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播音主持藝術是我國現代媒體產業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職業形態,其創新實踐工作的開展,質量是確保其實現穩定有序發展狀態的基本條件,本文針對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問題展開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空間;探討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264-02
進入21世紀,我國廣播電視事業也進入了蓬勃有序且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與此同時,廣播電視媒體也正在逐步成為我國基層民眾獲取娛樂性信息資訊的重要途徑,占據了我國現代媒體產業發展路徑中的核心性地位。隨著我國廣播電視事業進入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播音主持工作者作為我國現代廣播電視事業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員性因素,本身面對著復雜繁重的工作模式以及藝術表現形態的創新實踐任務,這些創新實踐體驗過程,也是促進我國現代廣播電視媒體事業穩定有序發展的基礎性影響和保障因素。鑒于此,本文將針對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問題展開簡要分析。
一、新時期我國播音主持藝術事業的發展趨勢
在時代背景以及人類文明形態深刻演進的歷史背景下,播音主持事業的發展,既是其自身矛盾不斷發展運動的必然性結果,也是外部客觀環境綜合影響的直接結果。
21世紀,人類社會正在逐步轉型并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在信息要素影響現代經濟社會的作用力度不斷增大的歷史背景下,現代人的文化觀念、藝術觀念以及思想觀念都發生了深刻的現實轉變,而這些轉變過程也給我國播音主持事業的改革發展創造和提供了充足有序的外部支持和保障環境。
隨著我國播音主持事業外部發展環境的快速深刻轉變,國人對播音主持事業的實際需求特點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直接導致我國播音主持事業領域的一線從業人員,必須切實遵照我國基層民眾提出的客觀需求,針對已有的播音主持藝術實務發展模式展開針對性調整和提升,促進我國現代播音主持事業的蓬勃有序發展。要切實結合現代化媒體多元有序發展的歷史特點,積極促進我國現代媒體產業形態的有序發展。要結合現代媒體產業傳播形式發展轉變的歷史契機,針對性實施傳播條件與傳播手段的改良提升,確保我國播音主持事業的實際展路徑能夠契合現代社會媒介發展環境的客觀要求。
在全新的時代歷史發展背景下,我國播音主持事業發展領域實際面對的信息資源對象,以及信息發展與傳輸實現途徑均發生了深刻而多樣的變化,現代公共媒體產業在發展演進過程中,面對的信息資源對象逐步展現出來源渠道豐富多樣、媒介性渠道傳輸實現速度加快、單位時間內有效輸出與分享實現規模水平擴增、公共性社會民眾群體中受眾波及范圍不斷擴展、節目形態特征以及實踐性發展路徑相對獨立,以及媒體性社會組織相互競爭較為激烈等特點,這些特點顯示了我國播音主持事業在全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所面對的一系列全新發展特征。從現階段我國播音主持事業的發展特征展開具體分析,不難發現,隨著社會民眾觀念認知結構的深刻轉變,以及現實社會環境條件與播音主持事業發展特征之間相互關系的日漸緊密,我國播音主持事業的發展正在逐步顯現出系統而清晰的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要在未來穩定有序的發展過程中,既確保對基礎性大眾傳媒信息產業發展的遵從,又充分彰顯大眾性播音主持產業的信息宣傳導向,同時還要保證和擁有適當程度的思想政治性發展特征。
除此之外,隨著新媒體產業形態在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我國播音主持工作者在日常實踐過程中,逐步建立了與獨立性社會化受眾群體之間有序的互動性信息交流關系,通過這種互動性關系結構的建立和發展,有效促進了我國現代播音主持藝術產業領域中“信息傳播者”與“信息接收者”之間關系結構的改善。在互動式傳播格局的發展背景下,我國播音主持藝術在傳統發展歷史時期的單向傳播形式已經被打破,多項傳播形式逐步獲取了實踐發展空間,有效促進了我國大眾媒體發展過程中,受眾主體的主動參與性,提升了大眾媒體產業的現代化發展水平。上述轉變過程的發生,是我國媒體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國播音主持事業在求生存發展空間過程中的基本性選擇范式。從我國播音主持藝術產業形態的內部發展結構分析,不同工種之間的相互差別將會不斷模糊,直接導致我國播音主持工作者的工作和發展呈現職業化、專業化以及綜合化發展特點,揭示了我國現代播音主持藝術的全新發展特點。
二、新時期我國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簡析
基于上述已經分析和論述的相關內容,我們將不難理解在全新的時代社會發展背景下,開展播音主持藝術創新實踐活動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而從現代播音主持事業的發展角度展開簡要分析,則“傳播”與“接收”無疑是信息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性因素,也是我國現代播音主持藝術事業發展過程中的生命線,鑒于此,在實際開展播音主持藝術事業創新實踐活動過程中,應當時刻關注“信息傳播者”與“信息接收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展現出現代播音主持藝事業在實踐發展過程中的最佳狀態。
現階段,我國學術界關于播音主持事業的研究和論證工作尚處于發展階段,已有的理論性研究與實踐過程中出現的狀況,具有一定的差別,其研究深度和論述過程不能顯示我國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事業的發展特征。部分一線工作者由于在工作實踐過程中難以順利獲取到科學準確的理論指導條件,只能依賴自身以往的實踐經驗和已有的工作環境展開相關的探索實踐活動,因而往往會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走彎路,影響我國現代媒體產業的快速有序發展。
隨著移動互聯網信息傳輸與處理技術的快速有序發展,網絡媒體正在逐步成為我國現代媒體產業發展格局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直接導致播音主持創作發展呈現出多樣繁復的發展特性,給新時期我國大眾媒體產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三、結語
針對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本文從新時期我國播音主持事業的發展趨勢,以及新時期我國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兩個方面展開了簡要分析,旨在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李曉雪.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探索[J].大眾文藝,2016,(2).
[2]張潔蘭.新時期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J].新媒體研究,2016,(4).
[3]劉艷佳.新時期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J].新聞研究導刊,2016,(12).
[4]趙健敏,李紹明.淺析新時期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J].新聞研究導刊,2016,(12).
[5]馬宏剛.新時期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J].新聞研究導刊,2015,(10).
作者簡介:
陳麗萍(1980-),漢族,吉林龍井市人,延吉廣播電視臺二級播音員,研究方向: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