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彥麗
【摘 要】隨著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奧運體育賽事已經不是單純表現體育運動員體能和運動技術的競技,而是一場在媒體促使下的體育、商業、娛樂、名人等的“內爆”①,在受到以娛樂、消費為主要特點的傳媒文化的影響之下,奧運會已經不再是表達傳統體育理念的賽事,而演變成了體育文化奇觀。在奧運娛樂化現象的背后隱藏著運動員明星化、過度娛樂化等現象,本文擬探析里約奧運會中的娛樂化現象,來引起大眾對此現象的關注、思考和警覺。
【關鍵詞】媒體奇觀;奧運娛樂化;里約奧運;體育文化奇觀
中圖分類號:G811.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6-0217-01
2016年8月5日到8月21日,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全世界成千上萬的媒體齊聚里約,共同打造了一個新的媒體奇觀。正如道格拉斯·凱爾納說的那樣:“體育文化奇觀是指媒體運用高科技的魔法將體育運動轉化為最高級別的媒體豪華場面的鋪陳?!雹谠谶@場體育文化奇觀中,媒體起到了一個重要的作用,促使體育、商業、娛樂、名人等等發生“內爆”,在受到以娛樂、消費為主要特點的傳媒文化的影響之下,奧運會已經不再是表達傳統體育理念的賽事,而演變成了一場娛樂盛會。
一、娛樂化消費的常態化
在當代社會,體育運動是消費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體壇明星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從里約奧運會的各類新聞報道我們可以發現,奧運會的新聞報道越來越脫離以前的那種宣傳運動員苦難經歷、艱苦訓練等內容的報道,而是把重點轉移到明星的私生活、收入、婚戀、話語等等之類的內容上去,這使過去低調的體育運動員搖身一變成為了關注度極高的娛樂明星。中國游泳隊和乒乓球隊在里約奧運會中備受關注,媒體關于他們的報道也特別的多,“馬龍奪冠,心形手勢向誰表白?”“寧澤濤:世界上竟然有如此不適合穿衣服的男人”“中國運動員段子手出沒奧運,張繼科修浴室出名”等等諸如此類的花邊新聞層出不窮,使媒體和大眾的娛樂精神充斥在奧運會賽場之上,減弱了受眾對奧運賽事過程的關注。與此同時,全球各類商家也紛紛推出與奧運會冠軍的商業合作,促進了奧運會的商業化,商家的娛樂化廣告的推廣、娛樂化熱點的推送在使自己借助奧運會明星的光環賺足錢財之外,也為奧運會的娛樂化助力不少。與此同時,奧運會中的“丑聞”也被媒體傳播,“里約奧運拳擊裁判被指操縱結果”“里約奧運再曝性侵丑聞”“巴西體協挪用運動員補助”等等“丑聞”的傳播滿足了受眾的獵奇和審丑心態③。在眾多信息的輪番轟炸下,人們對于奧運賽事的過程本身已不再關注,奧運會早就變為一個娛樂的符號,而隨著這種過度娛樂化現象的常態化,大眾也不自覺地被卷入其中,成為其中的組成部分。
二、集體的狂歡掩蓋現實世界
奧運會不僅僅是舉辦城市的狂歡,還是全球人民的狂歡,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這種集體的狂歡愈演愈烈。在里約奧運會期間,不止傳統紙媒、電視媒體等媒體對奧運會鋪天蓋地地傳播,在自媒體、新媒體等的傳播也占了較大的比重。在里約奧運會期間,微博上的熱搜榜三分之二的內容幾乎都是奧運會的內容,微信許多公眾號推的文章大多也冠以奧運的名號,視頻網站關于奧運的視頻點擊量也十分的高,網絡使奧運信息萬眾共享。在群眾的力量下,傅園慧憑借一段采訪火遍全國,成為當之無愧的網紅,一時之間“洪荒之力”充斥了各大媒體的頭條;外媒同樣以菲爾普斯身上的火罐紅印為新聞展開了討論;秦凱對何資的求婚也刷遍了微博與朋友圈;面對里約裁判的有失公允的判決,人們團結起來集體通過社交網站等進行抗議活動……這一幕幕情形真正地向我們展示了全球化的集體的狂歡。在奧運期間,全球的政治矛盾、經濟差異、文化侵略等問題被狂歡掩蓋,世界仿佛都在為同一個盛事而努力著、和諧著。媒體在傳播信息時已不知不覺塑造了普通大眾對世界的客觀認知。奧運體育奇觀營造了一種“虛擬環境”和“短暫的狂歡”。④媒體對運動員們的明星化、娛樂化報道掩蓋了體育運動員自身的身份以及在賽場上的表現,于是傅園慧、孫楊變成了表情包,寧澤濤的肉體出現在各大媒體版面上,他們的成績已經不再是引起觀眾們關注與喜愛的唯一標準了。表面上看,國內主流媒體紛紛在走出唯金牌論,成績、勝負已經不是焦點,但從深處看這恰恰反映了這種現象背后奧運會完全娛樂化的現實。
三、結語
奧運娛樂化是奧運體育奇觀的其中一個方面,是媒體為了迎合奧運觀眾娛樂化需求以及奧運觀眾被娛樂化媒體所引導的真實反映。過度的娛樂化使人們生存在媒體所營造出來的“虛擬環境”中,從而遠離了真實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仿佛失去了部分自我認知與價值觀,失去了批判精神與深層的思考能力,大多數人們沉浸在膚淺的“傻樂主義”文化中去,我們必須需要對此現象關注、思考與警覺。
注釋:
①②[美]道格拉斯·凱爾納.媒體奇觀--當代美國社會文化透視[M].史安斌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74,73.
③王潤斌,肖立斌.媒體奇觀理論參照下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一種文化批判的視角[J].體育與科學,2015(214):32.
④陳力丹,閆伊默.傳播學綱要[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22.
參考文獻:
[1]許曉峰.媒介體育奇觀的社會學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