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高等教育向內涵式發展轉變且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本文旨在通過對美國本科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的歷史發展進行討論與研究,從不同維度不同視角分析學生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的邏輯起點,以期為我國高校本科質量評估的實踐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學習成果評估;邏輯起點;能力;發展
一、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面臨的挑戰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強調:“新時代下實現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已經成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然要求”①。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梳理發現:我國在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方面還存諸多問題。一方面,質量保障體系實施理念存在問題。有學者(郭平,2011)指出當前的質量評估體系仍然沿用精英教育時期的評估標準——以學術成就作為最主要的標準是不合時宜的。還有學者(昌慶鐘,2013)指出在國家統一標準下對高等院校進行質量評估并不能反映高校內部的質量要求,很容易造成大學的同質化現象。另一方面,評估主體單一缺乏高校與社會參與。行為主體政府作為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舉辦者、管理者與評估者等角色開始受到問責,這一評估方式會降低評估的公平性與客觀性。
二、美國學習成果評估歷史的歷史嬗變:
探索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道路自21世紀以來被各國提上議事程。美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高度重視學生學習成果的評估。而美國對于學生學習成果的評估可追溯至17世紀40年代。每個時期對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的概念都有差異,學者黃海濤(2013)將其發展分為五個階段??谠?、論文等早期綜合考核(1636-1904)階段的學習成果評估只要以演講與辯論識記的陳述性知識為主;標準化考試階段以陳述性與程序性知識的掌握為主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評估;第三階段:測試機構的快速發展和大學內部學習評估改革(1948-1978),主要體現的是以通識教育為主要特征的學生軟技能的評估,包括交際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道德與責任心以及價值判斷的能力測試題目開發過程更加注重科學性;第四階段:測試機構的快速發展和大學內部學習評估改革(1948-1978)。第五階段;回應外部問責(1979至今)主要是針對之前的測試進行進一步不的完善。一言概之,每一階段邏輯基點各有所不同,學習學習成果評估的發展歷程呈現出一種動態的螺旋式上升的趨向。
學者黃海濤(2010)認為美國高校學生學習成果評估就是:“評估主體運用各種測量方法和測量工具,持續收集、分析有關知識、技能等學生能力增值和情感、態度變化情況的信息,并以這些信息為直接證據,對照學習成果的最初設定,進行評價、判斷教育教學的成效,找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及相關學生服務等各個教育環節中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加以改善,最終實現提高學生學習成果、促進學生個體發展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之目的”。學者愈佳君(2016)進一步指出:美國“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的重點是學生在大學學習的體驗與收獲,強調學生個人發展與價值增值,注重證據的評估文化?!?/p>
而有學者(張應強、蘇永?。┰缭?014年提出一種全新的質量觀: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需要建立一種以社會契約為核心的整體性質量文化觀,超越傳統的質量保障范式。因此,學生學習成果評估可以被定義為在整體性文化質量觀生成的過程中,評估主體應用科學的測量方法,對學生個人發展與價值增值進行評估,達到實現并促進個體發展的終極目標。
三、總結:
美國高校學生學習成果評估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價值觀,強調證據的評估文化,是教育解放時代的主流價值觀。注重評估模式的多樣性,關注學生學習的體驗與獲得,強調學生學習的個人發展與價值增值。這一評估方式在強有力的回應社會對高等教育的問責的同時,同時也促進了高校自身的質量發展。然而,這種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實施評估的過程中要求投入大量的成本與精力。
四、對中國本科教育改革的啟示:
一方面,我國在實施高校學生學習成果評估過程中可學習美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價值觀,以個人發展與價值增值為邏輯基點,強調證據的評估文化,逐漸改變我國目前存在的以學校為中心的評估模式;
另一方面,我國要結合本土特色不斷創新高等教育質量評估新模式,借鑒美國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的經驗,堅持評估模式多樣性,注重內外部評估模式相結合,以內部評估為主,避免高校的同質化現象。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評估模式,強調證據的評估文化,注重學生個人發展與價值增值、堅持評估多樣性是促進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昌慶鐘.審核與評估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四個轉變[J].中國大學教育,2013(7), 75.
[2]郭平.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現狀與對策建議[J].中國高教研究,2011(12),26.
[3]黃海濤.美國高校“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的歷史演進[J].外國教育研究,2013, 7(40): 112-120.
[4]愈佳君.美國高校中的學生學習成果評估[J].外國教育研究, 2016, (1)43: 17-18.
[5]張應強,蘇永健.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反思、批判與變革[J].教育研究, 2014,(5)421: 20-26.
注釋:
①教育部關于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7年2月4日發布.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1/201702/t20170217_296529.html.
作者簡介:郭榮(1994年),男,漢族,陜西榆林人,西安外國語大學高等教育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