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晶晶
摘要:文博事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收藏、保護文物,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宣傳教育四項基本功能。在繼承、展示、傳播、交流文化、順應生產力的發展、促進進文化的發展,體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發展文博事業是傳承中華文明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措施,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社會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文博事業;文化責任;社會文化;發展繼承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蓖怀鰪娬{了中國先進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文博事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義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文博事業是傳承中華文明、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措施。本文擬就文博事業在當今社會文化發展中的作用,結合本人的工作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幾點淺見:
一、承續歷史,鑄造現代城市之魂
文博事業是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的精華和精髓.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基礎和物質載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先進文化絕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然是在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繼承和再造。因此,要大力弘揚先進文化,就要正確認識傳統文化和先進文化的辯證關系 人類文明是在文化積累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延續的,文化是人類或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博事業不僅是人類文化記憶傳承與創新的重要陣地,而且是地域代表性文化的匯聚,所標志的是歷史傳統和藝術成就,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一個地方的形象,在傳承文明、延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見,沒有文博事業的國家,文明是斷裂的;沒有文博事業的城市,精神是貧窮的。正如人需要精神一樣,一個城市也需要一種精神。當一種實踐代表著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體現著造福于民的使命意識,表現出堅韌不拔的意志力量時,它就在造就一種精神。
二、弘揚優秀地方文化,促進社會文化發展
促進社會文化發展,必須有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社會精神風尚,文博事業在弘揚優秀的地方歷史文化、培育社會風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具有潤物無聲的熏陶、激勵作用。文化的主體和客體都是人本身,文博事業是精神財富的寶庫,是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培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最佳方式,擔負著人類內在精神傳播,所陳列的歷史文物對于國家、民族來說都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激勵作用。通過高檔次、高品位、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展覽、研究、主題等活動,于無聲處對文化的主客體進行滋潤;潛移默化地培養了人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梢哉f,文博事業對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增強人民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自覺性,對于樹立城市形象以及所標志的歷史傳統、藝術成就極富影響的潛力,對于建設社會文化服務體系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著其他文化載體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二)具有引領思想、社會發展的教育作用。建設和諧社會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全面發展的、和諧的人為基礎。文博事業通過其獨具文化風格和特色的文物外觀與內涵,吸引著觀眾去探求蘊含于文物之中的或精湛的工藝、或高超的技術、或滄桑的歷史、或巨大的意義,從中有所感知,得到教育。文化雖然屬于精神范疇,但它可以依附于語言和其他文化載體,形成一種社會文化環境,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審美觀、是非觀、善惡觀的形成,也為他們認識、分析、處理問題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點,進而化作維系社會發展、人們和諧、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隨著人民生活從溫飽向小康的跨越,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意識更加自覺,人民把追求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目標,廣泛地參與到文博事業中來,而自主選擇參觀博物館。
三、發掘歷史文化資源,培育文創產業沃土
文物與文化遺產是儲存人類文明的形式和載體,不僅能長久服務于人類發展更能為現代科學研究和生產活動提供寶貴的實物資料和有益的借鑒啟迪效果,創意經濟以人的創意為引擎,極大地激活社會的創新活力。它在產業形態上又依賴以文化產業為核心,因而,文博事業在發掘開發優秀歷史文化資源,為創意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活性因子方面起著積極作用,在發展社會文化生產力上起著基礎作用。
(一)近年來,銅仁市文化部門組織協調行政地域內各相關機構,在堅持國有博物館全年免費開放的基礎上依托部分可利用的文物遺址、革命舊址、名人故居等場所興建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鄉村紀念館、紅色旅游項目,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銅仁市接待境內、外參觀社會團體、未成年人活動團體共60余個、年參觀觀眾達50萬人次,充分展示了文博事業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目標,并創造一定的經濟社會效益、帶動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
(二)銅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就文化創意產品研發、文化產業、文化產品發展道路的進行探索思考并自主開發重新刊印、影印精品典藏線裝本,復制館藏青銅器,制作文化衍生品、工藝品等相應文化創意產品項目用于傳統文化推介。與此同時,銅仁市圍繞品牌授權和歷史文物資料版權應用等模式,探索文博單位與廠商機構關于產品設計和生產采用靈活多樣的合作合營方式,結合地域文化特色和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出一批符合社會主流思想特點和教育需求的優質文化教育創意產品,在社會范圍內引起了強烈反響。
參考文獻:
[1]雷學剛,何嬌. 關于推進重慶文博事業大發展的對策思考[J]. 博物館研究. 2015(04)
[2]楊芳. 淺談文博事業的發展[J]. 山東工業技術. 2016(11)
[3]劉洋. 文博事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8)
[4]王江紅. 加快文博事業發展的對策建議[J]. 民營科技.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