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
摘要:人類的知識無一不是從生活、實踐中總結、提煉、升華出來的。無論是人文學科,還是自然學科,實踐總是非常有效的驗證手段,通過實踐,驗證結論,最后總結結論,由此來向后人傳承。數學作為自然學科的基礎,也同樣適用于這樣的驗證過程。從古代的麻繩計數、算盤,之所以有這些工具,都是因為生活的需要,而后不斷改進,不斷發展,最后總結出今日的數學經驗,并使之發展,總結出來的物理、化學、計算機科學等一系列自然科學。
關鍵詞:生活;數學
人類的知識無一不是從生活、實踐中總結、提煉、升華出來的。無論是人文學科,還是自然學科,實踐總是非常有效的驗證手段,通過實踐,驗證結論,最后總結結論,由此來向后人傳承。
數學作為自然學科的基礎,也同樣適用于這樣的驗證過程。從古代的麻繩計數、算盤,之所以有這些工具,都是因為生活的需要,而后不斷改進,不斷發展,最后總結出今日的數學經驗,并使之發展,總結出來的物理、化學、計算機科學等一系列自然科學。
小學數學由于其知識的相對簡單,總被許多初高中或是大學老師認為可教點不多。但真正了解小學數學的專家明白,小學數學的重點不是在于知識的簡單與否,而是是否能從數學出發,去了解,感受生活與數學的關系。比如簡單的數對表示位置,對于小學生來說,關鍵是明白生活的位置不僅僅用定性描述就夠了,在人數眾多是,需要一種定量的表示方式,因此讓孩子建立起使用數學去定量描述生活中各種量的意識。
一、教師首先要有數學生活觀
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總有遺漏,因此復習總是免不了的。但為什么人民幣的使用,卻只需要極少的回憶、復習,就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生活中的人民幣運用比我們的教學更加生動、深刻,當學生在已經認識人民幣的基礎上去運用它,因此不斷的運用、使用,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時教師還需要去深入復習嗎?因此,如果老師能在各種知識的教學中,均采用此種生活化的教學的話,我們的教學就會更加有效。
教師要有數學生活化觀,首先應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實踐經驗。其次應有善于發現生活中數學的慧眼,比如長方體表面積計算,如果單純記憶公式,即使能記住,運用起來也是淺薄的,而如果老師能帶學生去實際測量,再總結方法,孩子在學習時,就會有相應的情景,學習也就更容易些。最后,不是任何的數學知識,都能從生活中找到對應的具體實例,所以老師也應該有抽象具體實例的能力,比如方程的學習,是一種方法,同時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天平只說了方法,而沒有說思維方式,這就是老師需要去加深的。
二、教師要善于運用教材
剛才提到的生活觀,不見得所有老師都能有,因此在教材中,已經有相應的內容,幫助我們從具體(生活)-抽象(知識)。比較學習三角形的特性時,圖中的情境圖,就已經能比較好的展現出這樣的生活經驗,教師如果能很好的使用,其中生活就是數學,只不過需要教師學生來抽象、升華。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教師特別熟悉的內容,教學就特別好,其實這也就是教師對這部分內容有更強的生活體驗,因此教學中,深度也就更能加深,教學也就更加熟練,但我們畢竟是教師,總不能對知識教學有輕重,因此善用教材能讓我們熟悉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也更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善用教材,不是簡單的復制教材,這就需要對教材的提煉和對生活感悟的數學化,也就是常說的數感。作文能寫好的學生,因為他的觀察力好,并且能用語言來表述觀察到的事物,數學能學好的學生,也是因為觀察力好,但其卻是能用數學來解釋觀察到的事物。教師如果僅是簡單復制教材,是無法達到這樣的培養目標的,知識學習也就永遠是枯燥和刻板的。
三、作業的形式應該多樣化
數學練習中,經常有讓學生實際測量,操作的題目,但許多老師嫌麻煩,不讓學生去完成,這實際上讓學生放棄了去體驗生活和數學聯系的機會,雖然考試不會去考,但是將來的生活、工作或是高階段學習中,缺少的這部分體驗,會影響其今后的發展。
除了書本的知識外,我們也應該自設與生活有關的作業。使用數學才能學好數學,比如小數加減法,學習后,去超市購物,多運用,多口算,那么筆算小數加減法也就沒有那么難了。
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培養更加有效,而讓學生去解決問題,其實就是最好的作業。比如排水法,我們作業中經常會遇到學生無法下手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學生缺少這方面的實踐經驗。如果讓學生去體驗的話,教學的效果會更好。
四、將數學運用到生活中
生活是具體化的數學,數學是抽象化的生活。學生有了生活的經驗,不一定能將其抽象出來,無法形成數學知識,這就需要老師結合教材、結合生活、結合學生的“三結合”來幫助學生抽象生活經驗。
有了數學知識后,學生也并不能馬上使用,因為數學知識是通用的,也正因為其通用性,造成了學生在使用時,無法馬上意識到應該使用什么知識來解決什么問題,所以采用類似問題用類似方法來解決的原則來幫助學生,尋找生活的類似問題,再用類似方法來解決。
數學學習離不開生活,生活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我們的知識總是因為生活需要,才會去探索、升華。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如果離開生活,那么我們所有的教學也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學習也就失去了意義。數學的本質是,生活經驗的抽象化、通用化、教學中時刻謹記生活化數學,我們的教學也就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