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魯燕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我國基層群眾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人們的文化活動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傳統簡單枯燥的文化活動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內容更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創新文化活動,逐漸改善文化活動內容,不斷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更好適應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推動我國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
中圖分類號:G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6-0227-01
一、當前時期在基層文化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我國基層群眾的生活方式及文化活動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主要原因是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質及精神需求也不斷提升,人們的文化活動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大部分城鎮社區在改善原有活動場地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現代化的活動設施,許多社區還增添了圖書館、文化館、羽毛球室、乒乓球室等文化活動場所,一方面有助于增強人們的文化知識,填補人們在文化資源方面的缺漏,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調動人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同時,能更好推動城鎮社區文化建設。
二、當前時期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地區迷信文化盛行。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社會主義發展相脫節,社會主義發展較慢,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出現不均衡現象,因此對部分經濟發展較差的地區而言,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宣傳健康文化活動的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有些農村仍存在大量的封建思想和迷信文化,長期侵蝕和損害基層群眾思想,影響基層群眾的正常生活,導致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進展不順利,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二)文化陣地出現合并和流失現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絕大多數鄉鎮都被劃分到一個自治區或直轄市里,在劃分的同時把鄉鎮原有的廣播站、文化站等文化建設都合并到統一的地區,而對剩余文化設備及閑置的文化場所進行轉讓,一方面集中了各級地區的文化設施,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原有鄉鎮的文化活動,影響地區居民的文化修養。
(三)缺乏專業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人才。近年來,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居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人們對物質、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逐漸增長,越來越多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人才放棄原有的工作,選擇到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生活。一方面原因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者的工資和薪資待遇較低;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工作的調配,導致地區基層工作者人才缺失,基層文化工作落后。
三、新時期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實施
(一)健全和完善基層群眾文化機構。要落實好、完善好基層群眾文化機構,宣傳健康文化活動,從而更好地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首先要在各級鄉鎮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管理機構,定期開展與文化相關的活動內容,使各項文化管理機構更好落實。其次,在每個行政村設立相應的文化組織并建立相關的文化活動,并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建立完整的文化體系,進一步加快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建設。最后,每個地區的各級鄉鎮,建立一套更加完善、準確的機構設施,為基層群眾活動內容提供相應的保障。
(二)加強基層文化工作者的隊伍建設。各級鄉鎮和行政村每天要宣傳健康、有趣的文化活動內容,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知識,舉辦與文化相關的活動內容。為了傳承當地的傳統文化活動,鄉鎮和行政村要定期舉辦具有特色的表演活動。因此,我們要定期對各級地方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進行培訓,從而更好地提高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的專業能力,使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三)不斷完善基層群眾文化中相關基礎設備建設。為了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更好地宣傳健康的文化活動,各級政府和相關機構要大力加強基層文化的基礎設備建設,不斷完善居民日常活動設備及休閑娛樂場所,主要建設類型包括圖書館、羽毛球館、乒乓球室、棋牌室等,有助于改善群眾的精神狀態,豐富大家的日常生活。
我們要落實好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內容,宣傳健康積極的文化活動,消除腐朽封建的思想文化,并且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建立和完善基層群眾文化機構,更好推動文化活動的實施,發展各級地區的傳統文化活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徐美俠.鑲嵌在城市的田園風光—中國城市基層群眾文化現狀再思考[J].黃河,2009(02).
[2]王福來.淺談新時期加強基層文化站隊伍建設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1(15).
[3]葛敏.新時期如何進一步繁榮發展群眾文化的思考[J].大陸橋視野,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