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摘 要】歷經千載傳承的秦腔藝術在不斷的發展變革中,已然形成一種龐大的體系,我們的戲曲工作者要從各個層面去完善她、修茸她,千萬不要“以小而不為”,要站在發揚壯大的高度約束好自己的藝術修為。
【關鍵詞】秦腔;文字;劇本;吐字
中圖分類號:J8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6-0047-01
漢字當屬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最為特殊的發明文化。她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形成了乃至全世界最獨特的文字文明。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智慧的一種結晶和象征,展現著她說之不盡的無窮魅力和無窮力量。
秦腔起源歷史悠久,但是具之文獻記載的歷史是明代萬歷年間出現的劇本《缽中蓮》,直至清代有關文獻記載才多了起來,現當代就更加異彩紛呈了。秦腔作為流行于北方地區的一種地方劇種也根源深遠,在新中國成立以前,所傳授劇目可以說基本上靠老一輩的口傳心授,較之其他劇種在文字的嚴謹性上略顯欠缺,現今文化傳媒的飛速發展,為我們弘揚傳播秦腔藝術文化提供了一個高標準的展示平臺,更需要我們秦腔人以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地去傳承、去治學。劇本是文字構筑的,劇作家嘔心瀝血完成一本劇作,編排成劇目,演員的唱、念、做、打,樂隊的吹、拉、彈、撥,還有舞美各部門的精誠合作,才能推出一部作品。紛繁和瑣重的程序不容半點瑕疵。
秦腔是一種地域文化,波及很廣。她的用字以標準的關中話為主,在古代稱作雅言并做國語使用,當時學說關中雅言已成一種風尚,更以素有秦地“白菜心”的涇陽、三原、高陵三地之話語為準繩。因為秦腔覆蓋的地域差異,地方語偏多,往往給人一種雜亂無章、混淆不清的感覺。在唱詞中也有用字的疏忽。例如廣為傳唱的《下河東》中趙匡胤的經典唱段“河東城困住了宋王太祖”,我們在傳唱中大多唱為“河東城困住了趙王太祖”,趙匡胤是開國皇帝,他建立了大宋江山,改國號為宋。史稱“宋朝”,“北宋”趙匡胤是他的姓名而已,一字之差把整個的大宋江山都丟掉了。《大報仇》中劉備所唱經典唱段“在黃羅寶帳排宴場”中,結束語“?;什鞔ò褬I掌”,“父封他一字荊州王”。我們傳唱的都是“?;什鞔ò褬I創”,一個“掌”一個“創”,“創”是南征北戰的,它不能局限于西川,荊州之地也是創業之地,劉備在歷經諸多戰事,一舉建國,定都成都,年號史稱蜀漢。在西川是他穩固發展政權的時期,“掌”非常符合現實,而“創”字把劉備的萬里基業,開創之初的不易征伐被小規?;?。值得推敲而后用?!段宓淦隆分型鯇氣A在(趕坡)中所唱經典唱段“軍爺講話真見淺”中“我父和魏虎拿本諫”,“督府跌職先行官”的唱句我們傳唱為“我的父魏虎拿本諫”而居多,王寶釧的父親是王允,而非魏虎,魏虎是她的二姐夫罷了,此乃用字實不可恭維。又如《五典坡》(別窯)中的經典名段“窯門外拴戰馬將心疼爛”,薛平貴唱詞“三姑娘你本是千金之眷”,“跟隨我薛平貴多受磨難”。大家傳唱均為“三姑娘你本是千金之宦”?!盎隆焙汀熬臁保熬臁笔羌覍俚囊馑迹盎隆笔枪俾?,是封建社會專供皇帝及其家屬使用的官員,難道宰相王允的三女兒王寶釧是太監嗎?兩個字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這樣的茫然無知應當頭棒喝。詞要達意,字要準確。
再談秦腔的吐字,當今舞臺上很多演員已經把秦腔吐字國語化了,這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病態認知,對黃河流域文化的嚴重褻瀆。如同給我們的兵馬俑穿上帶有蝴蝶結的禮服并且操一口流利的法語一般。現舉段示例?!段骱剿€依舊》大家耳熟能詳,其中“水”字的發音,應為雙齒輕咬,自丹田自然用氣呼出,再組合“衛”的發音才能完成一個標準地道的秦腔“水”字?!八镜骱质荨?,其中“寒”字的發音字調已然被“鼾”字取而代之了。作者本意通過景色描寫,反映白素貞此時的凄涼心境,它的意境,整個樹林都是蕭條陰冷的,所以用寒林,若果用平聲“鼾”,那么該做如何解釋?難道樹林睡著了嗎?后邊結尾句“眼望斷橋心酸楚,手扶青妹上橋頭”。其中“望”和“楚”的發音我們的傳唱多為國語化,就好比給我們的陜西名吃“羊肉泡”加以香甜口味的沙拉醬一般,而不倫不類,如食雞肋。實則秦韻發音“望”時,上牙齒輕咬下唇發“WU”和“ang”連綴組合起來就行了。以此觸類旁通諸如“萬”“亡”“武”等字均可適用此方法。唱“楚”字時,如果口型呈圓形,那么發音必為國語無疑,然而秦音“楚”字是由“c”和“ou”兩個音接連組成的。在現代的傳媒下,一場場高規格的秦腔賽事在如火如荼地舉辦,往往會出現臺上演員的唱詞和字幕上顯示的唱詞對不上號的現象。我想每個演員他們提供自己的唱詞,如果在校對上嚴把關口,也不會出現口是幕非了,如此反映了我們對秦腔藝術的負責敬業尚且重視不夠。
歷經千載傳承的秦腔藝術在不斷的發展變革中,已然形成一種龐大的體系,我們的戲曲工作者要從各個層面去完善她、修茸她,千萬不要“以小而不為”,要站在發揚壯大的高度約束好自己的藝術修為,為我們古老的秦腔事業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字如其人,字寫得好壞,代表著一個人的個性、能力和修為。愿我們秦腔“字字珠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