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元
【摘 要】提到A交流與適應是表演技巧術語。指在舞臺上演員與演員之間相互影響,在表演中隨處常用,但要真正理解并且將它完美應用到表演當中。演員的控制在交流與適應的過程中至關重要,會使演員之間的交流與適應更加真實和有機。
【關鍵詞】交流;適應;控制;情感;肢體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6-0035-01
蘇聯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認為:舞臺行動是依據人的生活法則,而不是按照程式化劇場規則進行的。人在有機交流過程中一般包括幾個步驟:首先需要注意對手,隨之是感受客觀環境與對手刺激。在感受的過程中產生了思考判斷,并對對象有鮮明的態度,然后才產生行動的欲望和適應,進行反行動。演員的控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包括情緒的控制和肢體的控制。研究生期間我在畢業劇目的演出中,扮演了《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以及《茶館》中的常四爺,在畢業劇目中扮演的是栓子這一角色。在反復排練的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收獲了很多,尤其是在交流與適應這個方面有更大的收獲,我感觸最深是在交流與適應的過程中演員控制的重要性。
《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他是當時社會中相對來說比較有地位的人。劉四爺屬于暴發戶類型,所以,對劉四爺的人物刻畫要有一點黑社會色彩。并且要體現出他對于拉車的壓迫。再說到自己刻畫的片段方面,我們演繹的是劉四爺在吃飯時與虎妞的對話,要把劉四爺霸氣的性格展現出來,其次,他和虎妞是父女關系,不能為了表現霸氣而把父女關系掩蓋,所以這個片段比較難拿捏,而我刻畫的劉四爺也有著比較大的提升空間。因為一方面要表現對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壓迫,同時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對虎妞的態度時就要有情緒的轉變,不可能一味得強勢。要表現這樣的情緒和感覺,演員對情緒的控制在這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茶館》中的常四爺,是一個具有俠骨豪情的“旗人”,他性格耿直,具有正義感和愛國心。常四爺,一個多么希望依靠奮斗來換取國家和個人好前途的中國人,他的悲劇不是來自膽怯、懶惰,而是來自他的落伍了的觀念,屬于舊時代也屬于滿族傳統的人生觀,他總以為憑著一身正氣和不服輸的精神,就可以在鋪天蓋地的社會黑暗間闖開一條生路,這樣天真的愿望根本沒法實現,邪惡社會永遠張著血盆大口,毫不留情的吞食著個體的市民小人物。在這個角色的塑造過程當中,因為在表演過程中有很多情緒的轉變,所以控制在塑造常四爺的過程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在邊沿過程中的控制,一方面要注意年齡感,另一方面就是在交流與適應的過程中注意人物性格。不能一味怨天尤人,更多的是不甘心。
關于情感的控制,在畢業劇目中結尾處栓子的獨白因為是最后一場送別的場面,栓子在向遠方的父親喊話,也是整部劇的高潮部分。當然也是最感人的部分,要想感動別人必須感動自己,每次聯排到這里,都會自然而然哭出來。但是我記得有一次聯排,可能是太深入角色,聯排到最后一場自己已經哭得不行,太過于激動,導致最后的獨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不僅詞沒有說清楚,在獨白中自己設計的點也沒有辦法表現出來。在那之后我也作出了反思,在表演中情感固然重要,但是理智也是不可或缺的,戲是演給觀眾看的,演員沒有充沛的激情和內心的真實體驗,當然不能打動觀眾。但是完全沉溺于角色情感當中,毫無自我控制的能力,任憑感情泛濫,就會連戲都無法進行下去,自然更談不上打動觀眾了。
在交流與適應中,形體與語言的表現力非常重要。在形體上,一個手勢、一個姿態都應該飽含著語言,特別是眼睛和面部的表情,更應該能夠真正傳情達意;在語言上,更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語言是人們用來進行思想與情感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語調、語勢的變化可以傳達出非常細微的情感變化,演員應盡可能利用這些手段進行交流與適應,從而把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欲求傳達給同演者的同時,也傳達給觀眾。但是,不論是形體上還是語言上,在交流與適應的過程中,控制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塑造角色的過程中,時刻要保持清醒,讓第一自我監督第二自我。只有這樣,演員才能更好交流與適應,演員才能更好表達自己先想要表現的情感,同時對故事情節的發展進行推動作用,讓故事更順利的發展,讓觀眾更好融入規定情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