的選用體系相對滯后,一些 約束條件極大地限制了文化工作者提升的空間。優秀的文化工作者很難發揮作用,人才部門單位的壁壘依舊沒有打破,人才之間不能有效地進行流通,人力資源很難良好整合人才,配置不良,人才管理不是很科學,效果不強,管理十分粗放簡單,僅僅停留在表面。第四,群眾文化工作不僅要求文化館職工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領導干部更應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雖然跟專業藝術團體不能相提并論,但文化館的領導干部也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藝術理論基礎。文化館的館長不能從文化局空降一個從沒有受過專業學校學習的副局長兼職,如何能搞好群眾文化?文化館是業務單位,又不是搞行政。職工要經常輔導、培訓、下鄉、寫生創作等活動,而不能每天讓職工坐在辦公室看報紙、玩電腦。一個文化藝術的外行如何領導職工做好群眾文化輔導培訓工作呢?有人說他學歷高,一個非相關專業技術的高學歷照樣做不好群眾文化工作,而且非專業的高學歷并不能說明你就有文化。古代王羲之、褚遂良、倪贊、黃公望、唐伯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都沒有學歷。所以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的前提,不僅文化館的職工要有專業水平,領導干部更應該專業過硬。搞一場群眾文化活動,不能只在節目單上做文章,節目單做的再精美,節目質量上不去,也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三、加強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和團隊建設
文化館的群眾文化活動的進行要有一定的活動區域,堅決杜絕館領導將公共文化資源出租謀私利。活動場地的構建屬于群眾文化設施的核心。對于文化館本來就不足的活動空間,應該交錯使用,合理利用,以滿足不同業余團隊的需求。在有限的空間發揮無限的作用。目前我縣群眾的文化娛樂形式絕大多數屬于戲曲、旗袍走秀,合唱等,文化館應在有限的資金支持下,發展壯大業余文化團隊。
公益性是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內容,其主要是政府主導、為社會、公眾提供精神文明和文化娛樂服務。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明確群眾文化工作的特點,正確解決發展文化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結合政府的規定,深入推廣和落實共公文化發展,并且全面了解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從而為推動群眾文化工作的公益性、群眾性、娛樂性。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構建“服務”的觀念。確保群眾享受文化的基礎權益,從而將為公眾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務。只有構建服務的觀念,才能更好推廣和落實群眾文化工作,從而為社會和群眾提供服務。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群眾文化工作涉及的范疇越來越大,工作內容越來越多。但是因為群眾文化工作公益性這一特點,促使群眾文化工作者的業務水平更加專業。在實際發展群文團隊的建設中。要掌控優質的組織建設,選擇好的業余團隊領導班子。杜絕館領導利用職權為他人謀私利,同時,也要深入學習黨和政府提出的觀念和政策,提升群文工作人員建設現代化群眾文化的責任和義務。尤其是要深入了解新時代社會中人民大眾的文化需求,培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所需的文化工作人員。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群眾文化工作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目前群眾文化難以滿足群眾需求的情況下,各級政府觀念要高于群眾文化建設,支持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實施,從而確保文化建設工作有序進行,為創建國家共公文化服務體系營造良好氛圍。因為每個區域的群眾文化建設方向是存在差異性的。群眾文化建設本身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內容,需要政府從理念、行動以及制度等方面進行整合研究,從而為提升文化館群眾文化工作效率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