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芬
摘要:當前,絕大多數的培智學校都在實施校本課程開發,但由于缺乏相關的專業基礎、教師課程開發意識和能力較差、課程開發目標和實際相脫離等問題的存在,使校本課程的開發面臨著新的嚴峻的挑戰?;谝陨显颍恼戮团嘀菍W校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出現的問題,給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校本課程開發;培智學校;特殊教育
校本課程是來源于歐美發達國家并由其開始發展和傳播的課程形式。它強調學校辦學特色,向學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著重要的價值。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對于國家、學校和學生都是必不可缺,無法取代的。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是指以培智學校作為主體,教師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領軍人物而進行的一次課程開發實踐活動。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培智學校和學校教師努力的方向,并逐漸成為培智學校發展的一個新趨勢。本文試就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培智學校校本課程研發的意義
(1)課程本身發展的需要
原有的課程存在學科本位及注重傳授知識的傾向, 也存在內容陳舊, 難度不符合學生水平等問題。原國家教委組織編寫的《中度智力殘疾學生教育訓練綱
要》雖強調了綜合課程和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按生活適應、活動訓練和實用語算3 個領域設計教學內容, 但還未充分體現“以生為本”,仍是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對殘疾學生的特殊性和個體差異照顧不夠。
(2)滿足教育對象發展需求的需要
首先, 教育對象從十幾年前招收輕度智障為主到以中、重度智障為主, 并伴有精神障礙、孤獨癥等其它類型問題, 其所需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 所要實現的教育目標, 與以前的教育對象有了本質的區別。其次, 為了使教師更好地開展教育實踐, 并推進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制訂與實施, 也需要有一套具有本地域特點的培智課程。
(3)教育觀念的轉變
當今教育改革中, 擁現出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的教育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例如, 教育觀念由教師為主體轉變為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而不是被動地學習。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 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需要、優勢與潛能, 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等。原有的課程目標、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內容無法適應新的教育觀念, 深入研究一套適合中、重度智力智障學生發展的課程及教學模式是培智教育發展的需要。
2.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思考
(1)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建立面向學生的課程,即要考慮培養目標,在科學的教育診斷和評估的基礎上,確立教學哪些科目,達到怎樣的目標,在面向全體的同時,盡可能的體現個別化的教育課程。在班級教學層面,力爭做到“同中有異” ,使不同類型的學生各得其所。在當前的培智教育中,更要重視“異” ,即不同學生的差異,以避免輕度智障多時忽視中重度,而中重度智障多時忽視輕度的情況發生。
(2)課程的開發要注意系統性
課程是一個系統,無論是以學科編排、活動編排、或綜合編排,都要由淺入深、由點到面、由近到遠形成一定的系統。系統化并非就是學科本位。不管承認與否,知識總是有一定系統的。它具有本身的規律。我們只有尊重規律、運用規律,才能事半功倍。
(3)注意學科特色的綜合
培智學校課程的綜合化將是一個趨勢。對于有思維障礙的學生來說,單一的學科教學會令他們感到枯燥、乏味,造成厭學。綜合化的課程結構,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知識的遷移,有利于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生活經驗。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看待綜合:綜合不是隨心所欲的拼盤,而應是認真選擇、精心組織、主副分明的綜合,如以語文為主的綜合、以數學為主的綜合等,形成既有學科教學特點,具有教學內容的一貫性;又有綜合教學的特色,有利于學以致用、知識遷移,以及學習情景的創設。
(4)校本課程開發要考慮協作
眼下搞校本課程開發的學校,絕大多數都是校自為戰,以校為單位進行各類課程的開發。盡管大家的積極性都比較高,但由此造成的人員緊張,勞動強度過大,則是普遍的現實。而且由于攤子大,研究也就難以深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質量的提高。如果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若干所培智學校能夠分工協作,各校分別承擔一兩門課程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如此術有專攻,時間、精力上有保證,對提升質量或許會有一定的幫助和保證。
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應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和實際情境,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分年級分類型分程度來制定不同內容的課程目標,讓他們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佳芬.培智教育社區化的達敏實踐研究[M]. 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2]呂雯慧.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現狀調查研究[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10(11)
[3]杜曉新,王和平,黃昭鳴.試論我國培智學校課程框架的構建[J].中國特殊教育. 2007(05)
[4]吳春艷.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現狀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