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文化是建設物質文明和提升人民道德素質的重要條件。改革開放為我國的文化建設提供了動力,多年來文化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現象,這是文化發展的必經之路。在文化建設背景下,群眾文化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其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值得研究。
社會學本身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主要是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結構、規律等方面進行研究,進而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社會學在研究題材上或研究法則上均有相當的廣泛性,群眾文化被嵌入在社會結構與時代背景中。經濟的發展為文化建設提供了保障,群眾文化本身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構成部分,具有較為深遠的研究價值。
一、群眾文化的概念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泱泱大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經過了較為漫長的過程。在整個文化發展的長河中,群眾文化從逐漸從萌芽階段發展到成型模式,最終具有較為濃厚的社會主義特色。現如今的社會正朝著開放、自由的方向發展,群眾文化在以經濟基礎和科學技術為依托的前提下,不斷促進社會的發展,實現多民族的團結和共同繁榮。隨著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人們對群眾文化的內涵和作用不斷肯定。開展群眾文化建設是建設社會的重要構成部分。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大眾視野中出現了很多不同形式的文化內容。群眾文化建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構成部分。文化是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工作高效進行的軟實力,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建設群眾文化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二、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
(一)體現社會效能
群眾文化,顧名思義就是以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為前提,在一個特定的時期內形成的獨特的社會現象。由于我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的群眾文化具有不同的特點,形式、內涵都存在著差異性。在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群眾文化對于社會建設的推動性不可忽視。現如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還在繼續,群眾文化在此關鍵時期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群眾文化所體現出的社會效能日益明顯,文化實現了自我參與、娛樂和發展的模式。
(二)精神調節功能
群眾文化從另一方面來看具有一定的自發性。主要是社會大眾在獲得心靈滿足的前提下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形式,可以豐富自身的娛樂休息效能。群眾文化的這一效能為群眾積極地投入到生產生活中去創造了動力。從休息效果方面上看,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是積極地休息。個體的腦神經會對外部環境做出反應,工作或者是生活當中產生的壓力會通過一種健康的方式排解,對于個體的身體起到調節作用,進而增強人們的工作熱情,提升工作效率。第二是消極地休息。也就是說即使個體進入到了休息的狀態,但卻達不到減壓或者是舒緩疲勞的程度,身體狀態無法達到最優。從這兩種狀態的對比情況上看,積極地休息更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群眾文化本身多以集體活動的形式開展,屬于積極地休息形式。
(三)體現審美效果
群眾文化可以深入到人們的內心,使得群眾內心產生一種愉悅感和舒適感,這是群眾文化社會功能的體現,同時也是產生和發現美的過程。群眾心里產生美的感受主要表現在內在和外在兩個方面。只有實現二者的統一,才能促進個體的身心和諧發展。在提升審美能力時,人們更多地是通過群眾文化來獲得美的經驗,不斷地健全和發展人們的審美心理,進而調節自身的身心健康和精神狀態,以充沛的精力和熱情參與到生活和工作當中去。
(四)團結凝聚功能
群眾文化的團結凝聚作用與新提出的文化自信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建設價值觀,不斷拓展人們的精神世界,這是提升整個社會文化實力、弘揚核心價值的基本途徑。群眾文化仍然以傳遞正能量、發揚真善美為己任。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群眾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來。根據群眾文化發展的特點,推出符合群眾需求且能提高社會凝聚力的文化產品是文化建設的重要一步。
三、群眾文化的文化價值分析
(一)群眾文化本身的文化價值
文化價值是從社會角度出發得出的概念,我們將文化價值理解成滿足個體需求具有一定的狹隘性。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發展特點,人在文化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需求者和承擔者兩種角色。群眾文化是其中的一種文化形式,只有人們對其需要,才能夠體現出文化價值。文化價值的創造者也是人類,文化產品和文化價值根源于人類的社會實踐。
(二)群眾文化與主導文化之間的關系
社會主義社會發展中,文化的核心價值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形態的堅持。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需要社會文化的支撐。現如今,文化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文化發展也形成了多元價值體系。社會主導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就是群眾文化,其價值就是發揮自身的獨特作用來對社會的主流思想進行發展。社會主導文化要想實現高效發展,必須要借助不同類型的文化形式。群眾文化正在逐漸引領社會文化的發展思潮,成為人們普遍肯定的文化形式。
(三)群眾文化與文化產業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社會的基本矛盾為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需要豐富的精神養料來提供。社會建設的又一重要內容就是實現文化產業的高速發展。既然是產業就必須要以市場為導向,這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群眾文化的作用涉及范圍較廣,不僅可以提升人們的文化審美能力,還可以促進群眾消費水平的提升。在這兩種作用的支撐下,文化市場逐漸形成,而且初具規模。實現社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目的,其中,群眾文化是推動社會效益發展的重要內容。文化產業的發展也體現出整個民族的進步,群眾文化所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
四、促進群眾文化發展的基本措施
群眾文化發展的主體動力還是群眾本身,同時群眾也是社會文化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專業的文藝團體在群眾文化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群眾文化從其性質上看,屬于公益性事業類型,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因此,在群眾文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社會各界團結合作,鼎力支持。
五、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對于人們來說并不陌生,是人民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的體現。群眾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社會文化發展的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發展。因此,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精神文明建設實踐需要以群眾文化為發展動力,了解和研究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以及文化價值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