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紅梅
美術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全面貫徹黨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教學對于培養全面發展一代新人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美術還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由于美術本身具有厚重的人文精神,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一直承擔著教育民眾、認識現實、進行審美和創造美的作用。因此,美術教育就不可替代地成為對青少年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對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國的美術教育一直作為學校教育的附庸,蔡元培先生指出:“沒有藝術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這種對美術教育忽視的狀況如果長期存在,將會導致整個民族思維方式、知識結構的不完整、不健全。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探討美術的育人功能,以引起各界對美術教育的關注,對于推進我國的藝術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名工作在少數民族聚居地的教育工作者,我發現不少少數民族學生在美術、音樂等方面具有超乎常人的天賦,因此,做好青少年美術教學工作意義重大,下面,我就美術教育對青少年和現代教育的重要意義做簡要剖析。
一、美術對培養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術作品以社會生活和自然為載體,來反映一定時期的社會風貌和時代精神,表達畫家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觀念,并以題材內容的真、善和藝術形式美來感染、教育觀眾。青少年在欣賞美術作品時自然會受到作品里所表現的思想情感、真善的內容和美的形式的感染和影響,在審美愉悅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如19世紀法國最杰出的雕塑家羅丹為了紀念14世紀英法百年戰爭中為保衛該城獻身的英雄,塑造了六個人的青銅群雕——《加萊義民》,以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刻畫出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具有強烈而崇高的悲劇氣氛。徐悲鴻的《奔馬》描繪馬的四蹄奮起,昂首奔騰,象征中國人民活躍、自強的生命力,表現了畫家在黑暗中對光明的追求。這些作品可以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另外,青少年學生在完成各種美術作業時,對社會和自然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在社會生活和自然中去發現和體驗美,然后采用美的藝術形式來表現。這種主動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行為將會使青少年學生的情感得到教育,培養出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樂觀善良的情操,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美術是培養青少年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的要點。”因為美術是視覺的藝術、空間的藝術,是通過色彩、形象以及各類造型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感和社會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他非常直接、非常形象的鍛煉和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樹立民眾的審美觀念,同其他學科相比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有選擇的讓青少年欣賞美術作品,來提高審美能力,從格調高雅的作品中感受美術的情趣和崇高境界,是培養青少年審美能力的有效方法。如素描這種以單色來表現事物的形式,既是繪畫基礎的訓練方式之一,同時又具有相對獨立價值的作品,且由于不同的時代、不同國度、不同作者的差異,呈現出的也是不同的風格、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流派。有的造型扎實,畫面刻畫嚴謹,層次感、空間質量感等都具備,從而形成了因素全面的素描。如俄羅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學院派風格就屬于這一類。有的則側重結構,重解剖,重肌肉,骨骼的深入理解,注重人體運動的深入刻畫,而削弱光影成分,畫面生動,使所刻畫的對象充滿活力,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米開朗基羅的素描作品。
三、美術是提高青少年形象思維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指出:“形象思維是一切藝術的主要思維方式。”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藝術的基本特征。藝術思維就是以由直覺形象開始啟動的多種形象組合為主體,始終灌注著感情、伴隨著想象的思維活動。美術是訴助于視覺的藝術,所以美術具有優化人的直覺、想象、聯想、靈感和悟性等形象思維素質和能力的獨特功能,通過美術教育可以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達到以右腦的活動來帶動左腦,進而使整個大腦得以開發,也就是用發展形象思維來促進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發展。
作為視覺藝術的美術,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激活學生的知覺,為了分辨作品豐富的層次,可以延長有效注意的時間,對于訓練視知覺、發展形象思維方面效果最為明顯。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可以充分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如素描、色彩、速寫、默寫、記憶畫、想象畫等內容的聯系都是培養形象記憶、形象思維的好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人的思維一般多為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視其中一種,就會制約一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提高。一個人如果從小接受不間斷的美術教育,會在頭腦中不自覺地樹立起空間觀念、形體觀念、色彩觀念和審美規律觀念。對造型的感受與表現較敏感,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能力較強。世界上許多杰出的科學家酷愛美術,從小受到啟發和熏陶,從而獲得了新的思路,促進了自己從事科研活動。達芬齊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不僅是藝術家,而且是位科學家。
四、美術是培養青少年學生創造能力的有效方法
藝術在于創新,美術的基本特征是“富有創新的方式和方法”。崔子范說:“美術的生命就在于創新。”因此美術在培養青少年創造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美術活動能夠積累美感經驗和提高藝術修養,而美感經驗與藝術修養能夠以其獨特的魅力調動人們的潛意識,激活人們的靈感,使人們進入自我創造的自由王國。實踐證明,美術活動能夠活躍人們的思維,啟迪創造的靈感,擴展視野,幫助發現解決各種疑難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即是從美術教育自身特點看,美術教育本身是一種發散式的教育方式,可以引導青少年沿著不同途徑,運用不同的方法來突破習慣的思維方式,產生大量的新的見解,并有意識地促使其從多方位、多角度的進行思維操作,從而達到激發創造力的目的,特別是其豐富多彩的形象語言,更有利于開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創新思維教育。
綜上所述,美術在提高與完善廣大青少年的全面素質方面具有重要而又獨特的作用,具有其他學科無法代替的優勢。我們要確立其在學校教育中應有的地位,來實現其真正的教育價值,以便更好的發揮它的育人優勢,培養出跨世紀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